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典文献学 >

新见《怿堂诗钞》作者与吴敬梓关系考论——兼论《儒林外史》人物原型(2)

http://www.newdu.com 2021-07-16 未知 叶楚炎 参加讨论

    注释:
    ①陈作霖:《金陵通传》卷三三,清光绪刻本。
    ②应为“绵”,但原文作“棉”。
    ③宁楷:《归自庐江奉题谈澹泉照兼呈车养源》,《修洁堂集略》卷三,南京图书馆藏嘉庆八年刻本。
    ④王昶:《湖海诗传》卷二七,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嘉庆八年三泖渔庄刻本影印,2013年,第313页。“文木山房”即吴敬梓家书房。
    ⑤《杉亭集》卷六,李汉秋点校:《吴敬梓吴烺诗文合集》,黄山书社,1993年,第211页。
    ⑥刘国宣:《〈蒲褐山房诗话〉探赜》,《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4期,第44页。
    ⑦王昶:《蒲褐山房诗话》,稿本。
    ⑧《雪桥自订年谱》,见杨钟义撰,雷恩海、姜朝晖校点:《雪桥诗话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2917页。
    ⑨杨钟义:《雪桥诗话续集》,《雪桥诗话全编》,第1138页。
    ⑩孟醒仁:《吴敬梓年谱》,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8页。
    (11)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三○四《梦麟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0505-10506页。
    (12)陶湘序,涂逢豫:《怿堂诗钞》卷首,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刻本。
    (13)蒋启勋修,汪士铎纂:《续纂江宁府志》卷十四,清光绪六年(1810)刊本。
    (14)涂逢豫:《怿堂诗钞》卷三。
    (15)涂逢豫:《怿堂诗钞》卷五。
    (16)涂逢豫:《怿堂诗钞》卷六。
    (17)参见阿克当阿修,姚文田纂:《重修扬州府志》卷三八,清嘉庆十五年(1810)刊本。
    (18)参见唐仲冕修,汪梅鼎纂:《海州直隶州志》卷四,清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
    (19)涂逢豫:《怿堂诗钞》卷七。
    (20)参见吴兰生修,刘廷凤纂《潜山县志》卷十,民国九年铅印本。
    (21)涂逢豫:《怿堂诗钞》卷八。
    (22)涂逢豫:《怿堂诗钞》卷九。
    (23)《上元县志》中载涂逢豫曾任“眉州知州”,有误,任眉州知州者应为其子涂长发。武念祖修,陈栻纂:《上元县志》卷十,清道光四年刻本。又《吴敬梓年谱》云涂逢豫“晚成进士”,亦误,涂逢豫只是举人,未考中进士。孟醒仁:《吴敬梓年谱》,第98页。
    (24)(31)恩成修,刘德铨纂:《夔州府志》卷二三,清光绪十七年刻本。
    (25)陶湘序,《怿堂诗钞》卷首。
    (26)有关涂逢豫的各种小传皆未提及其卒年,江庆柏之《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亦没有收入涂逢豫。
    (27)常明修,杨芳灿纂:《四川通志》卷一○五,清嘉庆二十一年木刻本。
    (28)(29)文良修,陈尧采纂:《嘉定府志》卷二三,清同治三年刻本。
    (30)田秀栗修,施泽久纂:《泸州直隶州志》卷六,清光绪八年刻本。
    (32)常明修,杨芳灿纂:《四川通志》卷一○四。
    (33)涂长发修,王昌年纂:《眉州属志》卷三,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34)杨钟义:《雪桥诗话三集》,《雪桥诗话全编》,第1773页。
    (35)李汉秋、项东昇校注:《吴敬梓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617页。
    (36)李延寿:《北史》卷三十,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8页。
    (37)严长明:《晤程二鱼门有赠》,《归求草堂诗集》卷一,《严东有诗集》,民国元年郋园刻本。
    (38)涂逢豫:《读昌黎诗集》,《怿堂诗钞》卷七。
    (39)涂逢豫:《二十三日集饮轩中同用昌黎集中辛卯年雪韵》,《怿堂诗钞》卷二。
    (40)袁枚纂修:《江宁新志》卷三,清乾隆十三年刻本。又据戴瀚《雪村编年诗賸》卷十二,有《长至后一日侯夷门少府见示东廨有梅花一本欲花之什依韵奉和》,涂诗当为此诗的唱和之作,卷十二存诗的时间为乾隆己未(乾隆四年,1739)春至戊辰(乾隆十三年,1748)四月止。戴瀚:《雪村编年诗賸》卷十二,《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民国初年上元蒋氏慎修书屋排印金陵丛书本,第612页。
    (41)参见郑幸:《袁枚年谱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52-153页。
    (42)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8页。
    (43)涂逢豫:《凤城编》小序,《怿堂诗钞》卷三。
    (44)涂逢豫:《中秋月下仝杉亭观九青图》,《怿堂诗钞》卷三。
    (45)涂逢豫:《十一月朔日寄发诗十首》(其四),《怿堂诗钞》卷三。
    (46)孟醒仁:《吴敬梓年谱》,第77、79、82页。
    (47)李汉秋、项东昇校注:《吴敬梓集系年校注》,第432页。
    (48)《杉亭集》卷二,李汉秋点校:《吴敬梓吴烺诗文合集》,第142页。
    (49)《杉亭集》卷八,李汉秋点校:《吴敬梓吴烺诗文合集》,第233页。
    (50)参见马智慧:《花朝节历史变迁与民俗研究——以江浙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浙江学刊》2005年第3期,第67-68页。
    (51)戴瀚:《雪村编年诗剩》卷十二,第612页。
    (52)孟醒仁:《吴敬梓年谱》,第78页。
    (53)涂逢豫:《怿堂诗钞》卷九。
    (54)吴培源:《会心草堂集》诗四,复旦大学藏清刻本。
    (55)应为“丽”,但原文作“鹿”。
    (56)吴培源:《会心草堂集》诗四。
    (57)李汉秋、项东昇校注:《吴敬梓集系年校注》,第432页。
    (58)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11页。
    (59)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第420页。
    (60)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廖名春、陈明整理:《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8页。
    (61)《尚书正义》,第79页。
    (62)袁枚著,王志英校点:《随园诗话》,凤凰出版社,2000年,第334页。
    (63)宁楷:《钟山书院同学志》,《修洁堂初稿》卷十五,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抄本。
    (64)涂逢豫:《怿堂诗钞》卷首。
    (65)涂逢豫:《读昌黎诗集》,《怿堂诗钞》卷七。
    (66)王昶:《蒲褐山房诗话》,稿本。
    (67)陈作霖:《金陵通传》卷三三,清光绪刻本。
    (68)(70)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第420页。
    (69)(72)涂逢豫:《怿堂诗钞》卷九。
    (71)朱卉:《草衣山人集》卷二,浙江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
    (73)(74)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第421页。
    (75)宁楷:《钟山书院同学志》,《修洁堂初稿》卷十五。
    (76)涂逢豫:《癸亥暮春偕谢春垓沈厚田郊外看牡丹即事四首》(其四),《怿堂诗钞》卷一。
    (77)(79)(80)(81)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第421页。
    (78)例如张静斋是汤奉的师侄,但汤奉称张静斋便为“世兄”。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第57页。
    (82)陶湘序,涂逢豫:《怿堂诗钞》卷首。
    (83)涂逢豫:《怿堂诗钞》卷九。
    (84)李汉秋、项东昇校注:《吴敬梓集系年校注》,第433页。
    (85)宁开熙:《先府君家传》,宁楷:《修洁堂集略》卷首。
    (86)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302页。
    (87)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第64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