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跳舞:在写了1600万字后,我选择冷却自己

http://www.newdu.com 2019-12-23 中国网络作家村(微信公 newdu 参加讨论

    跳舞怎么了?
    创作节奏最快的那几年,跳舞一年能写几百万字。
    2007年,在写手云集的起点中文网,跳舞凭借作品《邪气凛然》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平台三个月的月票冠军;08年他又乘势而上,以《恶魔法则》夺得七个月的月票冠军;09年的新作《天王》再次一呼百应……
    跳舞一跃成为起点白金作家,进入2013年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前十,当选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多部作品被影视化、游戏化改编……就像他小说主人公一样,他过关斩将,一路从籍籍无名走到“人生巅峰”。
    多年创作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技巧,每每写作,他总留三分视角给读者,换位思考他们的阅读体验。他知道在哪个部分放梗,哪个部分留悬念,能够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提溜起来。
    有人质疑他,认为他读者多不过是因为名气大。
    他没反驳,自己偷偷摸摸到陌生平台上建新号,发新作,仍是冲进了新书榜第一,纯靠文字混成了大V。这个结果他没有拿出来回应质疑者,只是想证明给自己看。
    然而这位随手一写就是热度的作家,却在这时给自己的创作节奏按下了慢放键。
    佛系作家不爱“拼”
    跳舞有点佛。
    他写作时喜欢把自己“关”起来,一定要安静,来电话也不行。
    创作前会跟同事和家人“约法三章”,不敲门,不谈事,也不用端茶送水,总之不能被干扰。
    就连家人想端点水果进去给他,也被婉拒了。
    门一关就是另一个世界,非但不觉得闷,反而挺享受,他甚至能把自己关一宿。那是一个精神自由的时刻。“可以从容地思考故事,阅读一些东西,在那一刻没有人打扰你,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你一个人的。”
    这种感觉让他觉得舒服,他说自己是一个宅得住的人。
    他和作家好友们有微信群,早年间群里喜欢玩“拼字”,就是爆手速,比谁在规定时间内码的字多。这是大家更新疲累时想出来的对策。
    作家们君子协定,约好同一时间打开文档,然后“3、2、1、开始!”就“噼里啪啦”地写各自的章节,一个小时后再把字数截图发出来,看看谁写得多。往往一个小时过去了,当天的更新任务也完成了。
    记忆里唐家三少永远是赢家,“他写得太快了。我状态好的时候能够稍微和他抗衡一下,但也是输的多赢的少。”跳舞回忆说。
    其实状态好的跳舞一个小时能写五六千字,但他很少参与这种“拼”的游戏。
    仿佛身体被掏空
    写得越多,跳舞就说得越少。
    一年写几百万字的那几年,他发现自己不爱跟人聊天,在群里也很少说话,“表达欲被写小说替代了。”
    热情亦如是。
    “早年时肚子里有很多故事想写出来,一想到要写出来我就特别开心特别嗨。”跳舞描述。但当1600万字快写完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想写的内容已经不多了,他感觉自己的创作欲望正在一点点地从身体里往外倒,然后被掏空。
    “真的很难再找到那样一个故事,说‘哎呀我好想写它’。”跳舞说。
    他也急,但他选择了一种佛系的方式来面对——冷却自己。
    “佛系不是无欲无求,而是随遇而安,不强求。”
    他认为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写太多了,可能就需要慢下来休息,去观察周围的风景,不能一直这么往前跑。
    所以,看到读者们在评论里调侃他断更是因为被绑架的时候,他笑而不语,在下一次更文的末尾乐呵呵地开玩笑说“我被绑匪放出来了,又能更新了。”
    微博不玩了,就转战知乎,在上面答题,一年能写上百个回答。但发现知乎的推送内容越来越同质化后,答题的频率又渐渐少了,似乎开始和结束都是随性而为。
    只是一个轮回
    这不是只有跳舞一位作家面临的局面,功成名就之后,原本为之奋斗的动力也变得少了,满足和创作欲分别在天秤的两端拉扯,这种冲突直击内心。
    慢不等于停,跳舞不愿放弃。
    他现在每天还是会留给自己1-2个小时的时间写作,其余的时间,往返于家与工作室之间,开会,写剧本……
    也会从电视剧、动画和单机游戏里摄入养分,但他不玩手游,因为觉得时间宝贵,无福消遣。
    遇到出色的游戏脚本,他会思考别人是怎么做的,反思如果是自己又会怎么做。睡觉时遇到灵光一闪的刹那,也会从床上蹦起来,在屏幕反射的光里“啪嗒嗒”敲击输入。
    “以前我对‘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句话不是特别能理解,但当做了近20年创作,人也已近中年的时候,我觉得生活可能真的是一切艺术的起点。”跳舞说。
    因为见过“很多人慢下来后就再也跑不起来了”,所以对于热情流失这件事,他也依然会害怕,也仍在寻找解答。
    但比起一味的低潮,他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轮回。也许说不定那天找到动力,就能再次出发。
    最近,从不涉猎历史题材写作的他突然想写一本科普历史的小说。这一次,不是为了市场,也不是为了金钱名利,而是单纯地想写给自己的女儿看。
    这或许,又是一个新的创作动力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