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学内刊园地,诚心实意服务基层文学 《鄱阳湖文学》季刊主编余略逊 曾经,作为一个文化青年的我,总是幻想着能够有朝一日走进鲁迅文学院去,站在教室的门口旁听文学大师们传经布道,释疑解惑。当时看来,那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想法。但令我庆幸的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快满一甲子的金秋时光,蒙《中国作家网》的看重,给我提供了一次乘坐直通车来鲁院学习的机会,并且还是以一个内刊主编的身份来到这里参加学习,我内心潮涌着难以言说的情感,在这里,我只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由衷且诚挚地向年会及培训班的举办方、鲁迅文学院,表达我内心最最真挚的敬意和谢意! 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加入文学创作队伍。当年为了圆自己的文学梦,不惜花大力气,用铁笔蜡纸将自己的作品刊刻了之后再油印出来与文朋诗友们一起交流、探讨。后来由于家庭变故,迫于生存压力,我放弃了追梦文学。直到2006年秋天,快知天命的年纪,我才重新拿起了笔,圆自己的作家梦。这十几年来,我一边坚持在做鄱阳湖地域文学的挖掘和探究工作,尝试着引领鄱阳湖地域文学朝着系统化、理论化的方面建构和发展,还一边在坚持不懈地编辑出版《鄱阳湖文学》会刊,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应该是代表了鄱阳湖流域广大作家的群体意识,因为我不知道,鄱阳湖是不是会在若干年后会像五湖之一丹阳湖那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不见了。现在的人们,对丹阳湖的认识恐怕只是停留在“丹阳县”的地域观念上了,不会有人想到“丹阳”过去是一座浩浩汤汤的泱泱大湖的旧称。鄱阳湖文学研究和鄱阳湖文学创作,是鄱阳湖流域的广大文学工作者们的一种精神守望,是对鄱阳湖——母亲湖的一种灵魂守望。我能够走到《鄱阳湖文学》主编的岗位上来,是当年受到了《萌芽》杂志一位编辑老师的影响。1982年,我的处女作《他和她》投到了《萌芽》编辑部,编辑部的徐老师在退稿信中给我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说,故事的架构很好,但文学的语感尚待加强,特别是在口头语言书面化,文学语言口语化方面要加强互换训练和提高。尽管小说在85年才得以变成了印刷体的铅字,但老师的话语,几十年来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正是因为这件小事,我认识到应该怎样去做好一位内刊编辑,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文学责任,故而,便在我内心里萌生和平添了一份对文学的责任自觉与担当,才促使我在主编《鄱阳湖文学》会刊的过程中无怨无悔地走到了今天。不瞒大家说,我这次来参加年会和培训,是拼着即便废了一条腿的代价,也要柱着拐棍上路来的。因为在国庆期间,我的右腿不慎摔伤,膝关节的髌骨平台骨折了,前后算起来还不到70天,医生是不同意让我出门的。但是,因我知道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便管不了那么多,为了《鄱阳湖文学》的成长与发展,为了我过去的汗水不白流,即便就是躺在担架上,我也一定要来参加这次年会和接受本次培训。自《中国作家网》首度建站以来,我们鄱阳湖上的文学作家群体积极注册,成为了《中国作家网》的网站用户。代表性的作家有雪夜彭城、付尚林、余传俊以及我和其他的一些人,特别是在前几年,《中国作家网》曾经先后两次公示了我们举办的“鄱阳湖文学散文大赛”以及“鄱阳湖文学陶渊明杯散文大赛”的评奖结果,极大地帮助我们树起了鄱阳湖文学品牌的公信度,并使之具有了较大的公信力。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自网站升级改造以来,又相继在“新作品”中推出了会员作品改稿会,并在首次的改稿会上,推出了鄱阳湖作家群体中的作家雪夜彭城的短篇小说《马谣》,这给我们本土的文学创作队伍带来了震撼,也注入了绵绵不绝的动力。 在这几天的培训当中,我更加充分认识到了做好一名内刊编辑的重要性。走进鲁院,迎面闯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雕像,他仿佛在谆谆告诫我,一个编辑,既要具备伯乐的眼光,还要有“孺子牛”的情怀,默默无闻地当好一头“老黄牛”。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不会就此止步,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作家网》的工作,配合网站开展好相关的各项活动,采取网、刊互动加联动的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借助《中国作家网》这个大平台,将《鄱阳湖文学》会刊办得更好。在鲁院的这几天中,我不仅从老师们细心的“传、帮、带”中学到了一定的编辑知识,视野得到开拓,还汲取了丰富的文学营养、精神素养,提高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认识,并将指引我在以后的文学创作当中去认真思考“写作”这么一个极具个性化的,与社会学密不可分的文学命题。同时,坚决守护好文学内刊这块洁净的处女地,诚心实意地为基层文学作者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