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一) 读完这本书让我惊讶的有两点: 第一,我以为女主角若菱这些烦恼所引发的终极人生问题,只能在佛教啊、道教啊这些“传统文化”当中才能获得答案,普通人想研究明白好像很难。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本书,用现代语言、用写小说的形式来阐明这些道理,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 第二,我习惯看完一本书或者一部影片去豆瓣上看看别的读者怎么说,往往能有意外收获,看看自己是否遗漏了什么精彩内容。让我很意外的是,豆瓣上靠前的评论都惨不忍睹,说看这本书浪费时间浪费感情的大有人在。我头一次觉得,自己很勇敢,因为他们都和我的观点相反,而我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观点,勇敢的为我的观点做辩护,我认为他们很多人都没有领悟到书中内容的精髓——你按看小说的思维来看这本书就不对了。 浩瀚认为,好书至少要包含两种: 第一,那种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不朽经典,放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直通人性,给人智慧的结晶。 第二,她不够畅销,她不够经典,但是却能够在某一机缘巧合的时刻,引发人思考和启发,让人开始做出改变。 我认为《遇见未知的自己》就是第二种好书,她给了当下的我一种启发,让我有更多信心去开始接触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是关于灵修和冥想。 前段时间,在喜马拉雅上,于晓非老师有一个系列节目,是讲金刚经的,关于佛教文化,我认为他至少把我对佛教的一大谜团解开了——他说,你可以不信佛,但是这不妨碍你来了解学习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就是这样!灵修和冥想,或者禅修,并没有那么神秘!这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去接触了解的东西,人到了一定的时刻就应该去学习这方面。我觉得这是《遇见未知的自己》带给我书本之外的最大收获。 不信?做个实验,你有多久没有意识到自己总是在纠结一些别人的看法呢?有多久没有进行过反思?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二)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清代顾炎武:(《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清代曾国藩:“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学者梁启超:“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如此多的美誉,似乎《资治通鉴》已成为君臣治国不可或缺之书,但我却纳闷:“自北宋神宗以来,至清末溥仪为止,却没有发现谁因《资治通鉴》而使一国大治的例子。”问者无心,听者是否哑口无言呢? 我本来就无知浅陋,当然不敢非议某些人心中的圣贤,也无能诽谤某些人熟读的经典,若此书真能“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何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难道那些身居庙堂之上的人不明白圣贤经典的道理吗,何至于让“蛮夷之族”侵我中华,戮我妻子,毁我家园?这显然就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了。 从内容上看,《资治通鉴》包罗万象,有政治、经济、制度、军事等方面的涉猎。特别是关于政治和军事,是此书的重中之重,条理清晰,精彩纷呈,对此我也是不吝赞美。但这仍然不能改变这部书只是司马光等人的一家之言,是对历史的一种经验总结,到底能对后人有多大裨益,这恐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当然我并非否定此书的价值,只是希望不要迷信此书,毕竟现实社会不是武侠世界,凭借一部宝典抑或一把神剑,就能纵横江湖唯我独尊。如果有人www.simayi.net将一本书与一国的盛衰联系起来,这简直就是风马牛相及的神逻辑,也好比有人把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拿出来洋洋得意一番,这种阿Q似的故事还是少相信为妙。 我不敢否定《资治通鉴》是一部好的历史书,我只是质疑将它推上无以复加的神坛。从史学价值来看,此书确实罕有其匹,但从一种历史总结的角度来说,它时至今日亦难担此大任。我们暂时放弃对此书的迷信,回归到一个原本的问题:我们学习历史到底是为了什么?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三)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清代顾炎武:(《资治通鉴》和《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清代曾国藩:“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学者梁启超:“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如此多的美誉,似乎《资治通鉴》已成为君臣治国不可或缺之书,但我却纳闷:“自北宋神宗以来,至清末溥仪为止,却没有发现谁因《资治通鉴》而使一国大治的例子。”问者无心,听者是否哑口无言呢? 以史为鉴——《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jpg 我本来就无知浅陋,当然不敢非议某些人心中的圣贤,也无能诽谤某些人熟读的经典,若此书真能“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何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难道那些身居庙堂之上的人不明白圣贤经典的道理吗,何至于让“蛮夷之族”侵我中华,戮我妻子,毁我家园?这显然就有点让人无法理解了。 从内容上看,《资治通鉴》包罗万象,有政治、经济、制度、军事等方面的涉猎。特别是关于政治和军事,是此书的重中之重,条理清晰,精彩纷呈,对此我也是不吝赞美。但这仍然不能改变这部书只是司马光等人的一家之言,是对历史的一种经验总结,到底能对后人有多大裨益,这恐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当然我并非否定此书的价值,只是希望不要迷信此书,毕竟现实社会不是武侠世界,凭借一部宝典抑或一把神剑,就能纵横江湖唯我独尊。如果有人www.simayi.net将一本书与一国的盛衰联系起来,这简直就是风马牛相及的神逻辑,也好比有人把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拿出来洋洋得意一番,这种阿Q似的故事还是少相信为妙。 我不敢否定《资治通鉴》是一部好的历史书,我只是质疑将它推上无以复加的神坛。从史学价值来看,此书确实罕有其匹,但从一种历史总结的角度来说,它时至今日亦难担此大任。我们暂时放弃对此书的迷信,回归到一个原本的问题:我们学习历史到底是为了什么?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四) 我想推荐的这本书,是台湾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看完这本书,就好像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身心灵修行课,醍醐灌顶;又好像是练完一次高难度的瑜伽,酣畅淋漓。这本书其实是作者自身经历的一种影射,她用主人公的故事暗示了自己的蜕变过程,在这过程中领悟与透析人生,看似受高人指点,实际上她完全依靠自己,实现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找回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自我。 书中分享了几个有趣的实验,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吸引力法则。一个人充满快乐、充满正能量,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共鸣,被吸引过来。同样,一个人如果总是带着悲观、带着愤世嫉俗的负能量,那么经常有倒霉的事情发生他身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召唤好的事情呢?首先总结一下我们内心追求的是什么,或者说这世界上大多数人追求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追求快乐、幸福、健康、美丽、金钱、权力等等,但是这些快乐是建立在外在基础上的,比如老年人追求身体健康,生病了就不快乐了;男人追求事业有成,一事无成就不快乐了;女人追求幸福的婚姻,离婚就不快乐了。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都追求到了吗,为什么真正快乐的人那么少?书中有句话:我们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我们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和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比如前面说的那些人。 同心圆的第一层代表身体,不同于我们的思想,思想通常都在过去或者未来,但身体和呼吸永远是在当下的,是最直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与身体对话,倾听身体发出的信息。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助你与身体建立联结。比如跑步、快走、游泳、太极、瑜伽等等,不喜欢运动的朋友,可以尝试最简单的静坐冥想,采用腹式呼吸法,来联结自己的身体和呼吸。 通过与身体联结开始,慢慢的,你就会感知自己的身体,感知自己的内心,你真正追求的、需要的就会渐渐明朗起来,你吸引的、你召唤的都会慢慢跟着你来了,或者说相同频率的人事物被你吸引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五)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老朋友推荐的,它算是一本心理类的书。最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别人,却忽略了自己。 它主要讲述了名校毕业生的女白领若菱在生活中经历的起起伏伏,以及她与一位老者的对话,由此教我们去探寻内心深层的自己,让我们逐渐去了解认识内心更存粹的自己,让我们离最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近。 在书中,作者从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去讲述,并切实有效的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通过团队性咨询,个别的疗愈,或者是练习体验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进一步疗愈自己的内心。无法预测未知的自己,只能用自己的勇气解决当下的问题,期待未知的自己和生活。遇事时,多看看自己,从自己找原因,认清最真实的自己。曾经修的一门心灵修养课,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我,发现自己,探寻未知的自己。 其实,无论在书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世界上从来没有自己消失的问题,当碰到问题时,就得面对,处理,放下,解决。”如果当你看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更加相信,任何事情,跟自己的勇气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很多时候,不同的人面对问题,想法不尽然一样,但一样的是:成功的那些,往往是能够克服自己的怯懦,提起勇气解决问题的。希望看到这些的你,亦能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