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林岗 整理完毕,长长舒了一口气,才发现数年的信笔由缰,写了有近三百篇之多,恰好是一个人的“三百篇”。20世纪90年代,我还在深圳大学教书,黄昏的时候常绕着文山湖兜圈漫步。景致说不上别致,却非常幽静,踽踽独行之际,脑子浮起各种闪念。有的过后遗忘,不复记忆。有的挥之不去,于是把它们记了下来。从1999年3月写下第一则。当初只是把它当成个人心迹的记录,没有篇名,只有日期,没有想到过出版。这是这些文字的缘起。2000年我回到母校中山大学教书。最初几年,我总有进入不了角色的感觉,教课的任务也不重,随心由性的写作也就延续下来了。七年之间,时写时停。有时一日一则,有时数日一则。往后的两三年,忙于撰写 《三醉人谈话录》,这些散记已经写得不多了。翻查最初的记录,最后一则写于2005年9月。此后辍笔。这些偏重思理的随笔断章,远的写于将近二十年前,近的也隔了十三年。辍笔之后,束之高阁十余年,就算我自己也几乎忘了它们的存在。因为电脑更新换代,不时需要翻刻保存,渐渐放在哪里也都不甚了了。其间有知道的朋友,劝我出版,但总也提不起神来,意兴阑珊,就一直拖延到如今。 趁着暑假稍微空闲,从移动硬盘里把相关的文档找出来,从头读了一过。这些文字,有的是读书的感悟,有的是思考的心得,有的是好奇的追问,有的是伤惨的长号,有的是不易的定见,有的是歧路的彷徨。主题漫杂,不相统一,写法侧重思理,所以取名《漫识手记》。 时间日期本来就无足轻重,今次整理从略。每篇加一个小题,以方便检索。根据内容的不同,大别为三辑。第一辑多与伦理信仰有关,第二辑多论社会历史,第三辑多与人生相关。但这些归类都很粗疏,彼此两可,并没有截然的分别,取便检索多余它们真正的类属。 两年前,米秀读小学三年级。她给我选了个手机护套。图案是一只戴眼镜的猫在读一本书,书名是 The Secret Life of Dogs 。她想用一个 “生活在别处”的图案传递他对我的感知。我收到她的礼物,哑然失笑。她当然不了解什么是 “生活在别处”,但她看到我电脑里那些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文字,自然觉得和应该的生活有遥远的距离。我就是她眼中的那只“多管闲事”的猫。这也算她对我的发现。不过我不得不承认我重读这些多前写下的东西,确实有仿佛出自他者手笔的感觉。童稚的眼光也有犀利的时候。编完之后,我想起了先前我不能理解的一位真正哲人的话:如果时光能够重来,他愿意让自己一生的著述归零。这个交易,与浮士德博士和靡菲斯特的交易一样残酷,可正是这残酷才道出生命的本性。所有人事的努力都将化为灰烬,只有时光是无价的。 三十多年前我的第一本书在花城出版社出版。我很高兴这次花城愿意出版这本小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