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至1966年是中国电视剧的初创时期。而儿童电视剧在早期电视剧时期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以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为例, 1960年至1966年的六年间,儿童电视剧的播出量占据了全台电视剧播出量的50 %左右,可以说,儿童电视剧占中国电视剧诞生初期的“半壁江山” 。对于电视剧那段直播岁月、没有留下任何影像的时期,我们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和发展?对此,我们有幸拜访了儿童电视剧的开创者——果青,和他一同追忆中国儿童电视剧的“黄金期” 。 “开门办儿童剧” 自中国电视诞生之初,就有了少儿节目,同样的,中国电视剧初创时期,也就有了儿童电视剧。1959年10月,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正式成立专门创作生产少儿节目的少儿组,时任少儿组负责人的果青深知肩上的重任:“少儿组当时的任务就是‘为了满足小朋友的愿望,给小朋友们看适合小朋友的节目’ ,所以为了满足小朋友观看电视剧的热情和愿望,电视台决定由少儿组创作和生产电视剧。 ” 果青回忆,“其实当时少儿组并不具备拍摄儿童剧的能力,创作力量非常有限,对电视剧也不熟悉,庆幸的是我之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的工作经历,让我比较熟悉和了解孩子,也积累了一定的编导经验,就这样,凭借着一股热情和责任,走上了一条开创中国儿童电视剧的道路” 。 少儿组每月要完成既定的少儿节目,人员少、任务重,余力之外如何办好儿童电视剧是少儿组面临的难题。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果青想到了合作、合办的方法:“当时有一个口号叫‘开门办电视’ ,我们也可以‘开门办儿童剧’ 。当时少儿组没有专职编剧,没有专职导演,也没有专职演员,所以我们团结了社会上一批热心儿童电视艺术事业的艺术家们,同时发动一些文艺团体的力量。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1960年8月,北京电视台少儿节目推出了中国第一部儿童电视剧《愤怒的火焰》 。自此,在中国早期直播电视剧时期,儿童电视剧便占有了一席之地。从1960年至1966年,北京电视台共播出40余部儿童电视剧,占全台电视剧总播出量的近二分之一,其中有30余部由少儿组创作生产,而且题材和内容丰富,涵盖古今中外,有正剧、喜剧、革命历史剧、古装剧、童话剧、科幻剧等。可以说,这6年时间是中国儿童电视剧的“黄金期” 。 谈到儿童电视剧取得的骄人成绩,果青充满感激:“在中国电视剧的初创阶段,儿童电视剧能闯出自己的路,要非常感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剧团等专业团体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使得‘开门办儿童剧’得以实现,保证了儿童电视剧的播出。 ”由于少儿组经费十分有限,果青感慨道:“当时来帮忙创作拍摄儿童电视剧的大部分人都是零酬劳的。 ” 1965年,果青及其团队创作的儿童电视剧《校队风格》剧照 创作生产儿童电视剧的条件是艰苦的,“开门办儿童剧”所聚集而来的“合伙人”是无私的,从一开始的“摸不着头脑” ,到占据半壁江山的播出量,果青和他的团队大胆探索、齐心协力,创作出了一批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儿童电视剧,开创了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先河。 自主探索创造条件 创作生产儿童电视剧首先要解决的是剧本问题,因为当时电视刚刚兴起,还没有专供电视播出的剧本,因此儿童电视剧的剧目来源大多来自舞台剧剧本。有了剧本,接下来就是改编和组织排演,为了尽可能消除舞台剧“三一律”的影子,让观众感受到电视剧带来的时空感,而非舞台感,果青想尽办法做了很多尝试。如在电视剧直播现场设置墙面,营造出室内环境,并且还设置了一面活动墙(由专人扶着) ——由于摄像机十分笨重,难以轻易改变方向,当需要反打镜头时,活动墙就派上了用场。果青笑谈:“当时有句话叫‘有条件要上,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 ’我们就是在不断遇到难题解决难题,再遇到再解决,也因为这样的艰难条件,激发了我们很多灵感和创意。 ” 果青以及他的团队逐渐悟出了电视剧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实践经验,于1965年按照电视艺术特征写出了第一部儿童电视剧剧本《校队风格》 ,这部剧通过两所小学足球队在争夺全市足球冠军的比赛中发生的事件,教育孩子们要发扬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的风格。同样兼任编剧与导演的果青在剧本台词创作上颇下了一番功夫:“原来改编过来的剧本台词有的摆脱不了话剧的框架,比较文绉绉,有的像广播剧,只强调听,很难在镜头前表现。我们在这方面探讨了许多次,通过排练、播出,慢慢找出了一些规律。 ”在《校队风格》里,小演员们的台词简洁而日常化,还有许多北京方言的使用,“这样演员们演起来能比较熟练、自然,而不是在硬背台词,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产生代入感。 ” 此外, 《校队风格》还有足球比赛的剧情内容,但比赛无法在演播室内进行,果青介绍:“我带着小演员们到了学校操场,让他们根据分镜头脚本来踢球,我再用16毫米黑白胶片拍下来,回到演播室里以后再按顺序进行剪辑,直播的时候切换到胶片播出。 ” 在果青留存的《校队风格》分镜头脚本上,胶片拍摄的外景有56个镜头,包括远中近景、特写、大全景等景别,拍摄内容有传球、射门、过人、观众席等等。而这些镜头,都由果青一个人摄制完成,他回忆:“那时候好多外景都是我自己拿着摄像机去拍,另外最多还有一个人帮忙收现场音。 ”由于当时胶片无法录音,回到演播室以后,果青还需要把外拍场景、现场音与直播表演镜头排好顺序,以便在播出时剪辑在一起。“这三者的配合必须很谨慎、很准确,拍摄的时候就得把时间点记准,早了也不行,晚了也不行。 ” 可以想象,一部儿童电视剧从创作、制作到播出,是如此不易。果青及他的团队作为中国早期儿童电视剧的初创者,并未被当时的艰苦条件所束缚,而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才撑起了儿童电视剧的一片天。 创建小演员演出队 儿童剧与其他电视剧最大的不同是剧中参演的大多为小演员。一开始,少儿组经常从北京各个小学临时招录小演员,但由于儿童剧排播剧目多、准备时间短、直播要求高,这种临时招募小演员的状态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对前期排练的工作要求更高。为了保证儿童剧的演出水准,果青意识到必须要有一支熟悉电视艺术又相对稳定的小演员队伍,于是在1961年创建了少年电视演出队,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少儿课余电视艺术表演团体。 从课程设置到后勤管理,果青对演出队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请哪些老师上课、上课讲什么内容,这些我都考虑了很久。 ”演出队里的小演员们来自北京各个小学,最小的才七八岁,经由挑选后加入到演出队,一般在周一至周五放学后以及周末到电视台参加培训和直播演出。有演出任务的时候,孩子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根据具体剧目进行排练,熟悉在镜头前的表演方式,其余时间则由表演老师给孩子们讲解表演知识,学习怎样去理解和塑造人物、怎样表达情感。 在儿童电视剧拍摄间隙,果青(左一)给小演员们讲戏 由于当时少年电视演出队没有专用的排练场地,每次培训或排练的时候,果青会提前找好教室。“我们没有固定的场地,电视台哪间屋子空闲,我们就在哪儿上课或排演。 ”尽管硬件设施条件并不完善,演出队的小演员们和老师们却饱含着热情。“有时候孩子们周末一整天在台里排练,晚上参加直播,等播出结束已经很晚了,我就会安排送孩子回家,保证他们的安全。 ”正是对孩子们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面关心和照顾,果青成为了小演员们的“大家长”和“大朋友” 。偶尔,小演员们的学习或者思想上出现问题,果青还会找他们谈话,及时开导。 此外,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培养小演员,果青先后前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和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将所学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孩子们。而演出队也不负众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小演员,他们除了参演儿童剧,还承担了其他少儿节目中的表演任务。果青评价道:“这些小演员们记忆力好,经过训练,演出的完成度高,一点也不亚于大演员。 ”之后,少年电视演出队更名为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许多当年团里的小演员如今已经成为文艺界的明星,如王雪纯、蔡明、许亚军、洪剑涛、吴刚、蔡国庆、王菲等。对于曾经创立的少年演出队能收获这样的成绩,果青倍感欣慰。 果青与儿童剧的结缘虽是“机缘巧合” ,但更像是“命中注定” ,在儿童电视艺术领域深耕多年,早已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愫。早期直播电视剧时期,是儿童电视剧发展的“黄金期” ,这离不开果青及他的团队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如今,儿童剧已不再是电视荧屏的主角,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形式更丰富,适合儿童观看的节目也越来越多元,但我们不能忘记在电视诞生之初,在各项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有这样一群人克服万难,开创了儿童电视剧的先河,为儿童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