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童伟格:我的命运也仅是旁听

http://www.newdu.com 2020-07-30 《十月》 童伟格 参加讨论

    在练习写作的路上,我听闻的愈多,能肯定的就愈少。我明白,话语国度里没有神,我只敬畏人的坚定。理论家伊格尔顿在《生命的意义是爵士乐团》一书里,主张“最杰出的悲剧,反映了人类对其存在之基本性质的勇气”,他判定,悲剧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中认为生命脆弱、危险到令人恶心的生命观”。作者置身宛如布满暗雷之战区的现实世界,“虚弱的理性只能断断续续地穿透世界”,行路艰险,作者为何还能稳定创作,为何不放弃直面永无答案的问题?理论家小结,“或许,惟一的答案只存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抗压性,以及将它们化为艺术的艺术性与深度”。
    伊格尔顿在论述时也展现了与所论述的悲剧作者相似的、直面存在的“勇气”。伊格尔顿想以论述建造的,借巴赫金的话说,是“某种兼表价值和时间的等级范畴”的“绝对过去”。明白这情感认同,我们才能理解他想借过去的片砖块瓦,安顿一代在话语历史中佚散的作者亡灵如活体,以虚构的秩序,加赠他们思考的一致性印记。早在欧洲“现代文学”启动前的遥远上古,他指认最早的现代主义者:将存有的艰难都“化为艺术的艺术性与深度”的古希腊悲剧作者群。
    “虚弱的理性”如何“穿过生命的地雷区”?理论家坚信混沌过往是必可破译的,因一切正以对“我”独具意义的形式持续下去;伊格尔顿论证:有永恒意义的不是内容,而是能装载调和内容的活体形式,在自我生命限度内,在对人及其同伴、“我辈”的情感认同下,永不放弃求索、聆听。这“执哲学意义核心的友 谊”或许是独有人类印记的情谊;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友谊,也难免盲目与虚妄。杰出的虚构总一并指涉杰出的盲域。难以想象的只是:许多在未来我们论证“理 应”发生的事,可能其实都已发生过。
    我有时想象:万一在伊格尔顿所描述的上古雷区里,真存在一位超早熟的、本分的现代主义者,在时空阻隔后,他能否被识见呢?我想,这会非常困难。主要因为那时的艺术展演需要审美机制的庞大资助:没有任何一位悲剧作者能拒绝向机制自我行销并通过审查,以获得向后世传播的强波器。也因为那时印刷与文本保留技术极端薄弱,这位现代主义者字字句句本衷于心、只面向个人的创作,无论如何更纯粹地达到“艺术性与深度”,恐怕都会形同写在空中或水上。他会是不被“我辈”友谊合歌的失踪者,虽然,伊格尔顿事关书写精神性的话语,字字句句都更适于指涉他,而非任何已为人识见的悲剧作者。
    我颇想效仿理论家,动用一点后来者的盲视特权,刻意简省对时代症状、地域文化等“后现代情境”的运用,隐没别具深意的差异,想象当时间过尽,而我必须向外星人说明“文学创作者”是什么时,我也许能说:所谓“文学创作者”是一种奇怪的存有;他属于人类时间的造物,但就最符合伦理学的角度,他只能期待自己永远是新人。
    他将度过一段摸索期,写作尚未对他形成准确意义,他将以相对单纯的情感,及所能运用的对虚构体裁的理解,尝试以话语劳作,对他人发声。这些带有他个人素朴的、未尽深思却再难复制的印记,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幸运的话,他将被归类、认识与解读,也对自己有更多的参照性理解。更幸运的话,这可能是面向现世之个人创作的真实“源头”:他会对书写作为保留或替代记忆之技术存在深深的信任与不信任。悖论始于更广漠的威胁,面临取消一切记忆与情感的暴力,暴力的核心是:以存活之姿跟世界和解,通常意味着交出个人的独特性;而并非人人都能理解的是:比之伤逝,这可能令幸存的生者更愤怒。
    于是,所谓“文学创作”可能是这样的:每种尝试处理人类回忆或在行使回忆保存技术的写作,在内里,对作者同时存在着嘲弄与僭越。作者像行走于悬索之上,他惟一依凭的写作路径,可能在下一步销毁他走过的步伐。特别是当他对应随着亡者消失的过往世界和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时,他依凭的写作意义,有种与日俱增的反作用力,即对个人书写意义的深刻怀疑。最幸运的,他能找到调和上述一切困顿的意义形式,也许,就在欢乐高歌、容其同坐的陌生人群中;或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痛哭,和写下的所有话语一样,极可能穿不透现世时间砌造的静默无风带之后。
    之后,他可能像“文学创作者”的本质那样,能听闻在终将湮灭的宇宙里,惟有在场的他能听闻的。来自更长久“之后”的我,希望他有勇气,做好尽责旁听生,就已存世的一切,把能理解的写下来,在水上,在空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