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五四的精神遗产

http://www.newdu.com 2019-06-20 文艺报 刘大先 参加讨论

    20世纪初的中国目睹了一场由先进知识分子引领的变革,在近现代历史递嬗中它所产生的影响深刻而广远,这就是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具有持续影响力的五四包含了多样的思想脉络、知识谱系和行径各异的走向,风云际会,百家驰说,它既是文学与文化革命,也是反帝与爱国运动,同时是社会改造和精神上的启蒙,在不同层面与维度呈现出“态度一致性”的面孔。
    在由事件而衍生为象征的接受过程中,五四已经成为一个酵母式的存在,为整个20世纪及其后世代提供了持续性的启示与感召。五四的反帝、革命与启蒙共识对其后文学形态的传承创新,学术范式的变化置换,感觉与心理的分化转型,伦理与道德的标准重建,思想与观念的交锋冲突,乃至整个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转型都有着标志性的节点意味。
    五四运动显示了中西古今折冲樽俎的复杂性关联,因应着19世纪以来世界与中国社会整体秩序变动的现实局势,承上启下、纵承横贯,既是中国文化萌蘖的自我发展,也是全球现代性转折的必然结果。它的驳杂印证了一个古老民族旧邦新命的艰难蜕变与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因而,它外显为断裂性的革命,但底质里则是连续性的生长,只有将其视为一个历史进行时的绵延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其之于今日的意义与价值。
    五四运动在历史前行之中通过戏剧性的方式,使得传统的天下式帝国晚期的过渡时代终结,进而迈入了现代中国,此后的革命中国和改革开放中国的一系列历史实践,都在延续着并未终结的现代历史。这个过程充满曲折、迂回、艰辛、血与火、挫折与教训、光辉与荣耀,而终归汇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殊途同归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五四留下的是普遍性的精神馈赠,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中不断汲取其赓续不绝的营养。对于从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人而言,剥离五四时期具体的观念与学说,它的遗产有其超越时空的共通性和一致性,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青春与创新。作为以青年为主力的运动,五四重新塑造了青春中国的形象,并且改写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走向和历史的进程。五四一代人勃然焕发的博大而强劲的生机,以大刀阔斧的魄力革新既有的文化观念与程式,扑面而来的是乳虎啸谷、奇花初胎的勇气、自信与创造性。可以说新文化就是内蕴激情的青春文化,新文学就是摈弃腐朽的青春文学,它以“后喻”的方式为彼时衰败的中国注入新鲜的血液,以反传统的面目开创了求新求变的现代传统,为此后的一系列革命与建设做了思想与干部上的准备。
    二、理想与实践。“德先生”与“赛先生”作为五四时代的两大基本逻辑奠定了变革中国的基础,彼时的民主精神不仅是现实中民众地位的提升,在观念层面更是兼容并包的话语竞争场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改良派的实用主义、基尔特主义,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不同的思想流派,都在混乱而活跃的语境中抢夺自己的信徒,而最终马克思主义成为历史的选择。这恰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是唯物与辩证实践中的选择。主义的背后是理想与信仰的支撑,它结合中国的现实,以积极的进取精神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有益的精神文化遗产,“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开创出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传统,并获取了现代中国的文化领导权,从而在想象与实践并行之中新造旧邦,建构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
    三、社会关切与民众路线。忧国忧民、文以载道的社会关切是五四运动的道德底色。五四是一个“眼光向下的革命”,先进知识分子普遍意识到劳工的神圣,与工农相结合的必要性,为后来共产党的人民民主路线开榛辟莽,也被历史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而合乎最广大利益的道路。扎根人民,为人民与国家探索与奋斗,是五四精神贯穿而下的优良传统。
    及至今日,在文化多元和消费主义的潮流中,各种新的思潮此起彼伏,启蒙与现代性的规划仍然是有待完善的历史使命,而中国认同与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也依然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这一切都促使我们不断回溯五四的源头活水。源头既清,波澜自阔,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继承五四的精神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既是历史的礼物也是未来的期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