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评论 >

《工作漂流》:日本“冰河期”职场的人间观察

http://www.newdu.com 2019-08-12 澎湃新闻 王芊霓黄羽婷 参加讨论

    
    好的大学毕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
    一份工作对你的人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公司和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是在一个公司干到底,还是不断跳槽找到好工作?
    对八个不同职业,但出生于同一时代的日本青年进行跟踪采访,日本纪实作家稻泉连的纪实文学作品《工作漂流》试图用这些人的真实经历与我们一起探寻以上问题的答案。
    就业难,跳槽难:日本的“冰河期世代”的困局
    稻泉连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二文学部。2005年,26岁的他凭借《虽然我也在战时出征:竹内浩三的诗与死》,获得日本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就业冰河期”,最初指的是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一度低迷,导致应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期。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杂志《就职Journal》1992年11月号上,其实际影响更是横跨了1990年代后半到2000年代前半期。
    2009年以降,随着次级房贷问题的出现以及大型证券公司雷曼兄弟的破产,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下,二次“冰河期”再度来袭。企业为节省开支,大幅减少纳新招聘。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与厚生劳动省的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12月1日,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仅仅为68.8%,比上一年下降了4.3%,是“1996年开始此项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为了避免成为失业“浪人”,更重要是为保住企业所喜爱的“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根据《读卖新闻》统计,在2010年3月毕业的56.8万名大学毕业生中,至少有7.9万人选择了“留级”,比例高达七分之一。当然,不仅是求职的毕业生,已被雇佣多年的员工也在面临着加薪、升迁机会愈加渺茫的困局。
    在《工作漂流》中,八位主人公恰好是这两个“冰河”节点的亲历者,他们往往被称为“失落的一代”或者“冰河期世代”,他们占日本国内总人口的15%,数量约1700万人。然而,由于均毕业于日本优秀的大学,如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于第一次冰河期走上求职岗位的这些主人公,抱着“好大学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思想,通过激烈的竞争挤入社会的窄门,似乎都获得了初步的职场成功,走上了令人艳羡的岗位:公务员、银行职员、IT公司中层,并渐渐在几年内成为这些行业的佼佼者。
    然而,在身处职场一段时间后,他们却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纠结、迷惘、焦躁之中,迫使着他们思考如何去实现突围。
    更换跑道,不约而同地成为他们三十岁上下时职场生涯的关键词。
    相比于中国,日本职场人的跳槽意愿似乎相对更加低,过劳死(karoshi)、因工作压力被迫自杀等新闻并不罕见。1991年,24岁的大嶋一郎同因过劳而被逼自杀。2015年,东京大学毕业的高桥茉莉在公司宿舍自杀身亡。他们都曾经是电通公司的员工,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广告传媒企业,这份表面风光的精英工作往往带来了终身雇佣制度的合约压力。除此之外,年功序列、论资排辈等隐形制度也在限制着职场的流动性。
    日本律师、人权活动家川人博表示,为了应对经济窘境,“存活”取代“成长”,成为了日本职场的关键词。企业开始强行裁减员工,对失业的担忧及其诱发的精神压力充斥着整个职场。为了“存活”下来,人们只得进行持续长时间的劳动 。
    在时代颓弱下行,内外压力并具的情况下,这些“漂流”而上的“冰河一代”显得格外特殊与勇敢。无论是跳槽、创业,还是出国,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突破着职场和内心的困局。
    从银行、西点店到公务员:无处不在的生存危机
    实际上,十年前这些日本中青一代所面临的选择与问题,何尝不是今天身处中国职场中的“80后”“90后”的某种镜像?
    在选择工作时,是选择自我的满足还是丰厚的薪水?
    是选择走一眼望得到头的大道还是去开拓一条崎岖逶迤的小径?在进入工作之后,如何应对重复劳作所带来的枯燥感?
    在看不到晋升的空间时,如何化解论资排辈体系所带来的压力?在感到一份工作给你带来的违和、焦虑和不安后,是继续忍耐,还是果断辞职?
    不仅带我们重回十年前日本职场的现场,《工作漂流》抛出的这些关乎焦虑、迷茫和不安的问题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遭遇的生存危机亦密切相关。
    全书的第一个故事来自于原本就职于城市银行的大桥宽隆。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法学院,他1999年入行工作。作为年轻职员的他每日做着重复性的事务,业绩指标的重压下,他仿佛被各种任务围追堵截,公司氛围极为焦躁沉闷,而论资排辈的人事制度和无法逃开的公司聚会,让他始终没有发挥与施展的精力与空间。茫然与恍惚,这是他常有的心理状态。
    第二个故事围绕着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的中村有香子。从小有着就职于出版社和媒体公司梦想的她却在招聘季屡屡碰壁,最后选择了在西点店就职。在看不到未来和前途的迷茫求职之中,这种与人打交道的店铺工作对她而言存在着一种清晰的“具体性”。然而,仅仅入职食品专柜的运营职位一个月时间,中村的信心就崩塌了。高不可攀的销售指标,严厉的店长,紧张的人际关系,她每天都加剧感到疲惫与不适。休假回到老家的她,开始重新考虑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
    ……
    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院的原口博光是第七个故事的主人公。二十七岁的他已经在经济产业省工作了三年。考上名牌大学,成为精英官僚,这是从小父母给他的期望,也是他成功履行的“义务”。可是,他却这样和稻泉连描述自己的公务员生活:“那是一个能够看清职业轨迹的世界,这点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二十年后,或者直到退休的轨迹都能够看到。这是让人无法忍受的。”
    借用大桥宽隆的故事诗意的题目——“好似身处漫长的隧道之中”,这或许是对于这些主人公状态最为准确的形容。诚然,隧道的尽头似乎承诺了一个确定的光明出口,可是在此之前,人需要被长时间压缩在漫长而闭塞的黑暗空间之中,沿着给定的轨迹持续朝着未知的黑暗往前。而且在很多时候,忍耐与期待、并没有换来驶离出口的光亮,而是耗尽了原有的初始能量。
    在故事的最后,热爱登山的大桥宽隆辞去了银行职员的工作,喜欢阅读的中村有香子离开了食品专柜,原口博光则放弃了扮演父母心中“乖儿子”的角色。对这些主人公而言,“隧道”不仅仅是原有的工作岗位,也意味着因为前者所造成的那个禁闭狭小的心理空间。
    递交辞呈的那一瞬间,他们轰炸了这个“隧道”。那条望得到尽头但漫长无趣的黑暗长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宽阔和明亮的视野:除了隧道,职业生涯中还有无数条路可以越过这座山岭。自我的心境的解放是他们的叙述中最重要的部分:选择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首先意味着自我纾解和突破舒适区。
    找回“存在感”:好工作能实现自我认同
    那么,这种“解放”与“轰炸”究竟是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中进行的呢?在八个故事里,我们常常可以读到这样的话:“我感到没有自我”。在这些主人公眼中,职业的价值首先关乎的是主体性的塑造,也就是“我”的建立。在工作之中,“我”究竟处于什么位置?“我”的存在感和话语权在哪里?这就是他们在职场上不断追问自己的问题。
    在空虚当道,丧气迷茫环绕的当下社会,经济的低增长似乎也意味着自我的“低认同”和“低价值”。身份坐标轴不断发生着错乱和松动,“中产阶级”画像不再清晰,这样的标签不再能够承载着对于自我和生活的想象。在这个语境中,一份真正“好”的工作不仅仅在于提供生活保障,也提供了自我满足和实现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他们于含糊的自我迷失之中。个人独当一面所带来的长久而持续的兴奋和愉悦感,或许只有合适的工作才可以提供。
    如果说自我的迷失与混乱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那么《工作漂流》中来自家庭生活的牵引和推拉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有着更亲切的特质。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一样,无论是在生涯规划还是选择院校方面,这些我们邻国的青年人从小也被父母寄寓了厚望。可以看到,他们在职场道路中的自我实现,首先往往是与家庭的期待的符合、协商或者抵抗中不断展开的。
    今井大祐从北海道的室兰考入小樽商科大学,最终被东京的大型综合商社录用,成为父母和家庭的骄傲,以为就此拥有了“玫瑰色的人生”。
    三根洋一,一直遵循着家庭教育中“一直不能放弃”“眼光要高”的观念,所以从“一眼望得到头”的IT公司辞职。
    大野健介,却违背了父亲的愿望,离开了工作稳定的大型电机公司研究员的职位,寻找着新的从事科研工作的机会。
    童年与学生时代塑造着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在未来的选择。成为“社会人”之后,主体性的丧失带来了长久的焦虑和迷茫。故事中的他们通过“漂流”,试图重新找回主体性。每一个人的主体千差万别,所以这一过程并非是凭空重新建造一座楼阁,而往往是在各自过去的经历中寻得定位和坐标。
    对于今井大祐而言,他始终忘不了学生时代参与社会实践时的成就感与喜悦。“在研究室里的时候,能够为工作的人们做点什么,真是非常愉快。”辞职后,在IT公司的新工作让他重新拥有了这种强烈的充实感,这种心情和他大学研讨课的体验重合在了一起。
    学生时代在小酒吧当兼职的经历对于三根洋一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系。调酒中与客人的交流,对方赏识的话语和友好的笑容,成全了他在“工作上的快乐”。三根洋一最终进入的IT和通信器材销售公司,也遵循着这一“人性力”的逻辑,即把自身的“附加价值”附着到所欲销售的商品之上。
    相比于曾经学院科研的单纯和专注,在大型公司的大野健介感受到自己作为科学研究者的骄傲与尊严被现实的工作撕裂了。在“服从企业的规则、唯企业所命行事”与“遵循自身价值观、在自我肯定中工作”的美好憧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所并不是“研究生院的延续”,他申请转调到电池研发部门,这个略微偏离他原有计算机领域的技术部门,重新使得他回到新技术的前沿。学生时代从事科研的兴趣、期待、挑战让他重新找到了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
    ……
    “正因为总是不安,所以只能不断前行。”《工作漂流》中的最后一个故事来自于现在就职于MBA留学机构的长和三史。曾处于外资咨询公司残酷的氛围之中,他觉得每天都被迫处于生存游戏里。而如果站在障碍面前呆立不动的话,那就一步都无法前行了,强迫症似的焦躁感一直存在于他的心里。他这样描述自己选择跳槽的心态:
    “停下来的话,会感到不安。说实话,正因为自己没有自信,所以就得不停地向前跑。总之,大概是想通过奔跑,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吧。”
    在今天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职场,迷茫、焦虑、不安同样与我们如影随形。当然,《工作漂流》并不是一本跳槽或者升职的成功指南,它甚至可以说在打破着我们对于“职场精英”“名校毕业生”的刻板印象。这些与我们年龄和经历相仿的日本中青一代也在类似的处境中不断挣扎和摸索。在这里,“工作的意义”和“社会生存之道”并不是艰深和虚空的哲学命题,而是一场场无比真实,且仍然在进行之中的社会“漂流”。
    “漂流”,这个颇具浪漫色彩的比喻似乎给人一种游无定所的逍遥之感。然而,对于书中的他们和我们而言,漂流其实并非毫无目的地迷茫顺流而下,更多时候,它是在面对这些困惑和不安时一次次在时代浪潮浮沉中的逆水行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