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毕亮 深圳生活
好些年前,忘了是因为何事,加了小区一位女邻居微信,相互也不聊天。眼看她家大娃长大,又生了二娃,我在小区遛娃时,经常会遇见她,她是个方方面面都蛮“普通”的女人。生儿育女对女性的“摧毁”,加上岁月这把残忍的利刃,她不再是盛夏的果实,显得更为“普通”。 突然有一天,女邻居开始在微信朋友圈晒健身、美食、旅行照片,有时是六格图,有时是九格图,图片是美颜过的,各种岁月静好。我想起那句网络流行语——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她隔三岔五发健身图,人面桃花的“照骗”,起初我还点个赞,后来次数一多,便麻木了,直接省略点赞程序。小区里偶尔遇到,点头打招呼,她还是老样子,脸上写满中年人的疲惫、身材也是中年女性生育后来不及保养的臃肿身材。 我琢磨起女邻居,为何线上线下如此“分裂”?不知过了多久,我想通了,理解了她——她的灵魂藏着巨大的渴望,对美好的自己、美好生活的渴望。 像是得到某种神秘的召唤,我有了写《朋友圈》的想法,小说落笔时,已经跟女邻居无关,它变成一个关于“渴望”的故事,成了我的“深圳人”系列小说之一。 作为写作者,我有自己的偏爱,喜欢书写深圳题材小说,它有现场感,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我不在“别处”,而是在深圳。我的青春,我步入社会后的成长,都与这座城市有关。跟小说中的人物“方珍”一样,我在这里得到,也在这里失去。作为外省人,我花了十年时间融入这座城市,但今天,更多的年轻人却越来越难,于是方珍想走捷径扎根深圳,世间千万事,没有哪一样是轻轻松松唾手可得的,即便“瑜伽女孩”轻松拥有,不属于她的,迟早也得还回去。站着挣钱,哪有那么容易。 小说中还设置了一个细节,将生日礼物设定为手表,埋下隐喻。我想,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或迟或早,时间都会告诉我们所有人答案。 短篇小说《朋友圈》在《文学港》2020年第5期刊发后,被公司同事读到,他们感到惊奇,小说中描述的场景似曾相识,食坊、铁轨、酒店、深圳河,就在深圳罗湖国贸大厦附近,也是我公司的所在地。有时吃完午饭,我会散步至铁轨旁,眺望那一截锈迹斑斑伸向远方的铁轨。大概铁轨延伸到的地方,也是我心中向往的远方。但现实中,我却是一头困兽,被各种物事捆绑,只能枯坐井底,看一看天。 幸好有文学、有小说,现实生活之外,我还能过另一种生活。 这些年,我一直想写出生活的微苦,同时写出生活的清甜,却时时感到沮丧和挫败。直到《朋友圈》完稿,算是得到一丝安慰,某种程度上它是深圳生活微苦与清甜的有机结合。我记得写完小说最后一句话“眼泪在脸上流成了河”,那个夜晚,我又想起朋友圈的岁月静好,那是“美颜”后的生活。其实,我们多数人,过的是冰面下或被自己有意屏蔽的,负重前行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