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穆若什教授的《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既是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也是为人类文化建立一个纸上的记忆宫殿。当病毒流行的时候,有人在自己的书桌前读书、写作,为天地燃灯,给予人间一种希望。 第十六周 第二天 纽约 索尔·斯坦伯格 《迷宫》 二战后的数十年里,对纽约生活的描绘,恐怕没有哪个作家或艺术家能比索尔·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更加充分。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已成经典的《纽约客》杂志封面画《从第九大道看到的世界》: ![]() 斯坦伯格1914年出生于罗马尼亚东南部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印刷工和装订工,兼纸箱生产商。他在布加勒斯特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1933年前往米兰学习建筑,并为一家当地报纸创作漫画。1941年他逃离了法西斯意大利,途经圣多明各,有惊无险地到达美国。他开始在美国顶尖杂志上发表画作,二战中入伍当兵,战后和《纽约客》关系紧密,为其创作十多幅封面画和大量的漫画。 他一直保持着强烈的作为移民的自我意识——《护照》(The Passport)是他的一部画册的名字,在他的很多画作中经常能够看到伪造的文件、橡皮图章和难以辨认的官样人物。城市混乱无序的活力及其数量庞大的人口都令斯坦伯格心醉神迷,他最富感染力的画作中,就有一些表达纽约的街头生活,例如下图就是对格林威治村的布里克街(Bleeker Street)的描绘: ![]() ![]() ![]() ![]() 我在童年结束之后依然在画画,而且在延续和完善孩童画,没有因为传统的专业培训而中断,像我这样的人为数甚少。我的画作中的连续不断的线条开始于我的童年时期,或许是我尚未识字时候的一种写作方式。《迷宫》开头是长达七页的一幅画技高超的杰作,画家的线条变换成为一系列眩目的错视画。在下边的两页图中,埃及沙漠变成了威尼斯运河,然后变成了纽约的建筑,然后变成了晾衣绳上的衣服。 ![]() ![]() ![]() 我最喜欢的斯坦伯格的图画是《迷宫》的两张衬页。第一幅是艾森豪威尔时代美国自我形象的绝妙的讽刺画,画中挣脱锁链的“繁荣”站在金字塔尖,左右分别是圣诞老人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底下是一系列自相矛盾的成对概念,用各种滑稽的方式搭配在一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