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人自述》/陈夏红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32.00 1907年,鉴湖女侠秋瑾在狱中曾题诗狱壁,前两句尤为精彩:“茫茫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百年中国,一时多少豪杰,前仆后继,冒险犯难,以拯救斯民为己任。忧国忧民之精神,诚感人至深。其中法律人的贡献,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隐而不现,识者多扼腕叹息。 可喜中国政法大学陈夏红君,慧眼独具,近年来爬梳剔抉,从相关史料中孜孜以求,“打捞”出清末以降,众多可歌可泣,却屡遭遗忘的中华法律英才。在新书《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人自述》中,作为编者的他,以时代为经,人物为纬,向读者展示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法律人织锦。所选取的十六位广义上的法律人物,学术大家有之,左翼法律人有之,名律师亦有之,其中也不乏命运坎坷的小人物。 细读此书,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法律人形象跃然纸上。萧公权的冲淡平和,与世无争;吴经熊的天纵英才,语妙天下;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张君劢;世家子出身,献身学术的瞿同祖;倾心罗马法的周枏;政治学泰斗的钱端升;武汉大学哈佛三剑客之一,以法学为业的韩德培;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北京大学龚祥瑞教授;抗日七君子之一才华横溢的王造时先生;罕见的红色法学家张志让教授;亲历东京大审判的倪征日奥先生;一生只向真理低头的江平教授;因言获罪的右派何济祥法官……特别是最后一位,华东政法大学陆锦碧先生的心路历程,真可谓惊心动魄,九死一生。其万言书《告全国人民书》至今读之,依然汗涔涔下。 以第一人称撰写的自述,其实最能打动人心。平淡处不伎不求,无欲则刚;激情处情不自禁,引人入胜。读后令人怦然心动,追慕先贤之心油然而生。睹其文,思其人,不亦快哉!值得一提的是,许章润先生的序言与陈夏红的编后记,语言精美一如既往,且洞见迭出。其弦外之音,令人低回不已,激赏之余,更值玩味。 书中十六位法律人,大抵具备深厚的西方法政思想背景,似非偶然。以吴经熊先生为例,当年他纵横驰骋法学界。西方法学名宿美国霍姆斯法官钟爱有加,庞德教授在哈佛法律评论上曾为吴氏新作撰写长篇书评,不吝赞词,其风头一时无两。吴先生曾有名言:“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一个祖国要拯救,我有一群人民要启蒙,我有一个民族要高举,我有一个文明要现代化。”夫子自道,不胜钦佩。笔者不由想起,曾有机会阅读俄罗斯法律人的回忆录,往往提及苏联时代,最受法律学子追捧的大学法律科目正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为法律人念兹在兹,建设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真是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可叹建国前后,《六法全书》尽废。反右运动爆发,多少法律人沦为历史祭坛的牺牲品。以安徽为例,1958年一百零一位律师,高达百分之九十九被打为右派。大加整肃旧法人员,法律院校随之停办。“文革”时代,偌大中国,竟无法律人立足之地。种种惨不堪言的人间悲剧陆续上演,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恶梦醒来,国人痛定思痛,追求法治终于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法制建设的大幕方才缓缓拉开。 陆锦碧先生有语:“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过去被宣布废除的《六法全书》,现已成为研究生重要的参考资料。过去被要求用‘蔑视和批判’的态度来看待的‘欧美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法学著作,现已成为全国高校法学专业的重要参考资源。过去被奉为经典的苏式教材,早已被彻底清除,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过去被歧视和排斥的所谓‘旧法学家’,现已重新赢得了法学界的尊重,他们的著作近十年来已大量重新出版。这一切充分证明,过去蔑视旧法和歧视旧法学家的错误观点已被否定。”诚哉斯言。 杰出的中国法律人百年来学所当学,为所当为,行所当行。法治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正是今日中国从法律虚无主义迈向法治国家,推动宪政发展最为宝贵的新本土资源。他们就像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是法治的传道者,也是法治的殉道者,九死而不悔。其人其事,感人肺腑。多少法律人的血泪,怎能轻言淡忘?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岂容青史尽成灰、不信法治唤不回。 新的时代呼唤法律英雄,近年来,法政系的异军突起备受瞩目,俨然成为中国转型的重要推手之一。法律人特别是律师辩才无碍,在公民社会,市场经济与政治国家间纵横捭阂,折冲樽俎。敢于同时对抗暴政与暴民的法律人,向权力说法律,向民众说权利。以理性、温和、建设性见长的法律人在规范权力,保障权利的历史大潮中真是如鱼得水、意气风发。法律人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不过是书生报国,为权利而斗争。最终实现法治超越政治之上,法治规范政治。 看一部百年中国法律史,我们曾有过法学大师,我们未来也终将拥有世界一流的法学大师。只是百年中国政治变迁无常,欲辩已忘言。多少大陆法学人才因为政治动荡,不得不尽弃所学。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留学海外的法律人,又有多少人才在国外做起移民律师或商务律师。细究原委,大多迫不得已,何必忍心深责。 展望未来,环境定当更为宽松开放,足可让法律人放言傥论,有志者大展身手。日后大陆法学和法治进步,前景乐观。后生晚辈切勿悲观,我们哪里有彷徨无处的权利,只要坚信时间在我们一边,咬定青山不放松,择善固执,相信不会让法律先贤专美于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