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论对话思维在学术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为例(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年 韩清玉 李海妹 参加讨论

    注释
    [1]《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2]《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1页。
    [3]杨建刚:《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6页。
    [4]参见韩清玉:《从“美学的革命”到“革命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艺术自律思想的批判性考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5]常培杰:《走向审美形式意识形态批评》,《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6]汪正龙:《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对话的可能性——西方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文论关系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7]汪正龙:《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对话的可能性——西方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文论关系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8]段吉方:《重建“对话”思维——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话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15年第5期。
    [9]杨建刚:《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66页。
    [10]杨建刚:《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71页。
    [11]韩清玉:《马克思主义对文艺研究方法论的启示——论T.J.克拉克的艺术批评》,《文学评论》2017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