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可能性不仅是中国科幻当下的现实,更是未来的起点。” ——姚海军 华语科幻星云奖十年,董仁威老师提议大家都写一篇文章,以作特别纪念。虽然在星云奖创办之初,就设想过它的未来,但当这一奖项真的即将迎来第十届颁奖盛典的时候,还是多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这十年,中国科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华语科幻星云奖正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我还只是一个科幻迷的时候,就对“星云”这两个字怀有特别的情感。我在1986年创办的中国第一份科幻迷杂志,就以这两个字命名。后来加入到科幻世界杂志社,创办的第一本科幻Mook书,也同样命名为《星云》,钱莉芳和陈楸帆等人的长篇科幻处女作,以及刘慈欣的第二部长篇科幻小说都发表在这个系列的《星云》上。因此,2009年,当我向时任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的董仁威先生提出创办一个新的科幻奖项的时候,很自然地,又用“星云”为之命名。 姚海军创办的《星云》第八期(1993年8月10日) (时光幻象科幻博物馆供图) 众所周知,我所任职的科幻世界杂志社早在1980年代科幻文学处于低谷时,就创办的中国科幻银河奖,而且,银河奖在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史上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为什么还要创办华语科幻星云奖呢?这个问号我觉得仍然有必要加略作说明。 简单来说,首先是发展的需要。相较于上世纪80年代,科幻文学在新世纪最初的十年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科幻的产业化发展、国际化发展,都需要一个包容产业,深入国际的奖项。这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就是简简单单的文化与商业发展的逻辑与需要。我们要把好作品推向产业,推向国际,就需要一个属于中国科幻的加冕、认证、推广体系。我一直希望,有一个奖项能够担当这一重任。更专业一点,更纯粹一点,视野更开阔一点。 其次是现实所迫。2009年,我也曾想对我们的银河奖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因为环境不同了,银河奖也需要有新思路。但因为个人能力有限,这一改造一开始就困难重重。而且同样众所周知的是,2009年的科幻世界杂志社正处于动荡之中,很多工作根本无法推进。而科幻事业的发展已经容不得我们无所做为。 有朋友说我的行为逻辑不太像体制内的人,或许吧。我希望如此。 姚海军(左)与董仁威(中)、吴岩(右)于2011年二届星云奖期间 (@作家吴岩 微博供图)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今天的星云奖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热爱科幻的人——共同的星云奖。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很多朋友的敬意又增加了十分,他们为星云奖所付出的努力与辛劳,让我再次看到爱的光辉。下面几位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董仁威:从实业到科普,从科普到科幻,真正的实干家。他思路灵活、处事果决,著重实效、不搞虚张,善于凝聚团队。没有他,星云奖可能仅仅是一个梦想。 吴岩:虽然与我年纪相当,却很早就是我的科幻引领者。他为人正直,胸怀坦荡。他的学术视野确保了星云奖的国际化与专业性。 刘慈欣:随着社会影响力的增加,他的个人时间被越来越多地挤压,但对于星云奖的邀请,他说:“我只有两个活动不会缺席,一个是银河奖,另一个就是星云奖。”他的持续加持,增加了这一奖项的影响力。 王晋康:率真的师长,星云奖热心人。对于星云奖工作中的不足,他从不吝言。他不仅用自己的作品,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星云奖的胸怀与高度。 韩松:拥有洞察一切的眼光,却为人低调平和。高超的政治把握能力和宏阔的视野是星云奖的信心保障。每次都是在周末深夜到来,又在周一到来之前赶回北京。虽然身为四大天王之一,却用超人般灵巧的手指敲打键盘,纪录星云奖的一切。 杨枫:工作扎实细腻,善于团结各方力量。无论是在《科幻世界》担任副主编期间,还是创立八光分文化期间,都对星云奖的组织与宣传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甘做幕后英雄。 程婧波:星云奖的策划大师。最初几届颁奖典礼请不起专业团队,就由她担任总导演。她的智慧为星云奖增加了灵动亮丽的光彩。 陈楸帆:身上寄托着中国科幻的未来与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希望。 …… 这个名单会很长,请原谅我无法一一列举。实事上,我们更应该为那些未曾提及的有名或无名星云奖英雄们致敬。 好在,星云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