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创意引领戏剧影视未来 ——评张智华《文化探索——戏剧影视创意》

http://www.newdu.com 2021-03-20 文艺报 崔文龙 参加讨论

    关键词:戏剧影视创意
    
    近年来,戏剧影视学相关的研究面向持续延伸扩散,涉及媒介环境、文化传播、艺术审美等多个领域。在丰富的研究论述之中,张智华新著《文化探索——戏剧影视创意》(后文简称《文化探索》)令人眼前一亮。全书以“创意”和“文化”为关键词,对戏剧、电影、电视及网络影视进行了贯穿式梳理,在学理探讨中佐以大量实例进行样本分析,体现出严谨的态度、宏观的视野和作者在相关领域的深厚积淀。
    一、以创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扎根式梳理与辨析。著者认为,创意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意中必然包含创新,创意作为文化原创力的要素,能够有效增强戏剧影视核心竞争力,因此创意的生成既是关键点、更是难点。作者以创意为“题眼”展开全书,尝试回应与破解理论建构和影视制播环节中有关创意的具体问题,即如何能在戏剧影视纷繁的创作现象中找到其核心脉络与源头,将丰富的中国文化资源进行转化,从而提升戏剧影视产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传播力。
    书中第一章以中国文学中的精灵形象及其影视改编为例,论述中华优秀文化如何为戏剧影视创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二章以戏剧影视学科向新媒体的拓展为题,多个维度地探讨了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审视戏剧影视的整体发展转向,兼论网络媒介如何激发了戏剧影视创意的灵感。这是当前学界的热点,也是难点。后四章分别审视探讨了电影、电视剧、网络剧与网络节目,始终观照本土文化发展与全球文化传播的辩证关系,围绕中国伦理片发展60年、现实主义电影思潮变化发展、“第五代”电影价值取向、新中国战争和反恐电影的走向、中国网络发展与电影批评及价值取向等进行了专题论述,将“创意”纳入了戏剧影视理论与批评的整体视野。
    二、《文化探索》的另一特点在于文化观照。书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艺术教育的薄弱环节,认为要坚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化发展,实现有效的国际化传播。书中第三章探讨了生活质感与戏剧张力之间的关系,评析了大量话剧文本。“林徽因笔记与有关戏剧”一节,围绕林徽因笔记中记录的与徐志摩的恋情及有关文化艺术之事,尝试引入该主题之下歌剧、话剧、影视剧等多种艺术题材创作,进行横跨诗歌、音乐片段、文集段落的跨文本比较研究,充分体现了著者驾驭复杂分析局面的能力和艺术学学科的研究特点。书中附录部分还特别论及北京文化与京味戏剧影视的发展,以此为创意样本,全面探讨了北京文人笔记与戏剧、故事片、电视剧及纪录片的关系。
    实际上,文化思考与文化眼光是著者长期以来坚持的学术理念。近年来其在相关领域著作颇丰。作者敏锐地感知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视觉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本土性密切相关,这使得文化研究的视角不可或缺。著者反复强调“五个手指”协调发展的理念,即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主要由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组成,需要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文化探索》一书也是著者对该理念的一种具象化的实践与延伸。
    三、《文化探索》一书秉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既进行学理性的探讨,又面对和回应前沿问题,提出了不少具有创见性的对策建议。第一章中,著者将研究对象进行表格呈现,材料之丰富、跨越历史阶段之长,体现出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格。第八章对纷繁的网络剧和网络综艺进行了文献式梳理,在考证与爬梳基础上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对网络综艺的叙事问题进行阐释,并比较了其与电视综艺叙事的不同,总结出中国网络节目的叙事爆点与危机。统揽全书,著者意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路径,帮助学界、业界更好地破解戏剧影视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