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吴晓东]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闰月补天的神话呈现

http://www.newdu.com 2019-08-12 “民族文学学会”微信公 吴晓东 参加讨论

    
    摘要: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三则神话具有共同的历法来源。单纯采用阳历或阴历都有不足之处,古人便将两种历法合起来构成阴阳合历,即农历。农历要用闰月的方法来补齐阴历少于阳历的天数,这便是补天。补天数讹误为补苍天,演化出女娲补天神话。补天也叫正日,即修正日子,由于同音讹误为“征日”。“征”具有“征伐”与“远行”两种含义,“征日”又演化出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两个神话。神话主角“娲”“羿”“夸”具有共同的语源,都是从日月拟人化演变出的制历之人。这三则神话都保留有浓厚的历法元素,与补天、正日历法行为相呼应。
    关键词: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闰月;历法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三则神话表面上没有关联,如果不拘泥于这种表象,通过洞察神话遗留下来的语言基因,找出其规律,便能看到它们共同的源头,揭示出它们背后所隐藏的原型。
    一、闰月补天数到女娲补苍天
    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在《淮南子》里记载最为详细:“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一幅天崩地裂的景象,女娲力挽狂澜,不仅补天,还立四极、济冀州、止淫水。
    对女娲补天的研究很早就有了,可分为两种态度。一种相信是真的,比如《列子•汤问》说:“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就是说,天地也是物体,既然是物体,就会有缺漏,有缺漏,就需要补。另一种态度是大多数人的态度,即不认为真有天穿漏洞这回事。既然不是真实的,就需要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说法。通过梳理发现,这些阐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大多学者是从比喻的角度来理解,认为不是真的补天,是弥补某一样东西,人们把它比喻成补天。1909年,素纫在《女娲炼石补天说》一文提出包括导致补天在内的一切宇宙混乱,可能都是对人世间混乱的一种比喻。女娲补天不是真的有了天洞,而是人世间有了缺陷。不少学者认同此说并有所发展,分别有性格心理说、婚姻说、环境说、人口说等。王雅馨认为战争使生产力遭到破坏,引发社会灾难,女娲“用爱心重新编织起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网,修补着人类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引导着年轻的社会朝着文明有序的方向迈进”。杨文胜提出女娲补天其实是治理人类混乱的婚姻,人类从此由群婚制转变为一夫一妻制。宋玉认为是“对已发生改变的地球环境努力补救,以恢复地球的和谐多样性自然环境”。这类观点没能解释为什么要用天灾来表示人祸,而不直接说人祸,也没能解释为什么要用补天这样奇怪的行为来比喻消除世间的混乱。
    有的学者同样解释女娲补天是修补某种东西,但他们把所修补的与天联系起来,认为是天之不足,解决了为什么要用“补天”来比喻的问题。这又有取火说、炼五金说、人口说与历法说。明代学者陆子渊认为女娲补天其实是“女娲炼五色石取火,使夜得光明,时得烹饪,这实际上是补天所不及,即后世所谓焚青继晷之意”。1914年平泉在《炼石补天辨》一文完全复制了他的观点。
    清代赵翼则认为这种补天之不足的方式不是取火,而是炼五金。刘毓庆认为女娲补天是女娲要大量繁衍人口以拯救氏族部落覆灭,而极光又使人产生天裂的幻觉,人们便把这种弥补人口不足比喻为补天。
    尹荣方认为“历法与实际天象不相应合,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巨大的灾难,原始初民因此称之为‘天之缺失'。后世把观象治历的工作称为‘测天'。远古时代,修订历法工作被叫做‘补天'也是可以的。”这些不足固然是事实,但将其说成是天之不足,未免有些牵强。尹荣方从历法角度来阐释补天,已经非常接近真相,只是未从语言疾病来说明,缺乏其内在的直接联系。
    另外,有的学者认为补天是一种延伸性想象。这可分为洞顶说、屋顶说、天缝说与仪式说。王黎明认为所补的是地震时造成的洞顶露天之处,想象为补天。周明认为人们将天视为人类的屋顶,既然屋顶会漏会塌,那么天自然也会漏会塌,也需要像修补屋顶一样修补天空。李道和指出,古人认为天像衣服、网一样罩住大地,故而会想象天维破裂,女娲用五色石针来缝补裂缝。王金寿认为是祭祀天以祈祷大雨停止的巫术仪式,通过祭祀使雨停止了,也就相当于补了天。逯宏也持同样观点,并进一步认为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是史前在红山文化遗址东山嘴的一次祭祀仪式。这类观点只能停留在一种猜测,很难用神话故事中的内容来加以佐证。
    以麦克斯•缪勒(MaxMuller)为代表的语言神话学派提出过著名的语言疾病说,认为有一些神话是由于语言在历史演变中含义发生转变而形成的。笔者认为女娲补天神话也是源于类似的语言疾病,其原型当是闰月的补天(日子),即阴历补足少于阳历的天数,这种“补天”的说法产生歧义,表日子的“天”被理解为表天空的“天”,这才讹误为填补天之漏洞的说法。
    古人的历法主要是靠观测太阳或月亮。靠观测太阳得出的历法即太阳历,也叫阳历;靠观测月亮得到的历法即月历,也叫阴历。具体来说,阳历是以观测太阳一年中升起、落下位置的变化或正午时分日影长短的变化来制定的历法。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赤道与公转轨道并不是平行的,也就是说,地球对于公转轨道来说是倾斜的。由于这种倾斜,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摆动,于是人们看见日出日落的位置就总是南北来回摆动,摆动一个来回,便是一年,约365天,精确一点即365.2天。在《山海经•大荒经》中,就记载有用来观测太阳出入的定位山,在东边有七座,可用来观测日出,西边也有七座,可用来观测日落。立竿测影是另一种方法,即立一根竿,观测太阳正午时分竿影子长度的变化,便可确定一年中所处的时节。冬至那天太阳最靠南,影子最长;夏至那天太阳最靠北,影子最短。从最长变到最短,再变回最长,便是一年,约365天。阳历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可人为规定,比如可以分为十个月,那么一个月就是36天,剩下5天用来过年,不归入任何一个月。我国古代曾经使用过分为十个月的阳历,称为十月历。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的内容原初只有十个月,属于十月历,后来才加了两个月的内容,补成十二月历。目前彝族依然保留有十月历。
    所谓阴历,就是人们观测月亮的圆缺变化来制定的历法。这种方法很直观,月亮总是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这种月相盈亏变化一个周期约为29天,精确一点是29.5天,人们视为1个月。因为每月不是精确的29天,所以阴历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12个月算1年,共354天,精确一点是354.4天。与阳历一年的天数基本吻合,但还差约10天。
    阳历因为与太阳有关,可以反映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但没有月亮的圆缺作为补充就不直观。阴历虽然很直观,但又反映不出季节。所以古人就将阴历与阳历结合起来,形成阴阳合历,即农历,既能通过观测月亮的圆缺比较直观地把握时间,又能通过季节变化的反映来指导农事。
    阴阳合历有一个问题,就是阴历与阳历一年的天数并不是完全吻合。阴历是354.4天,阳历是365.2天,一个阴历年比一个阳历年少10天多一点。怎么办?古人采用闰月补天(日子)的方法。既然1年少10天多一点,那么3年就少30多天,5年就少60多天,所以就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至于闰月放在什么时间位置上,农历自有一套方法,以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并保证岁首处于冬末春初,这样才有利于农事。如果不补天(日子),时间长了,春夏秋冬就会发生混乱,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
    女娲补天便是起源于阴阳合历的这种“补天”,人们将表日子的“天”讹误为表天空的“天”,补天数讹误为补苍天。后文将会分析女娲的“娲”源于月”,女娲由月亮拟人化为月神,再演化为掌管历法的人,所以由女娲来补天。为了迎合补天之讹误,又演化出天漏的情节。如果在探索女娲补天神话的原型时总是拘泥于《淮南子》里所描述的那些景象,势必本末倒置,误入歧途。
    二、正日到征日,再到射日与逐日
    补天(日子)也可称为正日,即把阴历与阳历的日子(天数)对正了。正因为如此,闰月补日子的神话化不仅呈现为女娲补天,还呈现为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以及它们的一些变异。后羿射日的变异有胤征羲和,夸父逐日的变异有拉祜族的扎鲁树神话。另外,“二郎担山压太阳”神话可视为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的结合。以下逐一论述。
    关于后羿射日,屈原的《楚辞•天问》已有提及:“羿焉彃日,乌焉解羽?”也同样出现在《淮南子》“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
    关于后羿射日的原型,学者们做过不少努力,可分为两个方面。把后羿视为历史人物的学者努力从故事背后寻找其暗含的历史事件。伍梦尧认为后羿射日“隐藏了夷族与华夏族交锋的一段历史”。李小军认为“盖因古部族战争、迁徙、融合,羿之其名、其事始有衍变矣”。刘世明则认为“射日神话之源,实为后羿厌恶日食之流言,后由胤候射杀羲和演化为后羿射日之神话”。
    更多的学者不认为这隐含什么真实的历史,而是由于某种原因才产生的纯粹的神话。有学者从民俗视角出发寻找这种原因,比如周清泉认为后羿射日神话与弃婴现象具有同源关系。有学者从历法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尹荣方认为后羿射日反映的是上古先民测天修历的实践。何新更具体指出是历法改革,即从十干纪日到干支纪日,十月历到十二月历。笔者认为历法的视角是正确的,只差没有从语言疾病“正日”一词着手阐释,没能揭示历法与神话之间内在的、最直接的联系。
    “正日”的“正”本来是修正、补正。在长期的演化中,“正”讹误为“征”“,征”有征伐、讨伐的意思,于是发展为后羿射日神话,射是征伐的具体手段。“yi(羿)”是“日”的意思,他是由太阳拟人化为日神,再演变为掌管历法的人,因阳历由观测太阳而得来。不过,文献中把这位掌管历法的人不记载为“羿(yi)”,而记载为“羲”,即伏羲。“羲”曾经与義”同音。那么,为何会产生“射”这个具体的行为呢?这一演变也与语音有关,后羿的“羿”读yi,yi与she(射)具有演变关系,目前的“射”除了读she,还可读yi。参考“蛇”的读音,也可知道yi—she之间的关系不是偶然。“蛇”读she,也可读yi,如委蛇。因羿的名字曾经与“射”的读音相同,致使后羿成为一位传说中善射的英雄,可以想象,一个名字就是she的人,他一定是善射之人。在《山海经》里后羿已经是一位弓箭手了——“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抚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既然羿去征伐太阳,他又是一位弓箭手,那么用射作为征伐的手段就再顺理成章不过了。“射”又演变为“压”,在民间,目前依然流传有二郎担山压太阳的神话故事,其具体手段就是压。ya(压)是“射”的音变,“射”有3个读音,即yi、ye、she,“ye爷”在湖南长沙土语读成ya,可见ye—ya可变。
    胤征羲和的故事可视为后羿射日的异文。这个故事记载在《尚书》中:“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故事梗概是说夏帝仲康的时候,胤侯受命掌管六师。历法官羲和玩忽职守,在他的私邑嗜酒荒乱,结果在九月一日那天,太阳与月亮没在房宿会合,发生了日食,羲和没预测到此事,胤侯便受命去征伐羲和。
    这个故事向来被视为历史传说,其实也是从“正日”演变过来的,相当于后羿射日,可和后羿射日一起分析。“胤”与“羿”对应,两者音近,而“日”与“羲和”对应。“羲和”这个名称在文献上有多种含义,有时是太阳本身,有时是太阳的母亲,有时又是驾驶太阳车的车夫,有时又是掌管历法的人。“羲和”有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有时又被拆开成羲、和。如果从语音的演变来分析,这种多义与聚散特点就可以被梳理清晰。首先,“羲”与“日”同音,是太阳的意思。“日”在很多区域读yi,而“羲”也是yi(義)声,后来才演变为xi,于是加上“兮”构成“羲”字。其次,“義”又是wo(我)声,而“和”也是wo(禾)声,一些方言目前依然把“禾”读wo。所以“羲”与“和”是同语源的,后人将含义相同的“羲”“和”合并在一起构成双音节词“羲和”其含义不变,还是太阳。目前山西临汾一带将太阳称为“爷窝”其实是“羲和”的变异。“羲和”的本义是太阳,其后才演变为太阳之母、太阳车夫以及历法官。所以说,胤征羲和故事中的“羲和”与后羿射日故事中的“日”是对应的,初义都是太阳。不同的是,胤征羲和的“羲和”已经演变为掌管历法的人,而后羿射日的“日”依然是太阳。
    除了后羿射日、胤征羲和“正日”还有另一条演变路线,即夸父逐日。夸父逐日神话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有两处,如下: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大荒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海外北经》)
    对夸父逐日神话的研究,学者们着力最多的也是探寻其原型,且已提出不少的观点。高海珑认为夸父逐日的原型乃控日巫术仪式,夸父拥有地母神的特征,他运用自己的神力通过掌控、模拟太阳的运行轨迹,以自身的死而复生促使太阳再生,使其循环往复,正常运转。张文安认为夸父逐日神话是由道家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寓意在于讥讽夸父式违背天道不自量力的愚者行为。前者未能解释为什么要控日,太阳从没有不规律出没过,而后者只局限于有限的文本,如果再结合其他异文分析,就可以看出这样的结论有失偏颇。
    另一类认为是抗旱、祈雨。张春生将夸父逐日神话解释为驱逐太阳落山,驱逐的原因是炎热、十日并出等。汪大白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夸父逐日反映了夸父为抗旱驱热、赢得生存所进行的艰难而顽强的斗争。丁世忠则认为此神话以古代巫师祈雨为原型,它的主体夸父是原始社会中的女巫,它所记载的内容正是我国古代盛行的祈雨仪式。王卫东同样认为夸父逐日的原型为祈雨仪式,并将这种祈雨仪式具体化为春社求雨仪式。“逐”固然具有驱逐的含义,但神话中毕竟呈现的是追逐、追赶。也正因为是追赶而不是驱逐,所以祈雨之说也难以成立。
    也有学者从历法的角度分析。尹荣方在《神话求原》一书中认为,夸父逐日神话的意蕴乃测日影。王福利也认为夸父的逐日行为与《尚书•尧典》所载羲、和氏奉尧帝之命守四方以测日影一样,有敬日与测日影双重目的。夸父逐日神话确实保留有测日影的元素,关键是如果不从语言疾病的视角出发,就不好解释为什么是追日影,而不是观日影。
    其实夸父逐日神话也是从“正日”发展过来的,原本是补正天数的“正日”讹误为“征日”。“征”又具有远行的含义,比如长征、远征,于是“征日”又演化为“逐日”“追日”,这便是夸父逐日神话的来源。后文将进一步分析其保留的历法元素,比如测日影等。
    北方流传的二郎担山压太阳神话与夸父逐日神话关系密切,同样与后羿射日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夸父逐日与后羿射日的结合。这个神话故事大意是这样:远古时期,天上有多个太阳,他们同时出来,晒得地上禾苗枯死,民不聊生。二郎神决定为民除害,便挑起两座山去追太阳,追上一个就用山压住一个,一直压到只剩下最后一个。老百姓觉得留下一个好,二郎神才决定将它留下。夸父逐日强调的是征,而后羿射日强调的是伐,二郎担山压太阳神话正好将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又征又伐。上文已分析,“压ya”是“射”的音变,“射”有3个读音:yi、ye、she。具体来说,ya(压)是由ye变过来的,长沙目前依然把“爷”读ya。所以说,压日与射日两种行为具有语音演变关系。
    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这种语言疾病的演变,可将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以及相关的其他变异图示如下:
    
    三、女娲、后羿、夸父等名称的语音内在联系
    既然补天、射日、逐日、压日等行为是同一历法原型,那么这些神话的主角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吗?下文我们将从语音来分析女娲、后羿、夸父,以及胤、二郎等相关名称都具有共同的源头,都是从眼、日月分化出来的。
    女娲的“女”,后羿的“后”,夸父的“父”、二郎的“郎”,分别是表性别、帝位和成年男子的,这里无需讨论,单看“娲”“羿”“夸“”二”四者。
    从“義”字就可以看出羿、娲二者的关系。“義”目前读yi,但声旁是“我”,目前读wo,这说明yi与wo是具有演变及同源关系的。“羿”读yi“娲”可读wo,可见“羿”与“娲”具有演变及同源关系。正因为如此,有后羿射日之说,也有女娲射日之说,甚至尧射日之说。宋代罗泌《路史•发挥一》引《尹子嗑古》云:“女娲补天,射十日。”《论衡•感虚篇》云:“儒者传书言:‘尧之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尧上射十日,九日去,一日常出。'此言虚也。”关于女娲射日,学者们都认为是后人将女娲补天与后羿射日混合在了一起,这种说法难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尧也射日。如果我们明白“娲”“羿”“尧”都是同源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上文已经证明了“娲”与“羿”的同源,这里再说说“尧”。“尧”与“夭”同音,而以“夭”为声旁的“沃”读wo,与“呙”同音,可见yao(尧)与WO(娲)也是同源。既如此,说后羿射日、女娲射日,抑或尧射日,都有其共同根源。
    从“楇”“禍”两字又可以看出“娲”与“夸”的演变关系。“娲”与“楇”“髓”同声旁,都是“呙”,说明这三个字以前是同音的,而目前“楇”“關”读kua,与“夸”同音,说明“呙”可以演变为kua。也就是说,虽然“娲”与“夸”这两个字的读音不一定同源,不一定一开始就同音,但“娲”的读音在演变过程中一定有与“夸”的读音相同的时候。这时候古人就会用“夸”字来记“呙”的音,从而分化为不同的神话人物,可见女娲与夸父是同源的。在考证“娲”与“夸”的关系时,不能简单采用传统上考察两者的上古音构拟是否相同的方法。
    那么“羿”“娲”是什么意思呢?笔者在很多文章里已经论述过这个问题,它们是日或月的意思。目前很多地方,比如山东日照,以及东南沿海一带,依然把太阳叫yi,不叫n。“娲”的声旁“呙”可读wo,而"仴”枂"也读wo,可见yue(月)与wo(娲)具有演变关系。wo也可以记为“娥”,这就是月神又叫嫦娥的原因。由此可见“,羿”与太阳关系密切,“娲”与月亮关系密切。汉画像中的女娲几乎都是伴随着一个月亮,而与之缠绕的伏羲(yi)又总是伴随着一个太阳。
    上文已经证明了yi与wo(娲)的关系,两者同源,这里又说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古人把日月都视为天的眼睛,都称为“眼/目”,所以一开始日月的名称是不分的,在后来的长期演变中,才开始加以区分。yi逐渐倾向于指太阳,WO逐渐倾向于指月亮,但依然有错位的现象,比如常仪的“仪”就是月亮,而日本的族名“倭”就是太阳。
    再来看为什么追逐太阳的夸父或征伐太阳的后羿又演变为二郎神了呢?二郎神是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他的神格极其复杂,民间多认为他是水神、戏神、猎神、蹴鞠神、雷神、酒神等,其实它最早与太阳和月亮有关。“日”的古音构拟为[njid],现在很多方言依然把太阳叫ni°ni后来演变为er,从腻、霓、睨、你等字可以看出,这些字都读ni,但其声旁都读er。目前湖南张家界一带的土语把“日”也读为er,“日本”读成er—ben。由此可见,二郎其实是“日郎”的语音演变。
    在汉语神话圈里,补天的主角除了女娲,还有盘古、盘古兄妹、骊山老母、月亮婆婆等。这些名称都是女娲的变异,比如“盘古”“古”与“呙”在读音上有同源关系,“古(gu)”目前与“孤(gu)”同音,而“孤”的声旁是“瓜”濮gua,“民”也读gua,也就是说,gua音是可以转化为gu的。这便是“娲”又被记录为“古”的原因。我们以前在研究神话时总是拘泥于文字,比如“盘古”一词的出现比较晚,就认定盘古神话出现比较晚,是印度过来的,其实,“盘古”一词出现晚,仅仅是因为古人没有用“古”这个字来记录而已。
    关于骊山老母的身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西王母,另一种是女娲。这两种说法其实不矛盾,西王母与女娲的原型都是月亮,古人最初将日月都视为天目,日为东目,月为西目,“西目”假借写作西母”。正因为西王母也是月神,她才拥有不死药,月亮有圆缺,古人便认为月亮死了又可以复活,月亮可以复活是因为它拥有不死药。
    为了直观,这些名称的变异可图示如下:
    
    可见,不仅补天、正日及其发展出的异文都是同一回事,同时补天、正日的神们也都同源,来源于日月的拟人化。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原型与后期的演变不能混淆。以后羿射日为例,羿的原型是太阳,这只是说羿是由太阳演变过来的,不能把后羿射日神话中的羿依然视为太阳,否则就会得出太阳射太阳的荒谬结论。在这个神话故事诞生之时,后羿已经演变为掌管历法的人了。他之所以会演变为掌管历法之人,是因为古时候制定历法的主要方法是观测太阳出入的位置变动。历法者正日,本来是历法者修正日子,但由于语言疾病的缘故,正”成了“征”表日子的“日”也成了表太阳的“日”最后演变出后羿射日的神话来。
    四、十日并出等历法遗留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以及其他异文不仅可以用“补天(日)”“正日”等历法行为来解释,而且这些神话也确实遗留有许多与历法有关的元素。下文逐一分析这些元素,以证明这些神话不仅存在有历法相关的语言基因,同时在故事内容上也能得到呼应。
    先看后羿射日。后羿射日的原因是十日并出。前文我们已经说了,正日是因为阳历比阴历一年要约多出十日,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多出的十日,便是“十日并出”情节的历法根源:原本是天数多出十日,讹误为天上多出十日,最后演化为十日并出神话。多出十日来,就需要正日,正日的方式不能把阳历年多出的十日减去以与阴历年的天数吻合,而只能以补天的方式,否则季节会发生错乱。虽如此,同样达到了把多余的“十日”处理掉的目的,在神话上呈现为把“十日”射下来。需要注意的是,补天不能一年补一年的,比如每年补十天,那样的话每月的时间与月相又难以一致了,所以只能三年凑齐了一个月才一起补,这便是闰月。
    胤征羲和故事是后羿射日的“历史版”它与后羿射日一样,也保留了浓厚的历法元素。羲和之所以被胤侯征伐,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历法官,不好好观测天象,酗酒误事,九月一日那天太阳与月亮没在房宿会合而发生了日食,他没有预测到。
    夸父逐日同样保留有一些历法元素。首先,《海外北经》里记载的是“欲追日景”可能是故事将逐日与立竿测影相结合的结果。其次,无论是《海外经》还是《大荒经》都是在“北经”记载夸父逐日,而且夸父渴了之后也是“北饮大泽”。这暗含了夸父追逐的方向是北边,与测日影相吻合,因为立竿测影所观测的日影是朝北的。另外,拉祜族一则关于扎鲁树的神话与夸父逐日神话有一些相似之处,其中保留了明显的历法元素,也可以作为佐证。这则神话是这样:
    夕阳西下了,波梭也精疲力尽了。她拉着一根芦苇杆还在忙着,走着走着,来到了木尼芒罗江畔,见到晶莹的江水,就一股劲地喝呀喝,一口气喝干半条江,倒下睡着了。
    波梭一觉睡了三年,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猫头鹰,她那拄着走路的芦苇杆在江边长成了一棵巨大的树,那树根粗枝壮,遮天蔽日。
    波梭所变的猫头鹰请竹鼠、松鼠、蜜蜂帮忙,按照分工,竹鼠窜进地底下去盘数大树的根,松鼠攀上树杆清点大树有几个枝丫,蜜蜂飞上树尖去查看蔽日树究竟长着多少片叶子。不久它们向猫头鹰汇报,竹鼠说,大树总共有三十棵大根。松鼠说,大树有十二岔大枝丫。蜜蜂说,树上的叶子有三百六十片。
    猫头鹰告诉天下人,人间不是没有天,世上不是没有日。我的朋友们告诉我,一年有十二个月,一月有三十天,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你们如今见不到天,不知道有日,是因为这棵扎鲁树遮蔽了太阳,如果你们要想看到天日,重见光明,你们就要想出办法翻倒这棵扎鲁树。
    波梭与夸父一样,渴了之后大量喝水,波梭喝了半条江河,夸父喝干了河渭;波梭最后是睡着了,夸父最后死了;波梭的拐杖(芦苇杆)在江边长成了一棵大树,夸父的拐杖则化为了邓林(桃林)。这则与夸父逐日十分相似的神话,它的历法元素保留得很完整,大树有三十棵大根,十二大枝丫,三百六十片叶子,表明一年有十二个月,一月有三十天,一年有三百六十天。这则神话同样隐含了历法混乱的现象,即扎鲁树遮蔽了太阳,人们看不见天日。如果要重见天日,就要想办法翻倒那棵扎鲁树。所谓的“翻倒”可以理解为正日,修正了“日”才不会被遮住,才会重见光明。
    夸父逐日神话中有夸父手杖化为邓林(桃林)的情节,“桃”与“日”“月”在语音上也有同源关系。“桃”“姚”的声旁都是“兆”,两者以前同音。yao与“夭”同音,而“沃”以“夭yao”为声旁,读wo,可见“桃”与“沃wo”具有演变关系,也就与女娲的“wo(娲)”同语源,具有“日”或“月”的含义。因此,桃林很可能与扎鲁树一样,具有历法的象征意义。
    女娲补天神话呈现出的是一幅天崩地裂的混乱景象,这一混乱的根源应该与胤征羲和、后羿射日故事的混乱一样,是历法的混乱演变过来的。我们知道,如果阴历不采取闰月的方法“补天”“正日”,慢慢的错位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冬季与夏季颠倒的现象,在时节上出现混乱。这大致就是女娲补天与后羿射日之前世界一片混乱的真正原因。
    结语
    综上所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神话以及它们的异文胤征羲和、二郎担山压太阳、 波梭与夸父一样,渴了之后大量喝水,波梭喝了半条江河,夸父喝干了河渭;波梭最后是睡着了,夸父最后死了;波梭的拐杖(芦苇杆)在江边长成了一棵大树,夸父的拐杖则化为了邓林(桃林)。这则与夸父逐日十分相似的神话,它的历法元素保留得很完整,大树有三十棵大根,十二大枝丫,三百六十片叶子,表明一年有十二个月,一月有三扎鲁树的故事,都是由阴阳合历中的闰月补天(日)讹误并故事化形成。故事主角名称“娲”“羿胤”“夸”“二”都具有语音演变关系,是因不同文字记载而演化为不同人物。“补”“正”都是一种历法行为,在故事中演变为填满、征伐、射、追逐等行为。“日”本来是日子,在故事中演化为天空、太阳以及历法官。
    作者简介:吴晓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载于:《民族艺术》2019年第2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请参看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