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北京城 刘东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比如张爱玲心中的上海,候孝贤心中的台北,杜拉斯心中的西贡,萨特心中的巴黎。从这些作家与城市的对应关系来看,作家视角的城市个性、景观特征与意象空间,是“城”人之美的的魅力所在。“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林奇《城市意象》) 在我心中,则有一个存在于旧日时光里的北京。 元、明、清以来,各民族在北京汇聚、碰撞,演绎出无数的家国大戏;现代中国的纷纭变幻,更在这里留下无比丰厚的历史记忆。悠久的文化和博大的胸襟,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田园景象和梦幻色彩,都是适合文化精神滋长的丰富养料。 从明代以来,写帝京景物的作家有很多,《北京:当历史变成地理》,将视线停留在北京闪烁着时光印痕的建筑上,如城楼、城墙、庙宇和庭院等;同时经由城市风土、地理与建筑的角度入手,来解读这个极富魅力的文化都城,并据此观察一座城市里,传统与现代之相遇。 西方城市规划学家罗斯穆森在《城镇与建筑》一书中说:“整个北京城(的设计)匀称而明朗,是世界的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建筑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整个紫禁城向四周舒展、和谐、匀称地向外放散的天际线,高大的宫殿、塔、城门和意蕴丰赡的布局,金色的琉璃瓦在单层普通民居灰暗的屋顶上闪烁,凝聚一座伟大都城价值和情感的中轴线,它们象一条建筑文化图链一样有机汇集,充满着礼仪和秩序的精神和力量;而万千气象的自然景观,色彩斑斓的春明好景;包括平民文化的生动气息,都毫无违和感地显现其中。 关于北京城的建筑史,梁思成、林徽因、侯仁之等前辈学者都有相关的著述,写尽了这个城市在建筑上傲人的奇迹,写尽了京城地理和空间建筑的风风雨雨。而我则是努力从小细节处看历史的大关节,借助这座古城有意味和代表性的地理场所,解读北京沧海桑田般的变迁;并从城市结构肌理、空间形态色彩等方面出发,挖掘地理学与建筑学意义上的北京气质。 北京城具有天然的美学特征,这座城市在历史上,就曾产生过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样的经典,有着深厚的“怀古”情结的根基。精美沉雄的皇家建筑和园林,数不胜数的文化资源,网罗起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东方帝都的悠久想象。 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北平进入“文化故都”时期,平和古朴的城市底色,更符合读书人的日常趣味与审美,同时又因其厚重历史,展现出非比寻常的气度与胸襟。由此,也逐步涵养出了令人感怀忆念的“老北京”之城市氛围,所谓“性活宽裕、民风淳厚、街道古朴、游乐众多”;这也是为什么在北京生活的外地作家如沈从文、俞平伯等,要将北平认作“第二故乡”,这正是一种广义的人地情感关联,故都的身份没有削减知识分子们的“恋地情感”,因为北平已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乡土社会的隐性象征,“北京不只是它自身——在承受文化批评时它不只是自身,在被眷恋时它也不只是自身。”(赵园《北京:城与人》) 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看,对于地方的感知,是人最常见的认知行为之一。按段义孚的说法就是:“通过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地理行为、人的感觉与思想的研究,并结合考虑空间与地点的问题,达到对人类世界的认识理解。”在地理与建筑的语境下,探讨北京这座城市的气质,这种认知方法,我认为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参照了林奇对美国城市的研究,“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梳理,并采用了不少文学材料做为观察的“样本”,来建立我个人的城市感知,同时也希望为北京历史文脉的延续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城市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因此,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什么地方都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不远。这种分配法,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他处处有空,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于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于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他们成为美景”(老舍:《想北平》)。老舍以写意、写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生动地表达出这座城市的灵性与觉知。这样的文化质地、流年往事与历史底韵,现在当然离我们已较远了。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关于北京古城的论述中有一句令我永是难忘:“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北京的宫阙、城墙、坛庙、集市、街道,对我而言仿佛都充满了意味深长的暗示。它们在沉默中,为我们提供着某种关于人的、恒久的证词。那些充满历史和旧京气味的胡同、城墙、茶馆、典籍,散发着梦一样的质感,总能让我恍惚间与一些旧京的景物相遇,比如看到大栅栏前身着青衫匆匆来去的身影,甚至闻到宣武门大街西鹤年堂煎药的味道,我明白这是出自一种文化情怀和历史想象,时光如流,像消逝的城与门,数不清的胡同与四合院,早已换了一番光景:旧日的情境早已消散,无处招魂。 这本关于北京地理空间的书,实际上是一次努力启程的文化寻根之旅。在每一个流水般的寻常日子里,我都在努力的搜索和谛听着,对我而言,这样的旅程,绝不是猎奇的观光和轻松的采风,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在这个城市千百年的历史烟云里,深藏着一个古都的文化气脉,以及蕴含其中、价值无尽的文明与古典。我长久地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本书中的历史情境和个体经验,全然是在长期的寻访之中得来的,是从心灵深处流出的。从这个城市建筑空间史,由点及面,写附丽其上的古刹、书店、会馆、胡同乃至曲径通幽的深深庭院,再到人与城的复杂关联;甚至还有茶食、市声、四季、年景、娱乐这样的日常细节与事物。正是这一个个“点”撑起一座古城厚重的文化根基,我也从中寻找到了一种内心深处苍茫的家园感。多么希望世事的变化中能留住一些不变,包括那温柔敦厚、宁静清雅,经常勾起人们感怀的“老北京城”。 “在解放前的二十年中,北京基本上没有变。城墙高耸,宫朗连云,红墙黄瓦,相映生辉。驼铃与电车齐鸣,蓝天共碧水一色。一种古老的情味弥漫一切,这是北京的一面”(季羡林《我爱北京》)。斑驳的旧京岁月,就这样停留在泛黄的旧梦里;它越是远离,就越是紧紧地抓住我们的想象,几乎反倒更像是我们生命和生活里的有机部分。一种作为文化记忆和文化想像的北京形象,在沉默中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并被纳入到与历史重合、与前人叠加的生命经历和生命记忆当中。 灯火阑珊,旧京难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