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争夺民众记忆 原来是为权力合法性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南方都市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王海洲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23.00元。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徐贲著,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10月版,36.00元。
    维舟
    □自由撰稿人,上海
    传说岳飞北伐时在朱仙镇与金兀术义子陆文龙两军对峙,难分上下。岳飞部下王佐毅然自断一臂潜入敌营,设法告诉陆文龙:他原是自杀殉国的宋将陆登之子,金兀术其实是他杀父仇人。最终陆文龙在震惊之余归附宋军。这个虚构故事的背后隐含的意味是:记忆是合法性的来源。王佐提供的另一套迥然不同的记忆,完全动摇了金兀术作为义父的合法性。当金兀术无法控制陆文龙的记忆时,他对于这个义子原本拥有的合法权力也就至此终结。
    这种合法性正是任何人类复杂形态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它已经具有了如此重大的政治意义,以至于任何政治家都无法忽视,而围绕着它产生了一种高度复杂的操控记忆的政治技巧。现代社会的整合,本身高度依赖于一套共同的社会记忆。当社会整体的记忆出现分歧时,其成员也就难以分享共同的经验或达成共识,从而为社会的分裂动荡隐伏下巨大的隐患。例如苏联崩溃以来,俄罗斯国内对苏联的记忆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一些人将之视为逝去的光辉岁月,另一些人则认为那是专制的黑暗时代,这种难以弥合的记忆很快就会浮出水面,演变成政治争端。
    就像对某些有争议的人物可能引发无数彼此歧异的评价一样,人们对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历史也同样会存在不同的记忆。这其中的道理,不需要现代政治哲学理论就能明白。自古以来,获胜的新政权为取得合法性、构建新秩序所采取的一个必然也必要的步骤,就是审判和否定旧政权的所作所为。周朝推翻商朝、西汉取代秦朝、隋唐代兴时……相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总结前代衰亡的原因,至少包含有两层含义:作为本朝治理的前车之鉴,以及这些昏庸行为衬托之下现有统治的合法性。
    这种将动态的政治记忆加以构筑、塑造、生产的过程,被王海洲简要地称为“合法性的争夺”。也就是说,通过唤起、重构、固化和刻写,将相关的价值、立场和信仰贯穿于各种政治行为之中,使社会接纳一整套认可现有秩序的记忆。
    听起来,这有点“操控记忆”和宣传的嫌疑,但实际上这几乎是所有人都无师自通的事。这种合法性的争夺中所蕴含的政治规则,正存在于人性之中。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中,对同一件事情,四个当事人(武士、武士妻、强盗、樵夫)的叙述在大的框架上似乎一致,但细节上却又大为不同。即使不捏造情况,而只是通过对细节的叙述侧重(说什么和不说什么,先说什么和后说什么),就能使人对整件事情的看法产生很大差异。而当事人的这些记忆叙述,实际上都隐含着为自己立场的辩护,也就是对本人行为合法性的维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