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爽”与诚意 从《秦吏》看网络文学的作品为本

http://www.newdu.com 2020-05-22 文艺报 王毅 参加讨论

    近期,阅文高管团队变动,新的作者合同引发争议。阅文的经营模式是否发生转向,作家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成为坊间聚焦点。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是多方因素促成。作者、读者、网站、IP改编方,多方愿望、需求和利益的满足、分配与博弈,构成了复杂的网络文学生态。
    免费引流,布局IP,激活关联,打通影视,把网络文学引向新的发展,这个想法自有高度和逻辑。然而,平台的经营模式固然重要,但作品本身的质量,才是网络文学的立身之本,才是优质IP的标志和IP化的保障。坚持作品至上、内容为王,网络文学的阅读传播、社会影响、IP效能等才会行稳致远,发挥出最大价值。
    在坚持作品至上、内容为王的意义上,多出优秀精品力作,才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不二正途。我们看到,网络文学近些年来的历史穿越类创作风头不减,佳作频仍。七月新番的《秦吏》即再度证明了历史穿越类创作的良好发展势头。《秦吏》于2018年1月4日在网络文学平台首发,完结于2019年7月22日,共336万字,获得了349万总推荐,667周推荐,评分9.1分。一部作品,如此传播,读来让人过瘾,读后印象深刻,想一想,两个关键:阅读之“爽”、写作“诚意”。
    写历史穿越,读历史穿越,一个核心就是求“爽”,作者和读者的基本动机和满足,正在于此。接受“龙的天空”网站的作家访谈时,七月认为:“毕竟男频历史小说的一大卖点就是弥补历史遗憾。”让主人公来到一个虽已如此、但作者觉得可以那样或理应那样的时代,摸爬滚打、施展身手,自己爽起来,也让读者跟着爽起来。七月的第一部穿越作品《春秋我为王》,他就明确说:“本书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本爽文,无虐”。每天更新时,偶尔会调侃自己:“码字码嗨了,差点连更新都忘了……”可见驰骋想象力的爽,沉浸于自己营造的快意世界中的爽!
    爽也有风险,搞不好就真变成了一味胡写的意淫(YY),读者会以鄙薄而弃读。这就需要诚意来支撑了。问到“如何看待荧屏上的所谓历史大戏”时,七月回答:“近年比较喜欢的就是《大秦帝国之崛起》和《军师联盟》,不管是故事还是表演,都很有诚意,没诚意的话,历史剧拍不好看,当然这是正剧,言情另说。” 诚意,这可视为写作心态和作品质量的一个标准。历史穿越类的网络文学,“处于一个转型期,旧的题材和写法让读者审美疲劳,正是新题材和新想法冒尖的好机会。这个过程里读者会两极分化,要么娱乐至死,要么越来越挑,也就是所谓的小白和老白。”读者“越来越挑”,正是对诚意(积累与写作态度、写作投入)的挑战。
    看央视节目“见字如面”,林更新读黑夫家书,作者冒出一个想法:“很久之前就翻过云梦秦简的相关研究,比较熟悉。要是以这个小人物为主角,结合秦的军功爵体制写个故事,会怎么样?”小说这样开篇:
    秦王政二十年九月,秦国南郡安陆县,傍晚时分,云梦泽畔下起了雨。湖边一家简陋的客舍内,鬓角发白的“舍人”,听到外边传来狗吠,接着是沉重的敲门声。一个上穿湿漉漉褐衣,下身穿绔,脚踩草鞋,用木棍作簪子,将发髻固定在头顶左侧的年轻庶民朝舍人作揖:“老丈,天雨道阻,我想在客舍住一晚。”“可有验、传?”年轻人在褡裢里掏了掏,将杨木板制成的“验”,以及柳木条削成的“传”小心取出,双手交给舍人:“我是安陆县云梦乡士伍,老丈可以叫我黑夫!”
    一位警官学院的毕业生,穿越为黑夫木牍的主人公。此刻,已年满17岁的他,按照秦国的律法,应该“傅籍”,也就是登记户口名字,并承担服役的义务,到县城当一个月的“更卒”,修城站岗,或是接受军事训练,作为上战场之前的预备。
    “好好了解这个时代,慢慢想保命之策”,黑夫开始打量这个被史书称为“暴秦”的国度。一路上,秦国制度之完备,律法之严明,让他吃惊!比如这舍人索要的“验”“传”。“验”就是秦国人的身份证,由巴掌宽的杨木牌制成,上面刻有黑夫的籍贯身份;秦国百姓比邻而居,五户一伍,十户一什,平日好好种地,不许随意离乡,若出远门,不但要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还得由籍贯地所在的里正(村长)、亭长(派出所长)写证明,这便是“传”。
    穿越小说的作者,都爱用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所言蝴蝶效应,为“爽”张目。笔下人物的出现和奋斗,由小处开始,引起一连串反应,“导致历史的偏离”。七月认为,先秦是“中国历史的少年时代,野蛮又文明,残酷又人性,朝气又深沉,想象力丰富,对一切充满好奇。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战国七雄也尝试过各种政治制度。而秦的统一,相当于完成了一个成年礼。”熟悉之后的沉思,为黑夫的自存与奋斗,提供了逻辑支点。
    作者对这部小说的自定义标签,除了“穿越”,还有“坚毅”,以坚毅的底色来写一位穿越人物。小说分6卷,黑夫凭借现代人的素质、见识和技能,在崇尚军功授爵的秦国,擒贼、破案、战场拼杀、谋略迭出,参与灭魏,亡楚,西拓,东进,南伐……他由基层走向中枢,战场领兵与地方行政,日常生活与宫廷暗斗,辅佐秦皇与创立新秦,网文界所说的“争霸流”和“官吏流”的剧情爽点,一个接一个。一方面,作者着墨于秦时法律制度、社会风貌,力求时代的还原感,用扎实的历史知识来夯实,也就是读者佩服的“有干货”;另一方面,21世纪的人回到2000多年前,当然有“金手指”:破案的足迹辨识、农事的肥料与种子、踏碓到水碓的机械、造纸、医兵、筑垒、鞍镫、羊毛织衣、雕版印刷……那些创造发明,为小说增添了爽点,却又契合在那个时代出现的可能性,并不过分“高大上”,正是“合理党”们乐于接受的。
    问到历史名人如何塑造,七月的回答是一切文学创作的不二法门:“代入角色本人,设身处地,找到他的性格和目标,还有关键时刻做的选择,人物就出来了。”赵佗、陈平、曹参、萧何、刘邦、徐福等历史人物,为营造历史氛围、推动故事起到了作用,而用力最勤、感人甚深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才大略与好大喜功并存,坚定固执与刚愎自用相融,操之过急与深谋远虑兼有,威严深鸷与内心失望同在,他绝非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圆型人物”。
    1034章,数百万字,走心的情节和场面处处皆是。追读过程中,我有时会感慨:一更数千字,每日数更,却还能叙事严密,细节丰富,形象生动,很让人佩服。来看结局的两个场面:
    代郡平城,武周山上,黑夫烤着火等待扶苏到来。两人相见,沉默了一会。曾几何时,北地相识时二人都英姿勃发,一转眼,都已人到中年,扶苏消瘦了许多,鬓角微白。“我想要你让出的,是这份罪过,自然,也有背后的荣耀!”“还有执掌天下的责任!”沉吟良久,黑夫缓缓道:“因为我不仅知先王三千年之兴衰,我还知道后王两千载之得失……”他指向扶苏,眼神满是遗憾:“甚至,知道你,扶苏的命途走向!”山壁阻隔,河水凝结,这里发生的事,仿佛也会被永远冰冻。“扶苏,你我在此,做一笔交易。”“我想用一个真相,换你一个谎言!”……回到自己的军营,扶苏呆呆怔怔,似乎在思索一件让他难以相信,却又无从与别人说起的事。他下定决心,召集全军:“我有话,要对众人说!”“我不是扶苏!”“真正的公子扶苏,早就死了!”“我真名叫白羸,陇西郡人,乃是公子扶苏在咸阳时的替身!”从黑夫那里,他得到了一个真相,作为交换,是宣布谎言的时候了!一个要他在失去父皇,失去地位,失去江山社稷,失去妻子后,还要失去姓名身份的谎言!却也是一个能让他善终的谎言。一个能让天下和平一统的谎言!
    安陆县分管诉讼刑狱的狱椽喜(正是他棺材里的那么多秦律摘抄,为考古学家、为作者打开了通向秦代的大门),西贬归来,一路上想着一个问题:“黑夫,还是秦吏吗?”黑夫告诉他:“这不重要……喜君东来的路上,或已经见到了如今的民生景象,但咸阳附近的变化也很大啊,不妨在周边多走动走动,自己看看吧。”他看到亭长仍在严格查证验传,看到系统的官吏选拔,看到阿房宫成了图书馆和不同学科的学校,看到灞河上正在修建的石桥,看到轻徭薄赋、黔首是乐的百姓生活……最后,他来到秦始皇帝陵寝的东边,看到正在封埋的兵马俑。已是夏公的黑夫,也让人做了自己的俑:戴臃颈,穿交领右衽短袍,足登麻布履,发髻右偏,头上是赤色的帻,腰缠绳索,手持木牍,标准的基层小吏打扮。喜认得,这是黑夫初为秦吏,成为公士,在湖阳亭任亭长时的装束……众俑肃穆之际,此俑却是开怀之笑。
    就这样,作者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旁完结了这部小说。“完本感言”云:“对历史,对人物,想表达的都在书里了。只是今天站在兵马俑前,在拥挤的人潮里挪到最前方,点击发送最后一章,感觉就像西安这网红城市的宣传语一样:时空在此交错。还是很有仪式感的。然后我就像‘黑夫俑’一样笑得贼开心。”
    求爽而送爽的投喂,无疑会造成单一的阅读期待和模式。如果不爽的话,“后果很严重”。有书友扒“作者的黑历史,七月第一本书《春秋我为王》的最后一章,文青病发作,悲剧结尾,被人诟病;第二本书因为毕业论文,突然中断。有过两次被坑经历的书友可以说是群情激奋,怨念难消。”然而,文学大家族中,有向哲学看齐的作品,有等同于社会学的作品,有偏重风物志的作品,自然也有专注于童话或“成人童话”的作品。传统的文学史,对通俗一派不甚重视,但古往今来的文学实际存在中,娱乐休闲、白日做梦、心理补偿,却为不识字和识字的听众和读者喜闻乐见、浸淫其中。这正是文学本身具有、也应该承担的一个功用。
    唐家三少5月3日就阅文一事发微博长文,提到:“我们已经成为和美国好莱坞、韩国电视剧、日本动漫并称的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为什么?因为我们目前已经有超过4.5亿的读者,我们有职业创作作家数十万人之多,参与创作的作家过千万。我们依托于祖国超过5000年的文明史进行创作,未来的我们,是最有可能带着我们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职业。”
    宋人的笔记中多处记载,读柳永《八声甘州》中“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之句,苏轼真心欣赏:“此真唐人语,此语于诗不减唐人高处。”高质量的网络文学,带着诚意与“爽”,会走得很远;作品为本,质量导向,会有IP化的真正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