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美国大萧条:罗斯巴德的解释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北京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还在继续蔓延,各国在压力面前均采用了大规模干预市场的手法。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克鲁格曼,使得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华尔街的崩溃以及随后的大萧条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瓦解了人们对市场功效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在本书中罗斯巴德根据米塞斯关于商业周期的理论,细致而全面地分析了美国20-30年代的经济状况,对那场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中的许多论点极为新颖,罗斯巴德认为大萧条不是因为政府实行了“自由放任主义”的政策引起的,而恰恰相反正是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使然。对于金融领域,罗斯巴德批评了中央银行对金融货币领域加以干预的做法,他认为这样的做法对长期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罗斯巴德的许多思想都非常独特而又睿智,罗斯巴德和奥地利经济学派不赞成将经济史研究的重点放在经济数据的变化和制度的变迁上,他们认为经济史研究除了分析经济数据变化以外,还要找出是怎样的人为动机使得经济数据发生了变化,而这种人为动机又与历史中每个人或每类人的利益、思想、意识形态以及情感紧密联系的。
    针对此次危机是创新过度的观点,罗斯巴德继承了熊彼特关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相关观点,创新诚然意味着风险,但无风险无收益,而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提供了新的选择与可能性,企业家的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破坏”,能以新的更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式来取代原有的方式。但创新需要宽容,与谨慎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面对危机不应该龟缩回去,而是应该鼓励其他的创新手段,从而能够解决目前的危机。对于政府监管的态度,罗斯巴德认为这是由于政府不断扩张信贷,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产生了虚妄的繁荣假象,一旦假象被戳破,经济就会衰退进入萧条。这并不是因为政府管制太少,恰是因为干预过多所造成的。因为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扭曲了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且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使得经济动荡的风险加剧。
    该书作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典之作,体现了罗斯巴德对经济危机诱因的深刻洞见。无论是对商业周期理论和奥地利典型的主观主义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发展,还是对1920年通货膨胀繁荣的出现和原因的分析都显得既冷静睿智又别树一帜,与当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经济现象如此地契合。
    罗斯巴德断言,大萧条的错误,并不在自由市场经济本身,而应该归咎于政府政客、官僚和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如果人类社会不在本质意义上认识到这一点,过去的经济大萧条就不会构成我们生活的教训,而未来还会有更加严重的经济萧条在历史的路边,静静等候着我们。读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有助于我们反思这次危机的真正原因,思考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否恰当,也有助于未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