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 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中国传统的团圆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纪》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最重要的习俗当然就是赏月、祭月了。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 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醉美”中秋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 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
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西江月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隋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