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便利,一方面,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海量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可以加工和传播的内容;另一方面,读者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与此同时,网络出版、自媒体、知识付费等“互联网原生产业”层出不穷,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一个“新出版”时代。前所未有的变化,让出版业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行业内部,而是蔓延至更加广泛的范围,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需要编辑”的言论。作为编辑,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借新时代发展之趋势,更加努力、积极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荣光?编辑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目标和怎样的行为去“破题”? 坚定信念,做时代的文化建设者 我们知道,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诞生的。最早的编辑与作者合为一体,随着雕版印刷术以及造纸术的发明,特别是近代铅活字印刷业的产生和发展,编著行为有了向公众传播的可能和需要,出版业诞生,作者与编辑才有了分工,编辑逐渐独立成了专门的职业,专事出版传播。 出版业的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认为它是一个朝阳产业,这是因为我们相信社会需要这个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发展不断做好服务大众精神需求的开创性的建设工作。 出版源于人们对信息交流的需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人们得以将信息和思想固化下来,而出版则使得这些被固化下来的信息和思想得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保存和流传。一个读者,借助出版可以阅读到千百年前的人的思想主张,可以去感受这些思想主张对社会进步、对人类成长的影响。同理,几百年后,现代人的思想主张也会通过某种载体传递到后代子孙的手里。人类对于信息交流的渴望决定了出版的产生和必然延续,而技术的进步却不断使得出版物的载体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越来越轻便。对于当代编辑,我们幸运地见证了科技发展带给出版业的一场跨越性的进步和变革,面对这样一场巨变,我们应该思考,出版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是什么,而一直未发生变化的又是什么?身为出版业的编辑,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改变什么? 出版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完成的对文化信息的生产和供应,是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生产活动,而编辑则是这个活动的主体,是文化的发现者、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出版业从产生之初,面对的就是如何把能够影响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思想主张记录、整理、保存下来,并以实物载体传播出去。所以,让有价值的思想主张附着于一定的实物介质传播于社会,这就是出版业的初衷。换句话说,就本质而言,出版就是文化信息的发现、选择、记录、传播和创新。因此,在当今时代更需要编辑在不断适应新技术的前提下坚守住“文化传承者”“知识传播者”和“文化创新者”的身份。这应该是出版业以及编辑存活的不变“基因”。 但这个基因却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演进,否则就会被淘汰。所以,我们看到,出版物从最初的竹简介质、绢帛介质,逐渐过渡到纸介质,又从单一的纸介质发展到包含音像、电子、网络等的立体化、多媒体介质。而编辑则要通过发现、记录、整理影响社会进程、推动科技发展的思想主张和文化行为,顺应时代变化,吸收科技成果,将其物化为社会所需的介质模式,传播出去以满足读者所需。这应该就是出版业得以巩固、出版编辑队伍得以发展的“生命源流”。 明白了出版业本质的不变和呈现方式或者说载体形式的不断改变,明白了编辑文化责任担当的不变和其物化形式的不断变化,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时代越进步,文化越发展,编辑越重要。”不管外界如何唱衰编辑这个职业,我们都必须坚定信念,做好时代发展的文化建设者。 新时代编辑应有的职业目标与追求 1.继承传统,夯实职业基础 出版编辑是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职业,那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技能,创造性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就是编辑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的。 笔者以为,就个体而言,编辑必须更加重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职业成长,诚如许多前辈那样,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无愧于时代的文化建设者。为此,我们需要更加坚定的社会主义文化理想,更加宏阔的世界眼光,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务实的行为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首先把行业传统继承好。 以纸媒出版为例,在不少人眼中,编辑大多是一群信息和文化的“搬运工”,缺乏创造性、创新性。但事实则不然。无论自然科学界,还是社会科学界,亦或文学艺术界,每一部好作品的出版,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包含着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劳动正是决定最终成果的关键要素。首先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而后是科学、技术逻辑真伪的判断,思想观点正误的修改,论证资料的补充,入情入理的情节描述,精当、优美的文辞使用……绝大多数编辑都会无私地把自己的见识甚至心得向作者奉献。所有这些编辑的核心功能是不以媒介的转移而改变的,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电子移动传媒,编辑的职责都是不变的。这就是编辑这个职业的传统,也是编辑作为文化产品创造者、传播者的一种自觉。优秀的编辑不仅在作品内容的加工处理方面,通过查缺补漏、增删移改,帮助作者厘清思路、明确观点、规范表达,从而完善作品,而且在思想层面助力作者提升作品的内容价值,扩大其文化影响力,与此同时,还在出版物的呈现方式上充分照顾到读者的审美感受和阅读体验。可以说,任何一部好的出版物都是作者与编辑通力合作共同创造出来的。也许正因为如此,编辑这个职业总让从业者感受到挑战,感受到压力,但又同时感到兴奋,充满希望。 2.做称职的出版物“产品经理”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信息内容的载体越来越多样,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灵活,而读者对于内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无疑给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以更加符合当下传媒受众要求的方式将优质的信息内容进行传播和推广?对于编辑来说,每一个内容信息的加工成果都是一个独特的“产品”,而编辑则应该培养起一种“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以出版产品的最终结果为导向来审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仍以纸媒出版为例。首先,当今互联网不仅使人们面临海量的信息,更有甚者是知识间相互交叉与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知识体系也越来越庞杂。一方面,编辑对信息进行评价、判断、选择和处理的基本能力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编辑通过筛选海量信息,发现并把握具有社会价值、可供出版的内容的能力也面临着挑战。 其次,当发现了有潜在价值的内容信息之后,编辑能否在思想逻辑、文化逻辑等方面对内容进行整合和提升,将原本零散的信息内容整合成一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作品,使原来的内容增值,这考验着编辑的组织、策划和沟通能力。 再次,如何以最恰当的设计,让最终呈现出来的出版物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既有内容,既让作品突出其核心竞争力,又能充分照顾和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还能在材质上兼顾成本控制和审美上体现出的时代特点,考验着编辑的审美和对材质及成本方面的专业认识。 最后,在完成了内容价值的“封装”过程之后,该用何种方式恰如其分地将其分享出去,帮助作者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变现,编辑的营销主张和沟通能力也面临着挑战。 迎接这一系列的挑战,是编辑必须面对的。出版业是特殊的产业,每一种出版物都是一个独特的产品,而每一个产品都有其独特的侧重方向。对于编辑而言,每部出版物都有其不可替代性,任何出版物的出版设计也不会完全相同。这就是出版业的魅力之所在,也是编辑的追求之所在。当下的出版具有内容多样、读者细分、传播方式丰富、出版周期缩短等特点,因此,对于编辑而言,必须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针对每部出版物的特殊性做出相应的策划、编辑和加工处理,针对其内容和读者对象、综合成本等方面的考量,选择恰当的设计和印刷方式,用有效的营销办法完成信息的分享。这无疑要求编辑在工作的每个方面更加细致、周全,力保出版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圆满。只有这些工作有机、高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总之,出版其实是编辑通过自己的职业能力,以最优的方式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以最接地气的手段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行业,编辑除了对文化的敬畏,还要有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自觉以及行为能力。 综上所述,编辑出版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需求,它将信息、思想、文化等“封装”在不同形态的媒介上,从而传播给更为广泛的群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交流壁垒。这是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始终没有改变的。基于这个根本,编辑的作用也始终没有改变,不管处于何时,编辑都应该以优秀的前辈为榜样不断砥砺前行,为文化的创新发展作出自己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当然,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环境的变化,人们精神需求内容的增多、形式的变化,以及品质的提高,必然会把编辑裹挟到改变的潮流中,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也不管我们是否做好了改变的准备,我们都必须顺应时代,不停地调整自己,改变自己,迭代自己,以不变的文化理想与追求,坚决、持续地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互联网时代,称职的编辑除了要紧盯出版业态趋势,更要兼具把控整个出版流程的宏观视野,同时,又必须拥有紧盯细节的本事,能够敏锐地发现、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信息,尽自己最大努力使其进一步增值,并有效地帮助作者分享其思想价值,同时充分服务于读者的阅读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