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那些滚烫的发言 《南方都市报社论精选》(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经济观察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理解,不难揣测《南都的立场》为何会出版。和那些无病呻吟没话找话四处小心太平为上策决不摸老虎屁股的“八股社论”比较起来,南都社论的主持者们,的确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以此,他们不怕“高调”,不怕展现。只希望这张报纸所表达的声音,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和传播。言者无它能,以此为生,以此为荣。
    按照我一位从未曾谋面过的师长所言,《南方都市报》是一张“人格分裂”的报纸。除开社论二版三版之外,只看后面的报道,你想象不出它会以如此大胆和赤诚的心思来发言。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南都》也需要发行量,《南都》的网上读者遍及全国,但它实际的发行,依然是植根于广东珠三角。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二者的不协调和不统一,更显现出了前者文字的可贵性质——在戴着发行和言论限制的双重镣铐之下,它依然掷地有声,顽强的存在。成为全国性事件的积极发言建言者,全国读者的关注焦点。按照我那位师长的说法——南都的社论写作者们,的确是充满理想主义和激情的一群人。
    不用外人多言,这种理想主义和激情,已然清晰无误的跃然纸上。它们分则独立成篇,和则蔚为大观。透过这些力透纸背的文字,事实被凸显,问题被认识,道理被廓清。虽然它们因为判断的时间短暂、或许会带着这样那样的稚嫩不足和缺陷,但对它们的基本认识是:这是饱含着激情和理性写下的文字,它的主旨在于为弱者撑腰,为不平呐喊,为问题找出路,为迷惘者指路。通过这些文字,读者可以隐约间见到那些言者们眼中存在着的理想社会——在那里,言者有自由,强者有所限制,弱者有保护,权力为匡正而生,权利被公平享有,负责者真正有所担当,犬儒者被积极行动的理想主义打败。以此为立场,努力为理想和现实搭建桥梁、寻找道路,正是这时代言者的权利,也是沉甸甸的责任。这种理想或许一时间虽不能至,但不会因此被遗忘,而是被一遍遍的呼喊,被传扬,直至拨云见晴,行至正轨。
    作为一个机构的社论性发言,虽然能够以正规性和胆识为整个社会拓宽言路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能够代替广大公民社会的更多元的声音。后者应该以前者为榜样,勇敢的言说,自由的理性发言。久而久之,作为机构和作为独立个体的发言,方能形成一种良性的互补。前者为后者开道,后者为前者撑腰。除此之外,后者的大量出现,也能够成为一种社会的风向标——13岁北京小女孩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候的“很黄很暴力”,成为祸及她自身的导火索。无数的网民,作为个体的言者,对其百般的挑剔和谩骂。这显示出了整个社会言论的不成熟,虽则是一种缺陷,但在这一过程中,缺陷得以充分的暴露无遗,假如能够得以匡正,亦可以成为一种改善的起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社论和个论(假如说无理的谩骂也能够称得上是“个论”的话)二者之间出现不一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现在,在这个彻底的未成年人受害者面前,这个社会应该感到无地自容,不知道谁还能有颜面站出来对她说一句,小姑娘,对不起,这个世界很黄很暴力。(《南方都市报》,2008年1月9日,《对不起小姑娘,你被所有的邪恶伤害》社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