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南方的秘密》的几个“文化症候”

http://www.newdu.com 2019-10-25 《百家评论》 张贞 参加讨论

    摘要:《南方的秘密》通过讲述农民企业家周大顺在商海中浮浮沉沉的人生历程,或鲜明或隐蔽地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广阔社会现实。通过“症候解读法”,我们可以发现,顺哥的个人精神成长史正是其主体身份认同不断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好反映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多元关系。与此同时,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也通过“在场”与“缺席”的相互映照对商业经济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这种文化生态的影响下,个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改自己的选择,不同个体也呈现出不同维度的社会文化心理。
    关键词:症候 身份认同 时代 文化心理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北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度开放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武汉文学艺术的新媒体发展研究”成果。
    刘诗伟的长篇小说《南方的秘密》讲述了农民企业家周大顺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从个体的盛衰变化中挖掘生命的厚度和现实生活的深度。小说出版以后,“秘密究竟是什么”勾起了众多读者的好奇心。而这些或鲜明或隐蔽的“秘密”,也将成为我们深入解读小说主题内涵的“症候”。
    一、主体身份认同:时代语境中的个人精神成长史
    看完《南方的秘密》,掩卷回顾顺哥的一生,很容易会让人想起《红高粱》中“我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因为这两个人身上都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穿越了历史时空,让个体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得以成为完整的生命体,并创下令世人惊叹的人生业绩。如果把这种生命力和顺哥的人生历程视作这个时代的一个“症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个体在特定时代语境中的精神成长史,及其不断完善的“主体身份认同”。
    从生命个体的人格完善来说,所谓“身份认同”,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角色定位,自我认同和他人的承认。正如拉康所说,“主体的历史是发展在一系列或多或少典型的理想认同之中的”①。构成顺哥“主体身份认同”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被家人高度宣扬的“本我”生命力。他的出生被视为家族“传下去”的象征,父亲毫不掩饰的生殖崇拜深深地烙印在顺哥的童年镜像中,支撑着他在一次又一次关键时刻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最强大的生命力,去攻坚克难,去开疆辟土。使他意识到“‘传下去’并不是空洞的传宗接代,而是历代先辈终生艰辛无乐而唯有寄望后人的生之念想,是他们还愿意浸泡在苦难中活着的最后一点力气”②。与此同时,这种强大的“本我”也不断驱使顺哥去追求事业、身体和情感上的冒险,给他的人生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和困难。
    除了“本我”所带来的强大生命力之外,顺哥的“主体身份认同”还与因残疾而产生的“自卑情结”有密切关系。童年时期的顺哥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变成了一个跛子,虽然“跛子”成为顺哥日后叱咤商场得天独厚的一个便利条件,但在顺哥的生命体验中,因“跛子”而产生的自卑情结才是他一生奋斗不止的动力根源。按照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情结”是推动个体乃至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创作π诗开始,顺哥就在不断追求与众不同的创造,以弥补因残疾而产生的自卑感。从制作胸兜到开服装厂、成立出租车公司、投身房地产、建工业园一直到投资钢厂,顺哥历经了无数次的困难和挫折,却从未放弃再次出发的斗志,在顺哥的人生历程中,因自卑而产生的“补偿心理”和浓烈的本我生命力融合在一起,决定着顺哥顽强不息的奋斗之路。
    有了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和促使个体不断奋进的“补偿心理”,顺哥的“主体身份认同”还需要时代语境的指引。顺哥的“主体身份认同”意识萌生于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初期,因而会把这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诉诸商业经济领域。开启他商业生涯的胸兜生意首先源于要保护三妹尊严的朴实愿望,随之而来的收益则让他和家人逐渐产生了较为明确的商业追求,并因为这种追求婉拒了李支书照顾他当大队会计的安排,孜孜不倦地创建着自己的商业王国。可以想象,如果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顺哥很有可能会选择另外一个奋斗的方向。
    选择了“商业经济”这一奋斗目标之后,顺哥非常敏锐地把握到“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谨慎经营自己和省委冯书记、残联洪(副)主席之间的关系,主动追求一定的政治地位,刻意设计与一位领导人的合影……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顺哥逐渐完成了自己复杂而明确的“主体身份认同”。
    作为一个个体,顺哥的成功经验是无法轻易进行复制的。但是,作为一个“症候”,顺哥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其“主体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可以被视作当代中国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一个“秘密”。阿尔都塞的“症候解读法”认为,“单纯的字面上的阅读在论证中只能看到论述的连续性。只有采用‘症候解读法’才能使这些空白显示出来,才能从文字表述中辨别出沉默的表述”③。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南方的秘密》在文本的表层意义上讲述了顺哥的传奇人生,其内在维度则是通过这个独特的个体去挖掘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多元关系,及其如何通过现实日常生活深刻影响到一个生命个体的“主体身份认同”。《南方的秘密》令人无限回味、掩卷沉思的魅力,正来自这一内在意蕴。
    二、精英与大众:在场与缺席的相互映照
    与对“政治”与“经济”这一组关系的显在讲述不同,《南方的秘密》的另外一个隐秘症候,是对“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商人所代表的大众文化”这一组关系的设置。在小说里,作者塑造了几个知识分子的形象,例如刘半文、别不立等人,他们所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文化和顺哥所代表的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若即若离的关系。在顺哥的人生历程中,“经济”和“政治”这一组关系渗透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选择和转折中,与之相比,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则时而在场时而缺席。
    以刘半文为例,顺哥从一开始就将之视为惺惺相惜的灵魂知己,甚至担心半文会不喜欢自己做胸罩生意而向他隐瞒了这个事情。在顺哥的生意萌芽时期,半文是不在场的,等到顺哥来到江城扩展自己的生意,半文已经成为一个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顺哥成了半文的研究对象,半文也及时给顺哥提供了更具有前瞻意识的建议,如注册商标等。但是随着半文开始踏入社会,他所选择的知识分子道路让他在顺哥的生意乃至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微弱,例如“荷叶洗衣机厂”事件,半文的策略毫不奏效,反倒是顺哥运用民间智慧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后,在两人的关系中,顺哥一路占据上风,半文最多可以算作顺哥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在顺哥和冯捷合作做生意的那些年里,半文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了自己的恋爱上。
    但是在内心深处,半文又是顺哥最信任的人之一,顺哥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和半文分享,甚至是当着半文的面吹牛,他明知道半文知道自己在吹牛,也毫不在意,就如同面对一个完全真实的本我的镜像。而顺哥完整人格的呈现,某种意义上也得益于刘半文所提供的另外一个视角。在小说开篇的“引子一:等待之际”中,作者让顺哥像英雄一般讲述了自己最得意的两件事情:一件关乎爱情的成功,一件关乎地位的巅峰。但顺哥的故事刚刚讲完,作者就安排刘半文重新讲述了两件事情的真实状况。两个版本的故事瞬间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顺哥。顺哥的人生,在一定时刻需要半文的“缺席”,但顺哥的完整,永远离不开半文的“在场”。
    作者在“自序”中说:“关于直面当代中国的叙事,常常让我想起雨果的话:富人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穷人用皮肤感受冷暖。……我愿意在生活之中。”从生活中生发出来的“皮肤”的感受,给作者带来了这个“别人不知详情而我又为之惊奇不已的当代故事”,同时也让作者“宁愿为了准确的趣味而承当麻烦”。一部致力于呈现从现实生活中生发出来的“皮肤”的感受的作品,往往会在塑造人物和设置情节时呈现出更为广阔和深邃的社会场景与文化生态。如果把顺哥和半文的关系看作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关系的映照,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得知,在当代中国社会商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政治”所代表的主流文化这个重要元素外,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也通过“在场”与“缺席”的相互映照对之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商业经济发展到如火如荼的阶段时,精英文化的远距离审视(如小说中刘半文和别不立关于顺哥的人生预判)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格格不入——这也可能是作者没有安排叶秋收上大学的原因之一(作为顺哥的人生伴侣和生意伙伴,如果叶秋收选择了和刘半文类似的人生轨迹,她和顺哥的关系可能就不会如此融洽,也有可能给顺哥的商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但是商业经济所代表的大众文化并不排斥精英文化,尤其是等它建立起自己的阵营之后,会主动吁求精英文化的介入,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和价值意义,所以顺哥后来建立了中国跛学研究会(虽然带有一定戏谑的意味),并支持自己的儿子潜心学术研究。这种选择,某种意义上昭示着社会文化生态的一种发展趋势。
    三、个体选择的变化:时代的“见”与“不见”
    《南方的秘密》有一个被很多人称赞的地方,就是塑造了以叶秋收为代表的一系列独立女性。小说里,秋收从一出场就显得特别有主见,与其说是顺哥在追求秋收,不如说是秋收主动引导顺哥来追求自己。后来,叶秋放弃上大学的机会,陪伴顺哥从一无所有开始奋斗拼搏,创建起庞大的商业王国之后,又坚守着当初对胸罩生意的信念,凭借自己对市场的敏锐一路打拼,还总在顺哥遇到资金周转的困难时提供及时的支援。除了事业,秋收对爱情和婚姻也有自己的坚守,顺哥在外面欠下风流债,秋收虽然对顺哥依然有深厚的感情,但自此无法在精神和身体上接收顺哥的回归,而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了更广阔的世界,去学习、去旅行、去经营事业。
    但在秋收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选择颇令人费解,就是在考上江城H大学之后放弃了这个选择。在江城上大学和在江城陪伴顺哥,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矛盾。为何秋收会放弃一个看起来可能会成就更好自我的机会呢?对于一个在作品中呈现出来具有相当高度的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来说,这种类似于让女主角在事业和生命成长初期的“自我阉割”情节设置又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把这个细节作为一个“文化症候”,我们可以发现,它恰好又一次印证了变化着的时代文化心理对现实个体的影响。在和顺哥确定关系的那一天,叶秋收深情讲述了她幼年时对跛脚父亲的记忆,按照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秋收对父亲的温情记忆构成了她独特的生命体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阿尼姆斯④——“跛脚而坚强”的男性意象。叶秋收和顺哥的结合,某种意义上也是她作为一个完整生命体的升华。因此,当她放弃上大学的机会,选择陪伴顺哥一起做生意时,与其将这种选择当成女性依附男性的一种表现,不如将其看成具有完整人格结构的生命个体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种倾向性选择。也就是说,立足21世纪的女性主义意识和命运认知,我们会对叶秋收1979年的那个选择充满疑惑,但这种疑惑恰好在反映现实的层面彰显了一个有着充分自我觉知的生命个体在那个时代的一种选择,这个选择本身蕴含着集体无意识(楚文化)和时代文化心理(商业经济发展)的交互影响,当然,也不排除以叶秋收为代表的具有较强独立意识的女性在此时期依然还会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这一元素。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叶秋收的女性主义意识随着时代发展和自我认知的提升变得更加鲜明,所以会在顺哥犯了错误又诚心悔改之后,拒绝与之和好如初。与之相伴随的,不是一个失婚女子的自怨自艾,而是对自我价值定位的进一步提升。在撕毁大学录取通知书15年之后,叶秋收走进了江城H大学的校园,在这里做出了去香港的决定,并从此全身心投入了自己的胸罩事业。
    阿尔都塞在分析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阅读时曾经提出,阅读可以分为直接的阅读和症候阅读。在前一种阅读方式中,对象文本的空缺仅仅表现为空缺,即对象文本的写作者没有看到在他面前已经清楚呈现出来的东西,没有把握住已经存在于他身边的东西,他在写作中出现了疏忽和失误。阿尔都塞指出,这种阅读方法的错误在于它“看不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看和忽视的同时存在所提出的问题,即看和忽视的相互联系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是可见领域和不可见领域之间的必然的却是看不见的关系”⑤。而在症候阅读中,我们应该看到,对象文本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存在的客体,而是作为意识形态主体的写作者的产品,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写作者的思想结构也即问题体系决定了他们在文本中所能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的形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可以看见的东西是由他的问题体系决定的,他看不见的东西是被他的问题体系所排斥的。当作者安排叶秋收在1979年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时,他实际上是在呈现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某种集体无意识和时代文化心理影响下的“见”与“不见”。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见”与“不见”的对象又发生了变化。
    四、社会心理的多重体现:现实主义的时代书写
    詹姆斯·伍德在《小说机杼》中提到,“现实主义,广义上是真实展现事物本来的样子,不能仅仅做到逼真,仅仅做到很像生活,或者同生活一样,而是具有——我必须这么来称呼——‘生活性’(lifeness):页面上的生活,被最高的艺术带往不同可能的生活。它不应只是一种文类,相反,它令其他形式的小说看上去都成了文类。因为这种现实主义——生活性——是一切之源。它有教无类,逃学者也受其教诲,是它令魔幻现实主义,歇斯底里现实主义,幻想小说,科幻小说,甚至惊悚小说的存在成为可能⑥。作为现实主义作品,《南方的秘密》恰好在这个层面上扩充了现实主义的表达对象和范围,用多元化的写作方式与技巧展现出多重维度的社会心理。
    《南方的秘密》首先在结构上用三个“引子”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引子一:等待之际”在故事正式开始之前就用全知视角凸显出顺哥一生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人生中的两个重要细节、对细节不太准确的讲述、藤杖的秘密、顺哥与半文的关系、2011年即将要做的一件事情……“引子二:到北京去”回答了“引子一”中“2011年秋天一个下午”顺哥的意图——到北京去见国学大师并通过他见中央首长;“引子三:当代逸事”又回应了这一意图的真正实施程度,并牵引出顺哥的又一件大事——创立跛学研究会。这些点到为止的讲述既为读者进入故事提供了切入点,又引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回顾、形成与作者甚至是与人物之间的交互性理解,从而“可以通过人物的眼睛和语言来看世界,同时也用上了作者的眼睛和语言”,达到一种“同时占据着全知和偏见”⑦的效果。
    正是在这种叙事策略的指引下,我们可以跟随作家和人物去观察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多重社会心理,并对此产生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例如在商业经济的浪潮中,原生态的民间文化一直见缝插针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力。顺哥最早拒绝大队安排的会计一职时,就运用了苦肉计,甚至诈伤住院。而等到顺哥创建工业园,村民王老七因为多年前的争执担心顺哥会对他老婆做出不轨行为,坚决不让老婆来工业园上班,两口子甚至要闹离婚,无论已经是村长的顺哥拿何种身份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老七都不依不饶,非要顺哥按照民间认可的约定写下一份“如果王老七的老婆来工业园上班,本人承诺决不搞王老七老婆”的承诺书。这种看似荒谬的情节,反而彰显出民间文化的智慧与趣味。
    除此之外,小说的某些细节又呈现出颇具现代主义风格的“荒诞”与“幽默”。例如顺哥建工业园时,在老支书的提议下建了一个自己的裸体雕塑,结果前来守护工业园的叶春梅不满这种裸露行为,打掉了顺哥雕塑胯下的物件,不明就里的顺哥用强力胶进行了修补,却没料到剪彩时这个代表着顺哥原始生命力的物件突然掉落,顺哥讪笑着声称这是自己的问题,冯书记和薄书记则安慰他“这个东西有没有无所谓”。这一戏剧化场景,和顺哥此时正在膨胀的自我崇拜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巧妙的具有反讽意味的幽默感。此后,顺哥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法实现的“开发绿安县荒山”的计划,因为一个导演和女演员的关系就顺利解决掉所有困难;成立跛学研究会时,各个所谓的专家学者因利益、荣誉、关系而汇聚一堂,相互鄙视又吵吵嚷嚷地共同促成了这件能给他们带来各种名利事情,而各种荒诞的讨论“跛学”的来函更是将看似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了一场荒诞的闹剧。诸如此类的反讽式写作,给我们展示了当代社会的另一番图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南方的秘密》成功地拓展了现实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多维度文化心理的表现范围,实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突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广泛的社会图景和庞大而微妙的文化生态的绝妙文本。
    参考文献:
    1. [法]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84。
    2. 刘诗伟.南方的秘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1。
    3. 路易·阿尔都塞等.读《资本论》[M].李其庆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94。
    4. 在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中,男性和女性的心中分别会有一个自己认可的异性心理特征原型,即男性心中会有一个阿尼玛(女性意象),女性心中会有一个阿尼姆斯(男性意象),这两种原型分别对应着男性心中的女性心理特征和女性心中的男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体与异性交往时的选择、倾向和个体完整人格结构的形成。
    5.[法]路易·阿尔都塞 艾蒂安·巴里巴尔.李其庆 冯文光译.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8。
    6. [英]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黄远帆 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178-179。
    7. [英]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黄远帆 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