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心灵花开 童心欢唱 ——序《2021湖南儿童文学年度作品选》

http://www.newdu.com 2021-11-09 中国作家网 吴双英 参加讨论

    新时代中国文学有着新的使命。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也要接受思想的召唤、梦的召唤、游戏的召唤和未来的召唤,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作品。儿童文学珍视儿童心性中不可替代的人生价值是中国文学大家庭中重要的存在,是文学成就可以和成人文学媲美、文学受众比成人文学更有基础的文学力量。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它的出现源于儿童观的现代自觉,因而其现代性、故事性、成长性、幻想性和趣味性,既是它有别于成人文学的特点,又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根本遵循。湖南儿童文学作家立足三湘大地,以湖湘风物为土壤为背景为素材为灵感,飞扬想象,奋发作为,以朴素的文风、饱含生命力的文学表达,不断抒写湖南儿童文学的新篇章。其独特的湘风楚韵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中国儿童文学版图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每年的湖南儿童文学年度作品选都是湖南儿童文学创作的一次集中呈现。《只见花开不见年——2021年湖南儿童文学年度作品选》中,老中青三代作家济济一堂,在童年的故事里相遇,与童真、善良、美好携手,为智慧、勇敢、正义导航,跟自然、社会、自我展开别开生面的对话。这是三湘大地童年的诗行,童心的记录,童趣的天地,是一次湖南儿童文学向时代交付的文学答卷。
    今年的作品选,童话板块虽然作品不多,但汤素兰老师的《春夜奇遇》、方先义的《奔狼》、龙向枚的《卡努》都令人惊喜,在童话创作中颇具代表性。汤老师的《春夜奇遇》让我们想起安房直子的温柔含蓄和不动声色的内敛善良。起初的情节推进似乎漫不经心,但切入动物角色后,色调变得温暖明快,充满了欢乐和期待。最后一段小松鼠擦招牌的情节,尤其意味深长。这个故事显示出作家娴熟的讲故事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我们用逻辑和抽象的规则来认识物理的世界,用故事来认识人文的世界。”毛姆也将故事作为创作的思维方式。儿童凭故事来体认生活,因而故事力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基本和重要的能力。儿童的天真,让他们和动物生命之间保持着天然的情感联系,因而童话作品中的动物总是屡屡闯进孩子们的视野。不仅《春夜奇遇》作者借小林给穿山甲疗伤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写得感人逼真,方先义的《奔狼》也汲取民间故事的营养,将人与狼的灵魂让渡变成拯救动物世界平衡的关键力量。《奔狼》显示了作家儿童文学创作路上越来越宽广的气象。作品写的是一个勇敢的少年,在族群面临灭亡危机的时候,选择了牺牲自我保全族类。作品借用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元素和结构回环往复的特点,叙事沉静、缓慢、充满节奏和力量感,但又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让情节转向,无可辩驳的理和深挚不渝的情在最后一刻化为悠长的谓叹。龙向枚的《卡努》,表面写的是风,实际写的是人类社会,雄心勃勃猛烈好斗的风,无情无惧又具有攻击性,但最终沦陷在人类小女孩的关心中,粗暴、野蛮最终让位给了文明。这篇作品可解读的空间是多元的。风代表的也许不仅仅是强悍的力量,也代表自然本身,自然与人类,最终是可以和平共处的。龙向枚的作品空灵自然,善于借助熟悉的事物构建陌生的意象,表达深远的主题。童话板块的其他几篇也各有特色。宋庆莲散文诗般的语言将淳朴的乡情写得很美。寓言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门类之一,仍然有传承的价值和育人化人的作用,吴礼鑫的寓言亦有可读之处。幼儿文学领域高手不多,梁小平的几篇幼儿童话也有简单之美。
    跟童话创作相比,在儿童小说领域坚守的作家更多。米兰·昆德拉说,“小说探索并保护人的具体生活,帮我们对抗‘存在的遗忘’,小说可以永恒观照生活世界。”是的,儿童小说也总是在寻找“我”、探寻人物行动的过程中,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跟生动的情节同等重要的,是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他们内心的成长。选集中,小说板块表现突出的是几位绥宁籍的作家。邓湘子的《跑步精灵》,写同学之间的情谊,在跑步故事的首尾,男孩青杉始终对智障同学米克乐给予默默的关照,这里既有少年的善良和对他人的成全,也有惺惺相惜的少年滋味。邓湘子老师笔下的人物都有着坚忍、淡定、平和、善良的特点,有时还会有一点倔强。人物之间的温馨情谊,在情节的推动和细节的展开中,开始了和读者的微妙互动。邓湘子老师对成长的观照和儿童本位的创作观几乎贯彻到他的所有作品中。陶永灿的《重要一课》写“我”的“男人计划”,很有意思。男孩的成长,在于男孩如何战胜自我,征服他人乃至世界。面对强敌,“我”最终击败了内心那个脆弱胆小的自己,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小男子汉。成长是儿童小说的永恒主题。陶永喜的《祥生和福宝》写的是男孩之间的友谊、成长的孤独,还有人生的无常。没有父母陪伴的祥生刚刚抹掉半夜偷偷掉下的眼泪,就得知了好朋友福宝生病的消息。悲伤来得猝不及防,作品最后没有说清楚结局,还留有一点想象的空间给读者,让作品褪去了一丝悲伤的色彩,但总体而言,调子比前面的暗沉一些。这也显示出陶永喜作品的风格差异,他笔下少年命运更多坎坷,作品色调更沉郁。龙章辉的《我的朋友羊胜利》在《花火》杂志连载时就曾引起关注。作品描写了一个特别爱讲道理的少年羊胜利,话多理多点子多,特别爱贫嘴的羊胜利碰上特别好脾气的作家,其中的对手戏是很好看的。羊胜利是儿童小说中是一个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形象。感觉跟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有点精神上的相通之处,都富有活力,歪理多。希望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也能出现汤姆·索亚一样经典的儿童形象,羊胜利也能成为很多小读者的朋友。高尚平的《贱满》,写的是乡村少年伙伴,“同学少年都不贱”,我和伙伴们少年时期偷瓜弄枣之类不上台面的“贱事”,对应着“贱满”名字中的“贱”字,传递的却是温暖的乡情和未泯的童心。肖学文的《“放牛郎”儿》,写少年爱鸟护鸟的故事,构思巧,感情真,值得一读。彭湖的小说写的是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这类题材容易写得沉重,但彭湖写的轻盈而美好,把两个孩子之间的细腻的心理活动都描摹出来了,最后一段也让人觉得内心温热,心情激荡。阮梅老师深入一线调查采访得到的真实故事,如诉家常般的从容写来,确实有着一股打动人的力量,励志感人。谭群的《锥形螺里的风声》,借助幻想的翅膀,让读者超离现实,如同掉进兔子洞里一般经过一番游历又回到现实。作者在现实与幻想之间转换的更自如了。刘青鹏的《“超人”糖画》借糖画题材写父爱,角度新颖,情节感人。
    儿童散文既继承中国散文古老的美文传统,又因其亲历、率真、自然的特点赋予了新的审美品格,成为与童话、儿童小说等虚构文学并列的儿童文学文体。描写儿童生活,尤其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成为湖南儿童文学散文表现的主要题材。蔡皋老师的小散文则别具一格,有着林清玄的清雅、丰子恺的透彻、冰心的至情至性、通达智慧,读之如品淡菊,如饮清茶,回味无穷。唐池子以树叶为题,在叶落飘零时生发对生命的喟叹,也生动优美,令人共情。散文板块最整齐的还是以童年回忆为主的一组散文。周静以一帧一帧画面的形式掘开了童年回忆的矿藏,文末一句对外公外婆的问候一下子提升了情感的浓度,让童年的故事蒙上了更甜蜜温馨的色彩。陈静和游军的作品,也是每年年选的看点。陈静的《果树的故事》,写到了姑父的村庄果树满村,全村一起分享果实,盛况空前,言语之中是满满的快乐与满足。作品中写到人与果树的对话,更是充满了玄机,这不仅是仪式,更是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游军的《跟河蚌有关的童年》,写到儿时意外在河蚌中发现一颗野珍珠的喜悦。她的童年,又何尝不如这枚珍珠一般晶莹、璀璨,充满意外之喜。袁道一以“土桥”为联结故乡的桥梁,最后一句,“什么时候,我们这些来自乡村的移民,也学会了心灵筑墙,而不再是搭桥。”意味深长,令人深思。徐小英的《墙角的指甲花》,也是写的童年趣事。童年,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人类精神的故乡。
    优秀的儿歌,在艺术上的价值和贡献是不亚于其他文体的,但要创作出优秀的儿歌,却并非易事。如何让浅显的儿歌蕴藏丰富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考验着很多儿童诗人的艺术功力。李少白老师年逾古稀,依然保持活泼的童心和旺盛的创造力,令人钦敬。他的作品简单、上口,诗心、爱心与童心兼具,在儿童诗创作方面一直都深得真传。龙点睛、陈迎、向辉、梁厚莲等新人得创作也各有趣味,视角新且有音乐美,值得鼓励。抗疫主题是新增的一个板块,皮朝晖老师的《邻居》以童话方式阐释了友谊的价值,是文学抗疫的代表。张继忠、曾令娥、梁厚连、肖昕等作者也都以创作的方式参与了这场全社会的抗疫。
    如果说童话、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和儿童诗歌,代表儿童文学创作的主要门类,儿童文学评论则作为儿童文学理论在儿童文学生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文学创作的发展,总是推动着文学理论的繁荣,而文学理论的繁荣客观上又助推着文学创作的提升。儿童文学理论包含儿童文学评论、儿童文学史论、儿童文学文体论三块,而儿童文学评论则是助推儿童文学创作、参与儿童文学生态建设最深的一块。汤素兰教授在儿童文学创作之余,始终以大量的阅读和理论思考拓展着创作的深度和广度。她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双层审美》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实践来谈自己的文学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李红叶老师的《邓湘子小说艺术论》对邓湘子老师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述评,是当下儿童文学评论中第一个全面评价邓湘子作品的评论家,她不仅分析了邓湘子老师的精神资源、创作资源、创作特色、人物形象、代表作品,而且富有洞见地将《石月亮和小银匠》作为个案分析,总结出邓湘子的作品风格和精神底色,是当下儿童文学评论中的重要作品。方先义以《哑江,一朵奇丽的叙事之花》为例,从叙事、结构、取名、语言等四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哑江的艺术特色,对青年文学作家彭湖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可提升的空间。语言中肯,评述到位。刘天赐的《寻常见生活中的不寻常——红辣椒现实题材的多元书写》、肖云的《歌乡传奇——生命之歌的诗意表达》对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五部“红辣椒书系”作品进行了逐一点评,全面的观照和评述的恳切,证明着新生代湖南儿童文学青年评论力量的崛起。他们的评论也是对湖南儿童文学创作的一次全面回应和集中研讨。湖南儿童文学评论,和湖南儿童文学创作一样,新老结合的优良传统,学院派和自由派共存共生的良好局面,在未来中国儿童文学评论阵容,必将赢得一席之地,释放更大的价值。
    儿童文学是光,是火,是给儿童爱的礼物,是照亮未来的希望。虽然湖南儿童文学在题材的多元开掘、儿童内心的细微洞察、现代意识的表现和现代手法的运用、人性的挖掘和思想的深邃等方面都还有不少可为的空间,在“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的等式变量中,其因数都有无限变大的可能,儿童文学的内涵还有待整体丰富,儿童文学的影响力在未来还可望更大提升,但在儿童文学的追寻上,湖南儿童文学作家都矢志不渝,团结奋进,为丰富中国儿童文学提供湖南样本和创新表达。童心无疆,童年无价,推动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守护下一代的精神家园,儿童文学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一起为更好的文学、更好的儿童、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