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到现在,焦虑多于愉悦,总想左冲右突,超越小说内在和外在的有限,在形式上革新,在题材上拓宽,这几年一直摸索,尽管不尽人意,却别无选择。关注小人物,关注底层群体,我把目光投向了外卖小哥。我自己从不叫外卖,但是每天走路时路过几家网红外卖店,忍不住与骑手搭讪几句,递根烟,聊个天。这些年轻人勤快而前卫,有新意识新理念,却保留了内心的本份和善良。在网上见过外卖小哥助人为乐和舍己救人的一些视频后,我决定写一写这个人群。他们选择这个职业,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尚可,另一方面,辛苦,但可以穿行于城市风景,与人打交道,快乐着,有时还温暖着。静下来,他们每个人都有牵挂的人,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当他们站在客户的门外,忍不住张望室内的陈设时,其实是想起自己的家,想起家里的亲人了。 老话说,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这个人群也不例外。但这个群体有一种温暖的底色,尽管出没于夜色,眼睛中却有率真明亮的东西,我相信这种明亮能驱逐阴霾,能彼此照亮心地。小说中这两个人物,互为情节,互为留白,他们见识了城市夜幕下的灯红酒绿,惊讶于城里人的人生观,面对诱惑和闪念,最终演绎了向善向净的明亮。 感谢《北京文学》让这个小说面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