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位:中国品牌革命,李光斗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史蓝 自由撰稿人,浙江杭州 2008年,对于中国民众、中国企业,“涨”无疑是一个感同身受的关键词,而在《升位》看来“升”将会是中国未来品牌建设的关键词。 “大国崛起”的话题当下正在风风火火地谈论着,中国真的要崛起了?在这本书中笔者也似乎感受到了点滴的“苗头”,那就是中国的品牌革命。用作者的话说,“品牌的崛起是国家崛起的标志,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取决于其具有世界性品牌数量的多少”。有统计数字表明,全世界3%的品牌控制了40%的市场和50%的销售额。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企业也似乎在向着金字塔的顶端进攻,蒙牛、联想、海尔、小肥羊等都是很好的案例。 即将在中国上演的品牌大战是什么呢?看看家乐福、沃尔玛里面的货架上摆的货品,看看获得巨额出口退税的外资企业,很现实的问题在我们普罗大众面前出现了,挑选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的鸿沟正在不断缩小,每个来中国消费的外国人也正在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品牌魅力。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虽然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都还稍显稚嫩,但是在自我品牌树立和深入民心方面,下的功夫令人咋舌。然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品牌企业多数还在扩大生产规模,靠着地域优势来影响产品终端消费者。 对企业而言,今天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难以亲近,拥有忠诚的品牌粉丝几乎是一种奢望。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足以令人晕眩,选择也成为一种劳累。 一个必然的趋向是:人们花钱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与服务,而且是这种产品所体现的身份象征、个性气质、生活主张共鸣等精神层面的附加值。消费的理由变成为“我就喜欢”,消费的对象从产品变为品牌。 李光斗判断,当下是从产品消费时代向品牌消费时代升位的关键时期。这种“升位”拥有两个方向的巨大跨度,一是覆盖的消费人口,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二是覆盖的行业,从房地产、汽车、家电到服装、化妆品、饮料,林林总总,概莫能外。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把握,作者描述说:定位教会了企业如何让自己的品牌个性鲜明;插位教会了企业如何打破市场原有的竞争秩序,突破后来者面临的营销困境;升位则是教会企业如何持续超越自我,领先竞争对手的竞争新战略。“升位”将为日益激烈的品牌竞争提供商海指南,成为继定位与插位之后对营销实践影响最深远的理论。 在这个“不平的世界”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品牌何时能突出重围,中国崛起还欠缺什么?当看完本书后,你或许有一个理想的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