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憨仲《天高齐风》:以一人之身心行走中华古典文明

http://www.newdu.com 2022-04-04 文艺报 张丽军 参加讨论

    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博是一片文学和文化的热土。古有辉煌齐文化,近现代有蒲松龄等文学大师,当代有宗利华、杜立明、郝炜华、魏思孝等中青年作家。当读到皇皇六卷的“天高齐风”系列作品,我对齐文化故地作者憨仲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这是一个人,以一己之力、一人之心去体悟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去做这个文化的探寻者、回望者、呈现者。
    从憨仲,我想到了和齐鲁文化有关的伏生。伏生以一人之力,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把中国古代的典籍藏起来,阻止了中国文化断层的危险。《尚书》等典籍因伏生的义举被后人重新发现。这种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是非常让人尊敬的。憨仲以10年时间,用270多万字写出这一个人看到的中华古典文明史,这同样非常让人敬佩。
    《天高齐风》有很多值得肯定的特点。第一是叙事质朴。憨仲以非常质朴的、自然的叙述方式,把坦诚的内心呈现给读者,具有绘事后素之美。第二是文气充沛。作者以一种很强的生命之气来灌注里边的人物形象。憨仲对每一个历史事件、文化人物的呈现,饱含着深厚情感。第三是有魂灵的书写。历史遗迹、文化和名人的背后,体现着道义和魂灵。憨仲对历史文化人物书写的文字背后,体现了中华文明那种涵盖千古的道义、情感,甚至是魂灵的东西。憨仲亲自一一去查看历史遗迹,并把这一过程做实录般的书写,其目的是想把古文明遗迹呈现给我们,要把历史的灰尘去掉,把它擦亮,给今天的人们提供一种来自历史维度的召唤和引领。这才是憨仲更深的用意所在。第四是史料性和实践性价值。我是莒县人,但是对古老的莒国历史依然是知之甚少。书里边提到藤县一个叫茅焦的大臣给齐王劝谏,不看不知道,但看了就不会忘记。即使我们在高校里做文化研究的人,真要把这一个个地方的文明遗迹及其历史人物呈现出来,却很难——这真的需要行走万里的实践勇气。
    《天高齐风》呈现一种大文化情怀的民间立场。憨仲以一人之力、个体之力去探寻这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民间立场、民间情怀,特别动人。《天高齐风》为我们提供可见可观可感可思的,属于一个人的、独自支撑的中华文明回溯之旅。憨仲是用实地现场文化考察的方式,把被千年时间所淹没的、遮蔽的关乎民族文化核心与命运的历史大事、历史人物及其魂灵,呈现给我们。这让我想到另一个人物——做历史学研究很有影响力的女性学者王选。王选是浙江人,做日军731细菌部队的受害者的访谈。王选用一人之力,去采访浙江一个个细菌战受害者,给他们建立个人档案,让历史有温度、有情怀、有个体、有生命,让日本人心服口服。这就是民间视域的独特意义和价值:真实个体的进入,真切的情感,更带有一种新历史主义的角度。礼失求诸野。五千年华夏历史,但我们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形态?有哪些重要的人物?有哪些重要的遗迹?历史面目的清晰,恰恰是通过憨仲这样的民间人士去探寻,来不断架构它的丰富性、广阔性、地域性。
    今天,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憨仲的探寻和书写,更凸显出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天高齐风》让我们的历史讲述更具象可感。历史不仅仅是一个个的数字、人物,更应该让这些数字、人物复活起来,与我们对话,走进当代人的心中去。历史不应该是一个个被遮蔽的、荒芜的古典遗迹,而应该是鲜活、有生命、有情感、有魂灵的存在。但真正让历史走进今天人的心目中,特别需要像憨仲这样的有大历史文化情怀的民间人士。这种古典文化溯源行动,不仅对民族历史文化极为重要,而且对于一个个地方历史、地方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建构、文化滋养和精神培育功能。事实上,今天很多地方有着众多如憨仲一样默默无闻的、为地方文化、为民族文化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有着不可替代的地域性价值,具有更久更长的滋润一方水土功能,更需要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在民族文化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更多憨仲这样的民间文化人士去探寻、建构、书写华夏古典文明遗迹。
    对于憨仲著作的后期编辑和传播,我有几个建议。第一要重视文采,要把自然的风景和文化的风景做有机交融;第二推进书的跨媒介传播,书可做一个多维、多媒介的呈现:地方标志性的文明遗迹、历史人物、民俗以彩色呈现、做访谈录音等,让它更生动,更具有可读性;第三可做“中华古典文明遗迹路线图”的简缩本出版。《天齐高风》要发挥更大的文化功能,让中小学生去看,发挥出对中华文明进行探询、回望、溯源的精神价值。从中,我们就可看到华夏古典文明的发祥、演变、传承,可以让今天的孩子对中华文明史可见、可感、可玩、可攀、可思,可行走于清晰的中华古典文明遗迹路线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