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显然,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风言锋语”栏目的名字脱胎于“风言风语”这个词语。这一字面上貌似微不足道的游戏性的变 化,在大众文化传播领域内带来的变革则意味深长。所谓“风言风语”,乃是指在公众中间流行的种种传言,正如只要有空气存在就会有风一样,只要有人群存在,就会有风言风语。种种传闻和流行话题,如风之起于青萍之末,并在公共领域里不断被放大,产生“飘忽淜滂,激飏熛怒”的效应,并形成“民意”。但这些街头巷尾之谈,通过非主流的传播渠道播散,并不能保证资讯的完整和充分,时常夹杂着许多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的成分。真相与流言混杂在一起,形成了汹涌的资讯洪流,冲刷着公众脆弱的理性河床。 言,言说、言语;语,话语。《说文》云:“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如果说,“言”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言辞和谈论的话,那么,“语”则是一种被组织过的言语,是言说者对于事物审视、辨析、判断和评价的表达。“风言”是节目论题的材料来源,表明这一电视谈话节目并不只是借助主流媒体的话语强势,自上而下地生成话题,相反,它首先是以倾听的状态,捕捉来自众声喧哗的大众文化领域的隐约声音,形成话题。“锋语”不只是对事件或某种言论状态的描述性的短语,而是一种叙事,一种关于事件和言论的论证、辨析和评判。或者可以说,“锋语”使得“风言”从一般意义上的谈论,变成了一种理性化的论说。这样,“锋语”有时就需要专业人士、知识精英的介入。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风言锋语”栏目的真实企图:将一种理性的、专业的、有立场的,甚至是有言辞锋芒的和风格化的表达,引入公共话题的谈论当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风言锋语”乃是将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议题转化为带有立场和风格的文化批评。 文化是一种表征。文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的综合性的征候。“风言”也是一种文化,尽管它所表征的是资讯和言论传播过程中的言辞肿胀和意义虚脱。当然,造成这种症状的根源,来自公共言路的阻滞和梗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