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在流量中涵养“留量思维”

http://www.newdu.com 2020-11-26 未知 王瑨 参加讨论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流量、热度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热度和流量,可以产生传播效果和价值。网络流量背后,是人们的注意力,渗透着人们在获取信息过程中付诸的关注程度和情感投入。
    但也应该清醒地知道:流量热度背后,到底是对潜心创作的由衷掌声,还是盲目的从众随众?在持续传播中,大众对这些话题的关注,到底是断崖下降,还是梯级上升、常谈常新?在薪火相传的文化长河中,那些占据网络热搜榜单的焦点,到底“制造”了急功近利、昙花一现的“流量”,还是留下了真正值得沉淀回味的艺术精品?
    须知,比一时关注更重要的,是流连忘返、持久回眸。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如同长跑,仅有爆发力远远不够,更需以专业精神打底的实力和耐力。
    真正的热度,是跬步积累后,呈现在大众面前的“至千里、成江海”,是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中凝结出的审美共识。它永久存续于大众心中的艺术榜单上。这种姿态绝不是讨好、迎合,而是致力于引领美好风尚,带给人们新的艺术体验、心灵启迪。
    文艺创作的功能具有社会性,以生活入题、为人民书写、为时代立传始终是其鲜明底色。人们心中的审美共识,来自艺术家用作品和实践一步步跋涉出的心灵地图。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上演员奚美娟分享的“演员十诫”一度刷屏;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成话剧、电视剧,不断“圈粉”;守得住台下清净,担得起台上考验,戏曲演员方能成为观众心中的“角儿”……这些热度背后,是创作者对艺术的深沉热爱、久久为功,是艺的传承、德的坚守。
    梨园行有句老话,叫“闲时置,忙时用”,意思是平时抓紧积累,有用武之地时便能随时上阵。生活是饱含可能性的种子,是“自带流量”的宝库。创作者不妨多些沉潜之心,离生活真实再近些。当创作者走到生活深处,用足迹写心迹,触碰时代脉动、放飞艺术想象,终会迎来丰收满满。
    由此可见,真正的流量和热度,是“流行”到“流传”的升级,取决于文艺创作者能给大众带来何种深度的艺术滋养。只见“话题”,未见作品,丢失思想含量、文化价值,注定无法长远。将流量变成“留量”,让热度留下余温,需“风物长宜放眼量”,更需高质量、正能量。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热度的制造者、参与者、见证者。手持键盘,也应心怀敬畏、理性发声。每次点赞、每条留言,都是郑重的发言和表态,体现着我们心中的价值判断、艺术品味。给真诚的创作以流量,给好作品、好演员、好歌手以真正的热度,不让“劣币驱逐良币”,也应成为一种共识。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热度之“热”、流量之“流”,充分体现出瞬息万变的特点。信息丰富的互联网时代,似乎带给文艺工作者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与此同时,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摆在面前。在流量中涵养“留量思维”,以德从艺,以作品立身,网络记得住,观众看得见,时间留得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