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北京到马边有多远》:中国故事经典精神的重塑

http://www.newdu.com 2020-01-10 文艺报 施战军 参加讨论

    “精准扶贫”的概念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成为全民参与度最高的一项伟大事业,给作家们提供了无限丰富的现实。我们的作家没有缺席。这些年也出现了很多扶贫题材的作品,特别是四川以一种集体冲刺的姿态,在文学界先声夺人。乐山作家林雪儿创作的《北京到马边有多远》就是其中之一。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很多作家关注的是事,对于基础设施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浓墨书写,而《北京到马边有多远》主要写人,写一个新时代的新人物“第一书记”。小说无论从分量,还是写法及艺术性上,都可以说是这几年脱贫攻坚题材里出类拔萃的。
    林修,一个从中纪委下派到雪鹤村扶贫的青年,一个很“正”的形象,这些从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对待村民的爱和诚恳、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儿上都有展现。时代需要这样的青年,而这也是我们如今创作中相对缺失的青年形象。作家一方面要正视生活的基本面貌,勇敢地带着疑难去面对;另一方面不能总把一些难过的、丑陋的东西满满地充塞其中,认为这才是文学,还是要留下一些诗意的、能够不断延续、给人留下念想的东西。《北京到马边有多远》通过诗性的语言和有温度的书写,让小说有了艺术的审美性。
    很多扶贫题材的小说总是局限于一个村子,像一个大集市,各色人物先后登场,都聚集在这个集市里,文字和人物空间不足。《北京到马边有多远》题材新颖,空间有纵深感和历史感,还有横向的拓展。一个北大毕业在中纪委工作的年轻人来到偏远落后的雪鹤村,从开放的大都市北京到封闭的小村落,形成了很强的反差。在这种反差里,作品的思想出来了,人物形象也出来了。
    此外,作者湿润而诗性的语言,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国家和民族。这些人物形象就在你身边,你了解他们的故事,也懂得何以如此,更希望他们始终如此。扶贫路上,怎样在“小我”和“大我”之间取舍,在自己的家和人民的家、扶贫干部与扶贫对象之间,真切入心地进行文学呈现,这真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难题。林修选取的是迎上去的姿态,他尽力去解决这个难题。他陪村民看病的时候,自己的太爷爷正躺在医院里;过年的时候因为一个贫困户的意外身亡,他放弃了回家,选择留在老奶奶身边,“林修一直陪着王太因,他也不劝她,在生离死别的当儿劝什么都轻,他只是陪着王奶奶,看着一个人怎么与世界作最后的道别”。这仅仅是小说中一个并不起眼的例子。透过《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故事的外壳,我们看到了一代新人成长的所有难题和他们面对难题时的态度。
    林修因为觉得人与人之间的“隔”而向往乡村,在乡村的夜晚又常常眺望北京。离开,让原来生活的地方成为新的“远方”,北京是故乡,雪鹤村也是故乡,在两种乡愁之中,整个时代的时空被作者拉大了,拉开了。在拉开的过程里,林修从北京带过去的意愿,和封闭地方的人的意愿粘在一起,不同的理念,甚至是不同的文明产生了碰撞。作者在这种碰撞里挖掘到了所有能够挖掘到的东西,不同类型的人物也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像毕摩、鬼针草、王太因、李芒等,乡村人物的观念和北京来的人的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交互渗透,作家把这种渗透写得特别实、特别真、特别好,展现出一种双向的扶助。村民脱贫了,林修们也成长了,这是对小说主题的深化。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一个相当贫穷闭塞的村落发现了人的闪光点,通过大量的民间走访,林修面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时,如毕摩的睿智通达、惹革儿的勤劳骄傲、鬼针草的一麻袋麻烦、李芒的坚忍乐观,使用了“拜访”与“仰望”这样的词。也就是说,他摒弃了城里人的那种傲慢,对乡村人物及一草一木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乡村的结构、乡村人物的表情、乡村生活的场景都得到展示。
    小说还呈现了作者对世间每一种生命的体恤。一本《万物的签名》贯穿小说始终,体现了自然的神性,即万物在大地签名。对村庄三棵树的描写也意蕴绵厚。一棵是林修刚进村就相中的核桃树,属于现在的毕摩;一棵是曾经站满了雪鹤的大柏树,象征着过去;还有一棵栎子树被砍,牵出鬼针草父母的历史往事……这些都拓展了扶贫故事的内涵,丰富了乡村文学的色泽,让小说更有自然和人文的魅性,丰富、立体、亲切可感。
    与此同时,这部作品既有对现实严肃、真切探究的劲头,又具备了一种诗性的、对人活着意义的带着肯定态度的表现。比如林修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的深入思考,让人联想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他关于绿水青山的思考,深入广阔,充满现实的忧患;再比如关于信仰的思考,林修说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相信坚忍奋斗,才是伟大的生命契约,如此等等。“脱贫的这两年完全是非常态,我觉得村民们都被宠坏了。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站在舞台的中央,聚光灯打着,两年以后灯光没了,这些人能接受现实吗?”扶贫到底给大家带来什么,给生态带来什么影响,这些更深的追问是《北京到马边有多远》值得更深注目的地方。
    “还是脚踏实地踩在土地上吧,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一条路、一个小学校、一间村卫生室,这些事与北京崛起的大厦和上海高楼相比,雪鹤村的事低到尘埃里,但这些小事是雪鹤村的大事。如果说中国是一座郁郁葱葱的森林,北京和上海是森林之上的秀木,雪鹤村只是森林中一枚落叶,但是正是这些落叶护泥,森林才得以蓬蓬勃勃。”不仅如此,关于小之大、民之要,任之重、道之远以及林修对于扶贫意义的回答,让我们看到现实题材文学的价值所在,也看到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青年的长成。林修的成长表现出一种“中国在长大”的精神气质。而新人形象关系到新时代中国故事经典精神的重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