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初心 | 15岁的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http://www.newdu.com 2021-11-04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初心 | 15岁的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导语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道路上,涌现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和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用智慧和汗水,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纪念这些爱党爱国的光辉典范,人民出版社读书会特推出“英雄模范人物”系列文章。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一位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中华民族的好女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她以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就义歌,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刘胡兰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抗日游击队异常活跃,八路军经常驻扎在云周西村,学习、训练、做群众工作,云周西村被当地的人们称为“小延安”。刘胡兰常常和小伙伴们模仿八路军做游戏、学唱歌,听叔叔们讲故事。潜移默化中,她接受了革命教育,质朴的情感里把八路军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和父亲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英勇抗战事迹,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的成长!
    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冬学。开学那天,胡文秀用废纸给女儿订成本子,把刘富兰改名为刘胡兰,寓意着母女情深。由于连年战乱,冬学不久就停办了,胡文秀见刘胡兰勤奋好学,便利用纺线的机会,在压纺车的石板上面,用石灰块教女儿写字。
    在艰苦的岁月中,在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小小年纪的刘胡兰常随大人们给八路军送干粮,随情报员为八路军传情报,不知不觉地为党做事。父亲刘景谦也经常告诫女儿说:“答应下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父母的谆谆教诲,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场面,英勇牺牲的英雄们的事迹,都在一天一天地鼓舞着刘胡兰,引导她走上革命道路。
    1942年,10岁的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她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还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侦察敌情,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
    残酷的斗争环境,塑造了刘胡兰胆大、机警的个性,磨炼了她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意志。由于她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党组织对她更加信任,经常把重要文件让她保存。1943年,日军为了维持其日益残败的局面,拼命地抢粮抓丁,党领导人民针锋相对,开展了抗粮斗争。有一天,敌人又来抢粮食,刘胡兰机智地把敌人引向破坏抗粮工作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945年1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村据点,刘胡兰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5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袭云周西村的日军。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她像一颗幼松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2月,刘胡兰参加了东庄战斗支前工作。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不久,刘胡兰就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土地改革工作组,回云周西村领导土改运动,正确地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驻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
    刘胡兰,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往来奔走于敌占区与自己的家乡,秘密发动群众,配合地方武装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阎军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阎军把她带到铡刀前。她眼见阎军一连铡了几个同志,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阎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走到铡刀前,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和勤苦勇敢的乡亲们。她从容地躺到了铡刀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