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母亲》剧照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北京市文化局指导中国评剧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英雄母亲邓玉芬为蓝本,创作了评剧《母亲》 。该剧截至目前已演出140场,并且受到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一致认为该剧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总结《母亲》的创排过程,我们的感悟有三点。 贴近生活,引燃创作激情 评剧《母亲》自2014年7月开始筹备至首演,历时一年。创作期间,在北京市文化局直接指挥下,中国评剧院多次安排主创人员赴北京密云区石城镇实地采风,感受生活环境,丰富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编剧刘锦云不顾78岁的高龄,走山路、访亲属、问老乡、进场馆、查县志、阅资料、忆身世。他说,通过深入生活,英雄母亲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他,任务性的创作变成了激情式的冲动。也正是这种激动、冲动使他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剧本大纲。张曼君导演更是通过采风,敏感地捕捉到当地民间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和地域特征,创作出了以新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演绎新方式;音乐创作小组,查考大量抗战史料,汲取了当地民歌素材,确定了主题音乐,谱出了感人至深的音乐和催人泪下的唱段;舞美设计爬上古长城,翻越云蒙山,拍摄了大量照片资料,从中选取了石头、桃树等意象,用极具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段将其呈现在舞台上。主创团队通过多次实地采风,深入生活,积累了创作素材,点燃了创作激情,确定了创作方法,为本剧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进群众,激发真情实感 虽说艺术高于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了呈现真实、贴近剧情,剧院大胆启用了一批“80后”“90后”演员,他们都是生长在大都市中的青年人,需要补的功课很多。为此,在二度创作中,北京市文化局和中国评剧院领导多次组织导演、编剧给演员们讲解抗战史,讲战争的残酷、鬼子的残暴、抗争的精神和胜利的艰辛,使演员们“心里有” ;在解读剧本、让演员对各自承担的角色有初步体会的基础上,组织演职员带着任务走进英雄母亲生前的村庄、战斗过的深沟山头,走到百姓中间去,认真观察、细心体会父老乡亲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动作,用真心、真情去感悟、去理解,使演员们“身上有” ;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上提炼和加工,最终达到“台上有” 。 剧中母亲一角的扮演者王平深有感触地说,评剧《母亲》是中国抗战精神的体现,是千万英雄母亲的缩影,虽说对剧本爱不释手,但对能否塑造好角色很忐忑,通过深入生活,才终于找到了诠释角色、塑造人物的内心支点和行为依据,使舞台表演更加自然、厚重和鲜活。 深入基层,接受观众评判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说、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按照文化部关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下基层演出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北京市文化局和中国评剧院以“铭记历史、爱国励志”为主题,组织评剧《母亲》到区县、进校园、下部队,开展多种途径的下基层演出活动,接受广大观众的评判。为此,还特意把下基层巡演的第一站安排在密云区,让《母亲》家乡的父老,看看我们演得像不像、真不真、好不好。许多当地观众含着热泪看完演出后,交口称赞、激动不已。演出结束后,还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邓玉芬的亲属和当地的各方专家参加。主创团队在认真听取各方建议的基础上,又对剧目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加工和提高,大大增强了该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该剧得到中宣部和文化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作品说话。能否创作出优秀作品,关键在于能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今后的工作中,北京市文化局和市属院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抓住创作优秀戏曲作品这一中心环节,抓好艺术生产创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和动员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努力创作一批彰显民族精神、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吕先富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