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侯荣川:《胡应麟〈诗薮〉版本考》,《文学遗产》2014年第3期,第94-105页。 ②按,此本虽然各编版式有所不同,但从字体来看,基本保持一致。又曾请复旦大学古籍所陈正宏教授代为查验,陈教授与沈燮元先生一同目验此本,认为似是出于不同刻工之手,但应为同时刊刻,并非修版、补刻之类;而且由纸张墨色看,亦是同时刷印,为明刻明印本无疑。谨此致谢。 ③徐应亨:《徐伯阳诗文集》卷一,明万历至崇祯间递刻本。 ④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一百十一,民国续金华丛书本,叶5B。 ⑤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一百十四。 ⑥详参侯荣川:《胡应麟〈诗薮〉版本考》,《文学遗产》2014年第3期,第94-105页。 ⑦按,拙文《胡应麟〈诗薮〉版本考》误作“江湛然本、吴国琦本版心均刻有‘少室山房’”,谨此改正。 ⑧笔者曾将内阁文库书影请教复旦大学古籍所陈正宏教授,认为从断版、刷印情况以及纸张看,内阁文库本应是明刻清印的本子;就字体及刻版情况看,与南图本亦属同一时期甚至同一刻工所刻。 ⑨按,拙文《胡应麟〈诗薮〉版本考》认为这些文字差异的形成,或是原稿较为繁富,刊行时进行了删削;或是《诗薮》在刊行之后,作者又做了较多的增补,而由于殷七七等既非重要诗家,尤其所涉及的幻、再生、癞等或者不经,或者无意义,会削弱《诗薮》在诗学探讨上的严肃性,因此,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现在既知内阁本、南图本为胡应麟先后自刻,亦可证明拙文推测正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