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的“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同时也进一步唤起了国内外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关注。 “年轻人思维活跃,我经常跟他们探讨‘什么是科幻,怎么写科幻’。他们是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和希望。”11月27日,王晋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受邀到大学讲课,成为他退休后的一大乐趣。 刚过72岁生日、戏称作品带着“红薯味儿”的南阳籍科幻作家王晋康,近日荣获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最高荣誉奖项“终身成就奖”。可以说,他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当之无愧。 国家一级作家、河南省文史馆馆员、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秦俊听说这个消息后表示:“实至名归!晋康在南阳作家群里独树一帜,是南阳作家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阳作家群著名作家殷德杰是王晋康的高中同学,他说:“晋康为人低调,很实在,也很勤奋。他的作品从故事内涵、语言到人物塑造都有很强的文学性,但又不失科幻文学的天马行空。可以说,他的作品是文学和科幻的完美融合。”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王晋康已深耕科幻文学近30年,发表短篇小说90篇、长篇小说20余篇,共计550余万字。他还是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得主,先后拿下了十多座银河奖奖杯,是名副其实的“得奖大王”。 王晋康是南阳市镇平县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先后在河南油田、南阳石油机械厂从事技术工作,是高级工程师。近几年,他跟随儿女,在西安和深圳两地轮流居住。 王晋康从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接触科幻作品,凡尔纳、郑文光、叶永烈的作品他都会拿来品读。王晋康说:“从此,我开始对科幻产生了无穷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后来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一次偶然机会,他在地摊上发现了一本名为《科幻世界》的杂志,就赶紧记下投稿地址,寄出了科幻处女作《亚当回归》。当时的王晋康44岁。让他意外的是,这部作品在1993年全国科幻征文活动中获奖了。 之后,王晋康开始频繁接到杂志社的约稿电话,踏上了创作科幻小说的道路。他将年轻时期看似胡思乱想的东西,都转化为有趣的科幻畅想。 王晋康经常戏称自己的科幻作品为“红薯味儿”的科幻,是有民族特性的“中国红薯”。他认为科幻作家应该在作品中加入一些本土的东西,就如普通百姓家的红薯,跟大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而不是高高在上神秘莫测,那会把很大一部分受众挡在门外。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阳人,王晋康对中原大地饱含深情,在他的作品中很容易就能邂逅河南元素。宝天曼、白河、丹江口水库是他天马行空幻想世界里的现实地标,口语的河南话是他的语言特色。 王晋康的作品被业界誉为“哲理科幻”。他说:“我的作品没有过多纠缠于‘技术性细节’,而是站在人类发展和人性的角度,去思考、感悟人生和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 看到现代科技如此迅猛如此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本身,王晋康相信,在这个剧变的时代,科幻文学在文学之林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2019年,王晋康的作品《宇宙晶卵》在《人民文学》连载,这是《人民文学》首次刊登长篇科幻小说。 谈及未来的创作和生活,王晋康说:“科幻文学跟一个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很大关系。我年龄大了,长篇科幻小说可能不会再涉猎了,但若有特别好的灵感,也会随缘写些短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