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一篇一篇的文章,分散开来,一日一日的读下去,总不及等它们合起来结成集子,一口气读下去来得爽快。这里所说的,不是当年金庸在《明报》上的武侠连载,而是每天都会在《南方都市报》第二版顶头出现的“社论”。当然,这么说是有前提的——那些每日见报的稿子,要的确有话可说,以理说话,用话表态,以此匡正驱邪,培育公民意识。这样的文字,方称得上是“滚烫”可言,方能打动读者官家,乃至除离面之外,亦有所现实的贡献。 即使是处于一种“自恋”,这种选编每年精彩社论结集成书的做法,也是不无意义的。新闻是易碎品,而以新闻为由头,写作精彩的社论,则可以更为持久。因为前者总是以新鲜为好,而后者,则必须切中要害,抓住规律,看准潮流,乃至有时候还必须大胆摆明或许会“犯忌”立场,以自己的理智和建设,作为发言胆量的来源。久而久之,言论空间被拓宽,社会顽疾被认识。这种文章,的确是超越了新闻的易碎,而获得了独特的生命力。以年份来精选,也的确可以窥见那一年的社会变迁,言论激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都主动有意识的做着这样的事情,值得称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