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与此相应,中共中央宣传部也发布了贯彻落实的相关文件。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讲话。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这些讲话,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讲话和文件,对文艺理论研究有哪些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 高建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对当前的文艺工作、对文艺理论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意义是多方面的。每一位学习者,都有着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我的研究工作来说,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其中包括: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个人;人民是文艺的主角,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文艺要接受人民的评判。第二,打造文艺精品,改变有高原、缺高峰的局面。作品要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第三,文艺要弘扬中国精神。这既包括继承传统,也包括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关于文艺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文艺的发展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但要坚持应有的艺术标准,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第五,深化网络文艺改革,唱响网上主旋律,凝聚网络正能量。第六,重塑文艺批评精神。文学批评就是要批评,要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作品,助力文艺从高原走向高峰。 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时代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既不能照搬古代关于文学的论述,也不能照抄西方的文论,而是要建立当代的中国文论,形成中国文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请问如何建构这三大体系?立足点在何处,从何处寻找资源? 高建平:建构当代中国文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最根本的立足点,当然还是要面向中国文艺的实际。理论要来自实践,又为指导实践服务。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辨别文学艺术的“源”与“流”,认为人民的生活才是“源”,而古人和外国人的文艺作品是文艺之“流”。同样,我们建构理论也是如此,文艺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是理论之“源”,而古人和外国人的理论,只是“流”。我们要接受这个“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以当下的实践为主体,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构建“三大体系”。 构建中国文论的“三大体系”,这是当前文论研究的重要的任务。具体来说,建立中国文论的学科体系,要在中国文学这一学科之下,明确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三者的区分。文学史学科研究从古代到近代和现代文学的历史,整理史料,进行评述。文学批评对当下的文学进行评论。文学理论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思考,它包括文学基本原理、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也包括针对网络新媒体文学的研究和理论思考。构建学科体系,就是要一方面加强既有分支学科的研究,一方面关注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形成新的分支学科。 构建中国文论的学术体系,要遵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克服“厚古薄今”和“厚西薄中”两种倾向,多方吸收资源,建立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文论体系。文学理论的构建,要吸收其它各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包括哲学、美学、伦理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以至于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甚至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从多种角度、多个侧面对文学进行研究。但是,研究的对象不能偏离文学,否则就不再是文学理论了。那种要建立“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的口号,对于中国文论的学术体系构建是有害的。 构建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要通过文论关键词的研究,吸收古代和外来的文论关键词,融会贯通,形成中国文论的基本术语,并在此基础上构成概念体系。同时,加强国际对话,使中国学术走出去,不断加强中国文论话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论概念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寻求中国文论概念更广泛的适用性,从而为世界文论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