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于坚:汉语在,诗就在;不学诗,无以言

http://www.newdu.com 2020-12-11 羊城晚报 孙 磊 参加讨论

    
    
    笔名令我不适,于坚只是于坚
    羊城晚报:“于坚”这个名字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于坚:于坚就是我。我年轻时曾经用过笔名(尼罗、大卫)都是用了一次,这是受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这些作家的影响。笔名令我不适,总觉得是一种暗示、解释(解释自己是谁,写作方向)。于坚必须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于坚只是于坚。我倒没有想过文学史,只是一种自我调侃、自嘲。写《尚义街6号》时我早已不用笔名,这是对写作的一种认识。
    羊城晚报:您似乎经常把真人名字写入诗歌(比如“马云”),这会带来什么效果?
    于坚:这个马云是我的朋友、发小,非常优秀的画家。写作是一种语词的划界,这些语词一旦成为文章、诗行,它就不再是真实。这个道理与太湖石挪进四合院、杜尚的小便池挪进博物馆是一样的。让语词越位,发生新的空间,这就是写作。
    羊城晚报:您曾说您的写作一直就是一种故乡写作,您的故乡变化大吗?
    于坚:我一直住在昆明。昆明在空间上变化很大,但是持续着古老的时间,某些古老的、来自故乡世界的精神气质依然在。大地无法拆迁,已经养育了无数昆明人的高原还是那个高原,云还是那些云,落日还是那个落日,这些给我以在昆明终老的信心。我依然在写云南,云南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哲学。多样化在云南不是纸上的概念,就是大地和它的生活世界。
    但我也喜欢漫游,就像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通过旅行,我看见、经验各种各样的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活世界。我因此可以思考我自己的生活,何谓生活,还可以怎样生活。倒不是为了写诗。
    羊城晚报:在很多人看来,日常生活是庸常的,为何您始终坚持对日常生活的书写?
    于坚:生活世界其实已经被观念拆迁了,如果连庸俗都是罪行,那多可怕!二十世纪是一个反生活的世纪,人们迷信“生活在别处”,生活跟着观念跑,中国传统的生活世界遭到巨大冲击。你看,像法国大革命否定国王,但没有否定生活世界,因此到今天巴黎依然是巴尔扎克的那个巴黎,面包依然是那个面包,诗依然是那首诗。
    没有“口语诗”这种东西,口语一旦书写出来就是“文”
    羊城晚报:《尚义街6号》被视为“第三代”诗歌“口语诗”时代开启的标志,但为何您一直反对“口语诗”这个说法?它跟“口水诗”有何本质区别?
    于坚:没有“口语诗”这种东西。口语一旦书写、打字出来,它就是文。口语无法像文那样传播。口语即生即灭。文是经过理性的筛选,一笔一画组合的结果。“口水诗”是一个隐喻的说法,大概是指那种游戏性很强的文,文字游戏,无可厚非。作品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存在,在这个时代被解读为塔尖上的作品,到那个时代或会消失。所以杜甫说,诗是“寂寞身后事”。
    当下,写诗这个行为,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诗人获得存在感。写诗,我有强烈的存在感,觉得自己超越了常人,属于一支天才如云的僧侣般的永恒队伍,从事的是又尽善矣又尽美矣的事业。
    读者不喜欢口水式的诗,不读就好,但不要想着去灭掉它,这种语言也是生命。诗不是只有一个定义、一个标准。诗乃是一种世界观,一种语言对不确定的表现。都知道什么是诗了,诗就不存在了,就成为科学、数学了。
    羊城晚报: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社交、购物、信息的获取基本都通过屏幕完成,与传统生活物品之间的关联性、依赖性越来越淡薄。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于坚:这意味着身体被观念、技术遮蔽起来,人类将被技术这个机械手全面控制,比如大公司推出一款软件,纸币就消失了。微信付款意味着无数细节的消亡,比如铜臭味、数钞声……这些都不见了,谁还会写“一个铜板在吧台上像芭蕾舞演员转了几圈,然后倒在一滩红葡萄酒的血红色痕迹里”这样的句子?
    技术统治最可怕的后果是美的消失。不美的生活就是物的生活。技术带来方便、实用、快捷和日日新的时髦,但是有可能不美。美是时间的产物,美是包浆、旧的。
    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诗人,诗是灵魂的事业
    羊城晚报:可否结合您个人的经历谈谈您对当下诗歌创作现状的评价?诗歌在当下还有生命力吗?
    于坚:虽然很热闹,好诗不多,这是我的个见。有些诗人今天热衷于开会,自己给自己颁奖。我最近都在重读《世说新语》,这是一部伟大的中国诗人传,我写作之初就是想成为这样的诗人。
    只要汉语在,诗就在。不学诗,无以言。汉语就是诗。要记着,我们依然在用甲骨文上的那些字写作,那些字是记录占卜的,卜辞就是诗,它记录了不确定。
    羊城晚报:就当下而言,中国诗歌创作在国外的评价如何?
    于坚:谈不上有什么大影响。所谓国际影响,可能还是用来吓唬那些对汉语缺乏信心、抱有偏见的读者。“走向世界”的迷信源于文化自卑,这是“五四”的负面结果。传统、保守、温故知新,对母语的骄傲、自信是主流,故乡就是世界。中国当代诗歌确实在国外有些读者,但我更重视的是“花地文学榜”这样的奖项在国人中的影响。
    羊城晚报:人工智能写诗有可能取代诗人吗?
    于坚:不能,诗是灵魂的事业,灵魂在语言中的解放、敞开。机器没有灵魂,它只是一种修辞技术。有人说他看不出机器和诗人的区别,那是因为汉语本来就是属灵的。
    于坚,字之白。文人。1954年出生,四川资阳人。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写作。出版有包括《于坚集》《于坚文集》《于坚诗集》等著作50多种。曾获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吕梁文学奖等。现为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