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人开始固执时,他就关闭了学习的开关,没有了自我反省。 倘若一个人总局限在自己狭小的认知里,便会产生一种“赌博”的心态。外表坚持己见,内心仓皇如牛。或许,明知有错,或许永远不知道自己有错。 这种固执带来的弊端常见于家人之间,所以常常会出现家长无论何时都不听劝,甚至希望自己的思想时刻被孩子接受。当然,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但是,常常会被孩子反驳: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样的固执,既委屈了家长自己,又感化不了孩子,更有甚者,成为引爆破坏家庭和谐的炸弹。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固执都是不好的。 《礼记 ·中庸》中就有记载:“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择善固执,便由此而来。 择善要求: 一、若要择善,必先知善,而知善以良知为源头,以习知为开展,然后可以推到下一步,就是具体如何择善。 择善必须考虑的三项因素:1、内心感受2、对方期望 3、社会规范。 既然“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那么自然要注意行动者自己,行动相关的对方以及社会大众所接受的规范,若内心感受,对方期望,社会规范三者互相冲突,则以忠于自己的内心感为最终凭借,亦即“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二、经常反省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论语中有记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儿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当然,择善之后还要固执。固执就是坚持原则绝不妥协。 择善是针对具体表现而言,固执是针对内心感受而言,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 上一篇下一篇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