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 一 环球股市暴泻、满目疮痍,近日友人碰面,最流行的问安语是“蚀了多少?”可见灾区之广、灾情之惨;不过,不幸中万幸的是,迄今为止,除了一二家例外,由于政府直接介入,各问题银行仍能苟延残喘,存户因此得以保住“老本”,为日后再起留下一点资金;那少数在天气转坏海啸来临前倒闭的银行,其存户亦获当局妥善照顾……海啸横扫金融业,存户仍能全身而退,这一代的有钱人,已较历史上的同类幸运! 不过,在市场打滚之辈,并不是人人有钱存在银行,这些人,即使并非千奇百怪巧立名目衍生“赌具”的持有者,经历此役,莫不损失惨重;而此中受挫最重的,是第一代的战后新生婴儿(early baby boomer),他们的年龄介乎五十五至六十岁之间。 遭此百年一遇的沉痛打击,企业尤其是金融业大规模裁员,已不可免(别说公司亏损累累要裁员节流,单是“生意难做”便得减少人手),而年事稍长者被“开刀”机会较大,以其工龄深、薪津较高,把之开除对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大(他们把经验带走的损失暂时不会被考虑);在正常时期,高龄失业员工重投工作行列的机会已不高,在目前的非常时期,再就业的机会近乎零! 在欧美国家,处此楼价暴挫年代,高龄——近正常退休年龄——失业者的退休生活质素必然大幅降级。通常来说,受薪阶级会把已完成供款——供了二三十年款的城市或近郊物业出售,把其部分所得,购入乡间大屋,加上物业一卖一买的剩余及退休金,退休者有充分金钱可以安度余年,这是大多数受薪阶级努力工作数十年的梦想。如今楼价大降、有价无市,梦想落空,不少人只能靠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如果恶性通胀肆虐,日子便不好过。 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即使全球各国“救市”,亦只能稳住市况、保持经济不致出现负增长,要使经济蓬勃再起、股票物业市道欣欣向荣,如再无意外,亦恐非五七年后不为功。日本市场便是大家熟知的例子,这意味在这场灾难中,被迫退休者已无“翻生”的机会。想起劳碌营役半生最后竟不能过富足闲适的晚年,不少“战后婴儿”、特别是那些自信对过去数十年经济繁荣有贡献的(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没有功劳亦有苦劳),如今落得惨淡收场,其心情之失落与怨怼,实不足为外人道。 二 楼价股价急扬产生的“财富效应”,是百物价格俱涨而消费市场狂旺;消费开支发挥的“乘数作用”(Multiplier effect,投入的自发性变动导致GDP增大)及“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消费增加令生产财加速增长),经济由是繁荣快速增长;如今是“负财富效应”发生作用,市场上样样皆缩,经济前景如何,可思过半。 不过,有少数行业在“负财富效应”环境下仍欣欣向荣,以美国为例,它们是“一楼一凤”(indoor sex-work trade)和酒业,即“卖笑”和“买醉”是两门不受金融海啸影响的“行业”。 今年初以写《做一日流氓小头目》声名大噪的哥伦比亚社会学教授温嘉德殊(S. Venkatesh:Gang Leader for a Day,企鹅),9月26日在Slate.com发表论《金融海啸对最古老行业的影响》一文,指出自从纽约上任市长朱利亚尼扫荡曼哈顿街头“阻街女郎”后,流莺上楼,市面“干净”,但“楼上”淫业则其门如市,且随股票牛市而蓬勃兴盛;根据他追踪三百余名级别不同性工作者的实地考察,经济衰退反而是高档(high-end)妓女的旺季。原来这类性工作者不只是出卖肉体,还兼任心理辅导员、私房菜厨师甚至瑜伽教练,她们的顾客已不限于性事而是寻求种种无法在家庭中获得的“享受”。非常明显,在事业上失意时,许多接受温嘉德殊(长期研究她们的职业和生活,据他在上书的前记所说,不少和他成为交心朋友)访问的高档性工作者“营业额上升”,因为逃避工作困扰以至妻子不停声抱怨的高级行政人员日多,而她们多才多艺,能向他们提供“全套慰藉服务”,据说这类“性交易”有四成以上不涉及性事,因为客户只图解忧;她们训练有素,擅于察言观色,为讨客户欢心,成为“最佳的倾听者”,因而大受在事业上焦头烂额者的欢迎,经济愈困顿她们的生意愈红火!值此华尔街泻得面目全非从业员郁结难舒之际,高档性工作者其门如市,不难想象。 10月1日Slate.com有文题为《借酒消愁》(Drinking Away Your Sorrows),从雷曼炒手闻公司清盘时即开红酒“浮一大白”说起,原来经济不景尤其是股市大跌,餐酒的价格和销路,和“专家”想当然地以为必跌相反,不仅销路并无放缓,而且“贵价酒”的价格不跌反有微升,“蓝筹酒指数”(Blue-Chip Wines Index)今年来升九点,波多尔和布根地名酒售价保持甚至创新高价,芝加哥拍卖公司Hart Davis Hart 9月中旬拍卖的一千七百四十六份酒,全部售罄,成交额达一千一百万美元(笔者有友人以为股市四脚朝天,以最低估价入标,结果空手而回)……经济不景,酒吧生意比较清淡,以酒客没有什么材料可以吹牛,因此少到,这并非他们戒酒而是回家饮闷酒。至于那些贵价酒,旺市时价格天天上涨(那些内地同胞知其名的更被抢至天价),一般人不敢问津,如今不问价位抢购的“豪客”几乎绝迹,仍有财力者便能以“合理价”购得心头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