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作家印象 >

人来来往往,唯书不朽——阿摩司•奥兹长女应邀首次访华

http://www.newdu.com 2019-06-14 中国作家网 王杨 参加讨论

    “那些爱他的人,谢谢你们!”2019年6月10日,已故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的长女范妮亚•奥兹-扎尔茨贝格尔(Fania Oz-Salzberger)应邀首次访问中国,并出席北京和南京两地的纪念活动,同陈众议、钟志清、梁鸿、高兴、苏玲、但汉松等中国学者、翻译家、作家以及广大读者一起,纪念父亲阿摩司•奥兹与中国的深厚书缘,以此正式开启国内奥兹纪念活动的序幕。范妮亚与中国朋友分享奥兹作为一名父亲的故事,作为与她合著图书的合作伙伴的回忆,并与中国作家、翻译家共同讲述奥兹作品的深远影响。
    
    奥兹与女儿范妮亚
    2018年12月28日,阿摩司•奥兹与世长辞。就在去世前一个月,奥兹还在给中文译者钟志清的邮件中说起他的女儿、历史学家范妮亚访问中国之事,并关心《犹太人与词语》一书的翻译进展。2016年,奥兹出席《乡村生活图景》中文版首发式期间,亲自向译林出版社推荐了他与女儿范妮亚合著的文学随笔集《犹太人与词语》。自范妮亚三岁懂事起,他便开始跟女儿讨论书中的一些问题,包括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读书、时间与永恒,等等。多年后,范妮亚已从牛津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历史学家、以色列海法大学教授,身兼欧洲犹太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但父女二人的讨论还在继续,讨论的话题也进一步拓展:男人女人的关系,历史真实与文本真实,民族文化传承,传统与创新……直至二人达成一致见解:将这些讨论与思想碰撞记录成书。奥兹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他曾许诺:“此书出版时,我将再来中国,或许跟范妮亚一起。”
    令人扼腕的是,奥兹终究没有能够实现第三次中国之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阿摩司•奥兹曾在自传体长篇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中写道,小时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化身成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作家生涯里,他坚持每天清晨4点起床,散步,然后开始写作,创作了数十部优秀作品,为读者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奥兹曾获牛津大学硕士,写得一手优雅精确的英文,但他始终坚持用希伯来语创作。他酷爱《旧约》文字的优美、凝练,极具张力,并一直努力在创作中保留这种传统。奥兹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包括以色列国家奖、费米娜奖、歌德文化奖,以及国际弗兰茨•卡夫卡奖等。
    
    
    奥兹与中国的缘分始于上世纪90年代译林出版社引进他的首批五本书。1998年出版的《我的米海尔》引起强烈反响,获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该书也是奥兹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奠定了奥兹在文坛的地位。2007年,奥兹的巅峰之作《爱与黑暗的故事》中文版首发,该书以绵密细致的文字,述说了一个犹太家族和整个犹太民族百余年间的兴衰起伏。同年8-9月,奥兹访问中国并参加一系列公开活动。他发表演讲说:“我曾经无数次地来到中国,不过那是在梦里,现在我真的来了。请别问我现实的中国和我梦里的中国有什么不同,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在梦中。”2016年,奥兹第二次受邀访华,接受首届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授予的年度“国际文学人物”奖,并出席《乡村生活图景》首发式。
    犹太人餐桌上要放书,吃饭时要读书,阅读是犹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语言和文字对于犹太民族至关重要。《犹太人与词语》是父女间的对话,亦是争论,记录了奥兹和范妮亚关于“书的民族”犹太人的故事和学术探讨。斯人已逝,唯书长存。据悉,译林出版社将继续出版和推广奥兹的作品。在《犹太人与词语》之后,译林社还将推出《咏叹生死》和《反叛者》的精装本。此次中国的纪念活动也是阿摩司•奥兹全球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据悉,201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也将设有奥兹专题纪念活动。(文/王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