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走在阳光灿烂的诗意里 ——读程学源诗集《飘洒的心雨》《让我就这样看你》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21-04-27 中国作家网 黄诗捷 参加讨论

    关键词:诗集 程学源
    少年时代,我从家人和老师那里知道,河源有个作家叫程学源,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热爱文学,尤其喜爱诗歌。后来,我从媒体得知,学源先生担任过我国驻斯里兰卡特命全权大使,为国家外交事业做出过贡献,现任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有缘的是,学源先生是河源东源黄村人,与我大舅、母亲等是老乡、宗亲,学源先生的父母跟大舅家还是邻居。我们经常在周末在大舅家聚餐。因为大舅家停车不方便,就停隔壁家,也就是学源先生的家。时常跟学源先生的父母打照面,聊几句家常。
    去年,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笼罩在疫情阴影下,我们的工作也因此未能如期正常开展,便有了一些的空闲。偶然地,我在单位六楼一个老书架上发现两本学源先生的诗集,分别为《飘洒的心雨》和《让我就这样看你》。从装帧及新旧程度判断,是经历了一些岁月的书了。果然,一本是1993年出版的,另一本是2003年出版的,也不知当初是谁购得并安放于此。出于好奇和崇拜,我将此两册书从架子上取出,带回办公室拜读。
    我也热爱诗歌,浅读唐诗三百首,喜爱徐志摩、席慕蓉、海子、汪国真的诗歌。在现代诗、散文诗领域,我曾醉心于跳跃幅度大,语句激越、充满思想的作品,觉得很酷、很锐利,看起来好像也具有探索意义。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已经很少读这类作品了,因为那有“油盐过度”之味,有“故弄玄虚”之感,有“装模作样”之形,再也无法触动我心底的琴弦。
    去年那段时间的连续两周,我闲暇时端坐桌前,按时间线性顺序,先品读学源先生《飘洒的心雨》,再欣赏《让我就这样看你》。“走在阳光灿烂的诗歌里”与学源先生神交。
    巧的是,不久前,学源先生到河源调研,恰好来到河源市海归协会的海归创业大厦。我作为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有幸接待了先生,有了第一次谋面。其间,向先生汇报了协会工作,也聊到文学与诗歌,先生饱读诗书、温文儒雅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于是,我又重新翻阅两本诗集,并写下这篇读后感。学源先生的诗,饱含深情与诚挚,透露哲理和格局,深深打动了我。学源先生的诗,大大有别于那些虚玩新锐概念的靡靡之作,也绝不“为赋新词强说愁”。
    写满温柔,道尽挚情,如微风细雨般沁人心脾。
    “多少企盼写满了我的心事/多少等待铸就了你走来的足迹 /多少遥远而又多么绚丽的主题啊 /我读懂的时候你在哪里”——《忆起你》
    “我的眼睛溢满了你的影子/ 是山岗上密密麻麻的劲松 在花旗已过冬的日子渐近的时分 /我的世界里你依然郁郁葱葱”——《夕辉的笑容》
    “星夜不眠去捕捉你的心愿 /异想天开希望能与你一起徜徉 街边角落里那一双盼望的眼睛/ 真诚的视线串满了你曾走过的小巷”——《你鲜亮得象雨后的太阳》
    学源先生描述朦胧爱情的诗歌,细腻、柔顺,意象丰富、润物无声,而内里又怀揣着炽热的感情,一瞬间把我的记忆拉回了学生时期。记得高中时期,情窦初开也爱好写诗的我,如疯魔一般,在一切可以写诗的时间里创作,主题关于爱情,关于未来。我将本来就不大的书桌的前端及左右两端都堆满教科书,砌得高高的,“与外隔绝”,像有了自己的一片诗歌小天地。我想,学源先生一定也有自己的一个小书斋,在那里抒发内心的诗风情雨。先生年轻时,一定也有过倾慕至深的姑娘,有过在花前月下热烈爱恋的经历。这位姑娘后来或许早已消失风中,但先生在诗歌中回味那些年轻的岁月,以一句句饱满的诗行衔接起往昔的情动,也是人生的别种美好。
    闪烁哲理,辉映人性,如山川河海般教人感悟。
    “人生西东淡泊无奈的古今/ 心海无崖挣扎的红帆总是没沉 /荒野驿道里的铃声谁能译解 /年少的心音有谁在听”——《年少的心音》
    “他在茫茫苦海中/ 送我一叶破旧的小舟 /让你和我挣脱 苦的相近死的疯狂 /渡过闷的浊水/ 走向 /那一轮太阳”——《走向那一轮太阳》
    “丝丝光缕是他的思索/ 青山摇风梦里一句真心话/ 碧海茫茫小舟远泛 /谁还说她将在大海的怀抱中沉没”——《太阳的思索》
    学源先生思索人生的诗歌,有写内心的寂寞、挣扎,也有写抱负的坚定、宏大,不加掩饰,真真切切,总体的感觉是:虽有迷茫但勇往直前,虽有低落但步履稳健,虽有伤痛但披荆斩棘。我想,先生那些年在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工作,一定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在现实生活中也曾经有过彷徨和忧伤,但机遇属于心中有德、有爱、有梦、有才之人,属于对命运不屈的人。先生在克服了种种难题之后,静坐书斋,抚纸提笔,以诗咏志,豪情万千,实乃痛哉乐哉!仔细思量,无论在读书或工作时,我也遇到不少低潮期,在曾经学业成绩不理想时,在如今工作压力巨大时或事业上停滞不前时,我也迷惘、怀疑,但应该向先生学习这种气度与韧劲,以诗歌涌发与释放内心,放空后,再一步一脚印,一梦一追寻,坚信自己能够走出低谷,再攀新的峰顶。
    俯瞰异域,谨记华夏,如鸿鹄之翼般载人翱翔。
    “企鹅回来了还唱着歌儿/ 明日的海面有我的风帆 /安静的守候有你的赞赏 /再深的寒冬也有温暖”——《守候在墨尔本》
    “我的心境有几许轻松 /悉尼的雨后不再迷蒙 /我的步伐染满了雨滴/ 冷风冷雨夜译解从容”——《离开悉尼》
    “许愿泉边甜水在流淌 古老的罗马我想你知晓 东方的美丽已获新生 万里华夏已分外妖娆”——《品味罗马》
    从诗集里描写异国他乡的众多诗歌中得知,学源先生去过许多国家、地区,对于所到之处,他都有感有悟,诗意呈现当地的风光景色、风俗民情。更重要的是,无论身处何方,先生心中的游子情感、思乡情怀及对祖国饱含自豪的眷恋,如诗中风骨,从未缺失,总揽地支撑起这些异域诗行的精神风貌,呈现“四个自信”的锵锵铁骨,为“妖娆华夏”再添荣光。我想起自己在英国留学的时光,我把那段日子定义为追梦岁月。那时,疯狂努力学习他人的知识成果——发达国家必有他发达的原因与路径,但内心也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情怀,不敢也不能忘记祖国。相反,家国情怀在彼时彼地,更如熊熊火焰,点燃年轻的心灵。
    不忘初心,赞颂祖国,如飘扬红旗般撼人心魄。
    “云淡天高那刻/ 领袖曾吟诗作对 /宽心的笑声之外/ 万千的脚步跟随”——《我站在伟人战斗过的地方-井冈山抒怀》
    “我用视野收获金黄的喜悦/ 我用心灵记录工作的经典 /党的叮咛是激越的旋律 /人民的嘱托永记心田”——《青春的诗篇-到基层考察有感》
    “多么的自豪看国旗高飘 /多么的甜美在使馆门前/ 红瓦黄墙我中华国土 /繁荣富强我再送祝愿”——《堪培拉的冬天》
    学源先生歌颂祖国和民族的诗歌,回归“大道至简”,不加过多的修饰与掩饰,只把心底的感情洪涌而出。这种洪涌,并非声嘶力竭的呼喊,而是结合实际的,内劲刚遒、真真切切的抒发。我仿佛看到:蓝天白云,阳光和煦,春风柔顺,红旗飘扬,学源先生在革命根据地、在基层一线、在斯里兰卡大使馆前,朗诵赞美党和国家诗篇的豪迈情景。学源先生以诗铭志,以诗颂党,以诗赞国,这种大格局、深感情值得后辈感悟学习。
    学源先生的两本诗集里,还有涉及亲情、友情、社会思考等题材的诗歌,始终呈现温暖的质感。那是阳光的味道、明亮的色彩、善良的人性,给人向上向善的力量。正如学源先生在诗集的后记里所说的那样:“我们依然走在大路上,走在阳光灿烂的诗意里......”也正如先生常说的那样,“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的生活里,都不能缺少诗意。因为,诗意如雨露,滋润我们的情感;诗意如风帆,鼓舞我们启航;诗意如明灯,点亮我们的生活。我们都是时代的宠儿,有幸“走在阳光灿烂的诗意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