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评论 >

“中国科幻小说出海反思与展望”论坛南京举行 科幻文学:让中国故事成为世界性语言

http://www.newdu.com 2019-05-09 文学报 傅小平 参加讨论

    从《三体》出版,到刘慈欣、郝景芳相继获得“雨果奖”,再到《流浪地球》刷新票房纪录,中国科幻在近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和关注,甚至在全球产生影响。
    日前由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社、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当代作家研究基地主办的“中国科幻小说出海反思与展望”论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举行的。国内七位科幻作家韩松、宝树、赵松、飞氘、糖匪、王侃瑜、陈楸帆,以及评论家严锋、何平汇聚南京,以“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为题展开探讨,意在回顾中国科幻“出海”的历史,并对如火如荼发展中的科幻文学现状做一个客观的评估,以助于中国科幻文学有更为开阔的发展前景。
    对科幻产业整体思考包括创造上,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
    所谓中国科幻“出海”,显然是中国科幻文学输出海外的一个形象化说法。如韩松所说,当我们关注这个话题,同时不能不认识到,中国科幻文学本身就是一个舶来品,它怎样适应中国的土壤,生根发芽,然后结出硕果,非常值得研究。而中国科幻“出海”,实际上是中西方文明对话的产物。
    韩松介绍说,中国科幻出海的先躯叫郑文光,今年是他诞辰90周年,他以《火星建设者》获得1957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会大奖。但中国科幻真正受关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最开始包括叶永烈等几位作家受到追捧。从1997年开始,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期到来了,期间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2006年,刘慈欣最重要的作品《三体》开始在《科幻世界》上连载,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之后,一些中国科幻作家被邀请访问各国文学节,也陆续有作品被翻译到西方去。”
    对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科幻,严峰则把它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后《三体》时期”。在他看来,《三体》出版是中国科幻史上具有决定性的事件,让科幻爱好者士气大振。“‘后雨果奖时期’则让科幻文学向整个社会辐射泛化;‘后《流浪地球》时期’就是一个爆炸,不是文学事件,而是完全变成社会事件、文化事件,辐射的空间巨大,一部科幻片完成了一次大爆炸。”以他的观察,这样的热度是好事,但需要保持清醒。“虽然热度并不代表质量,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热度。可以蹭热度,但是不要被热度蹭,也不要被其裹挟,而是要追求自我上升。”
    话虽如此,以科幻作者之外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何平分明感觉到,《流浪地球》“出海”之前,科幻文学作者还能够安静写作,但这之后大家都似乎安静不下来了。在他看来,科幻文学现在表现抢眼,也并不是说真就很好了。实际的情况是,从科幻文学理应具备的科学维度、幻想维度、文学维度这三个维度来衡量,现在很多科幻文学作品严格来讲是不及格的。“有些作品缺少当代的科学意识,能叫科幻文学吗?有些作品没有幻想性,能叫科幻文学吗?还有些作品文学性不过关,能叫科幻文学吗?当然不能。现在科幻文学应该到‘清理门户’的时候了。”
    诚如飞氘所说,刘慈欣虽然几乎“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级高度”,但目前科幻写作者数量少,具有广泛共识的经典科幻作品稀缺,读者和市场对科幻文学接受度不高,依然是中国科幻文学面临的严峻现实。“目前只有刘慈欣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并登上作家富豪榜。与其说市场或者读者接受了科幻文学,不如说接受了刘慈欣式的科幻宏大叙事。”
    以飞氘的理解,中国科幻文学在理论建设方面,也有许多重要问题没有厘清。“譬如什么是‘中国科幻’?是由语言、国籍还是文化价值观来定义?《流浪地球》被认为体现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那是不是只有中国才有集体主义?这些和科幻文学相关的本体性理论问题亟需廓清。”陈楸帆也认为,对科幻产业整体思考包括创造上,我们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最关键的就是多样性的缺失。另外我们在题材的开阔,风格的探索以及对文学性的追求上,也存在缺失。”
    当然这也有历史原因。追溯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诚如美国卫斯理学院教授宋明炜所说,尽管科幻小说在晚清曾怒放一时,但它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几乎为人们视而不见。中国科幻小说新浪潮开始吸引文学批评界的注意,是2010年后的事情。相比西方,尤其是美国在科幻文学上的深厚积淀,处于重新出发阶段的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在迈向世界前,我们要先清醒客观地审视自身
    事实正是如此。如陈楸帆所说,中国科幻“出海”,无论是想在文学领域还是在科幻产业上有所作为,都必须接受美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考验。但在可见的时间内,中国科幻大量进入全球市场还比较困难。
    而以陈楸帆的观察,中国科幻“出海”,其实是一个通过走向美国从而走向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国内科幻写作的状态,包括写作者的生态以及整个行业发展,都能形成一个观照,从而照亮中国科幻作者、从业者前进和改进的方向。“只有在美国市场打开局面、获得认同,其他语种才会跟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三体》也是一样。通过海外市场的接触会带来很多可能性。我们看到在影视领域,美国市场可以规模化地制造影视IP,它是以全球电影市场作为庞大支撑,很多片子在美国本土票房亏损,但因为有了庞大的全球市场才有底气、实力开发新的科幻故事和题材。如果我们想要在科幻IP包括文化输出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必须借助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为首这种英文市场的强势的辐射力量。”
    虽然中国科幻当下迎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但在陈楸帆看来,中国科幻“出海”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他有不少和国外出版商打交道的经验,美国一位负责引进他作品的女编辑就曾问他:为什么经常用“无知”“天真”“脆弱”来形容作品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女主角永远都在等待男主角的拯救?“虽然我写的是一个成长型的女主人公,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科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实际上也受到国别,还有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迈向世界前,我们要先清醒客观地审视自身。”
    倘是换个角度,本土性也恰恰是中国科幻受到西方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韩松看来,科幻文学作为舶来品,在本土化过程中打上了强烈的中国色彩和中国烙印,比如电影《流浪地球》所体现的集体主义、家庭观念等,让西方感到既震惊又陌生。“他们认为,要了解中国的未来,必须先了解中国的科幻。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科幻探讨的议题,诸如机器与人类的博弈、环境生态危机、能源危机,太空探索等等,同样也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所以中国科幻迅速地成为世界性语言。”
    某种意义上也因为此,很多科幻小说作者认为自己作品“出海”的时机到了。他们就会像宝树说的那样有意无意揣摩外国读者,尤其是美国读者喜欢看什么。宝树提醒道,虽然中国科幻界有这么多作品发表,但读者基础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作品“出海”也并非意味着成功。“我们得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创作?是为到国外拿大奖,是为读者去写作,还是为实现我们自己的文学梦想?”在他看来,能否“出海”理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以此目的写作,心态上就难免过于浮躁,“为了在国外获奖,迎合西方读者口味而塑造出来的‘中国性’,是我们真正想要描写的东西吗?”
    以此对照,刘慈欣的科幻创作有一定的启发性。以严锋的观察,作为中国当下科幻文学界的标杆性人物,刘慈欣在任何时候都是悲观到非常真诚,低调得有些过度。刘慈欣获奖后,很多人想模仿他的路“出海”。但严锋认为,这样的模仿并非是成功之道,因为模仿是要具备一些条件的。“你能有刘慈欣那样的阅读量吗?他在娘子关发电厂闲得无聊,把历届雨果奖的作品都看了,把从古到今国内外科幻小说都看了,他那个时候还一晚上看两部电影,你有这样的时间吗?”实际的情况是,即使有刘慈欣这样的条件,也并非很多科幻小说作者都能有他那样的良好心态。因此严峰提醒,科幻文学作者得走自己的路。
    幽暗意识可能是当代中国科幻作家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实际上,小到某个科幻文学作者,大到中国科幻文学整体,都得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而从历史上看,中国科幻是经历过一些艰难曲折,才慢慢走上正轨的。
    哈佛大学东亚系暨比较文学系教授、学者王德威曾在三年前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科幻文学”主题工作坊上指出,晚清政局动荡时,各种小说同时兴起,并为“中国现代性何去何从”提供最发人深省的观察。“其中科幻小说独树一帜。但科幻小说却在‘五四’传统中被淹没了。当现实主义书写成为新文学的主流,科幻所孵衍的各种空间想象基本存而不论。”
    之后相当长时间里,人们在以‘五四’为基准的文学书写范畴内特别强调感时忧国,特别强调文学反映、改造甚至创造人生。王德威认为,这种忧患意识当然重要,而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写作态度。“但相对于忧患意识,幽暗意识可能是当代中国科幻作家给予我们的最好、最重要的礼物。”
    何谓幽暗意识?在王德威看来,它不仅探测各种各样理想或理性疆界之外的、不可知或是不可测的层面,同时也探溯和想象人性最幽微曲折的面向。“在各种各样的国族论述之外,我们也应当想象那么庞大的宇宙和星空所绽现出来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能量,和人类面对这样能量所做出的在人类文明上非常惊心动魄的抉择。这样的幽暗意识不再能被简单地归纳为‘五四’之后的感时忧国,它引领我们到另外一个更广大的、更深不可测的领域中去。”王德威感慨,科幻小说作家碰触了人们在一般主流作品中不曾注意到的或不敢书写的话题。“这种自愿站在边缘、甘居异端的能量和想象力,我以为是让中国当代文学,甚至广义的政治历史的想象力得以前进、得以有更新创造力的一种契机。”
    然而,在刘慈欣发表《三体》前,中国科幻小说虽不乏佳作,但仍局限在小众圈。刘慈欣曾感慨道:“我们可能是国内学历最高的写作群体,最活跃的十几个科幻作者里,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学位。彼此间的共性多些,圈子比较封闭,和主流文学的交流很少。”而在相当长时间里,只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算得上能体现科幻文学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力。这本写于1961年、1978年才出版的科幻小说销量高达300万册。这一纪录在三十多年间也从未被打破。进入新世纪之初,随着穿越、奇幻、玄幻等类型兴起,科幻也一度被挤到边缘。科幻小说也多半被归为科普读物,甚至归入儿童文学之列。如此看来,即便近几年中国科幻似乎一夜之间火了,但要说能产生世界性经典,还为时尚早,而大众熟知的中国科幻小说也似乎只有《三体》。相比西方科幻文学几十年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科幻无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科幻是世界性的语言,表达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如今,中国科幻可谓迎来了最好的机遇。诚如韩松所说,科幻是世界性的语言,表达对人类命运的忧思。“现在全球都在讨论‘灰天鹅’‘黑犀牛’、能源生态危机、宇宙的归宿……科幻就是通过逼真的想象创建了一个蠢萌的‘异托邦’,帮助这个时代的绝望者,在现实中找到了一个避难的空间。这有助于中国科幻迅速成为世界性语言。”而科幻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一种热浪,在韩松看来,是基于科幻作为一种时代的文学,关注焦点放在未来而不是过去,更关注人类整体而不是个人,同时提供新的故事来影响大家看问题的思维角度。当然,中国科幻在提供新的讲故事的方式上依然是有所欠缺的。以此看,谈论中国科幻出海话题,也包含了对中国科幻文学作者讲好中国故事的期待。
    当然讲好中国故事,也并不意味着科幻作者就要被中国身份所禁锢。糖匪在国外发表过八篇小说,她说,里面没有一篇是迎合外国人去写的,但她也不强调中国身份。“如果是以中国身份,你始终跟外国科幻有一种攀比关系。毕竟,科幻在中国是舶来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中国科幻是一个追随者,有浓重的模仿印记。但现在很多年轻作者,他们不仅从科幻作品中汲取养分,他们的阅读经历和文学修养,使得他们有可能告诉世界:科幻是什么。这是我希望达到的境界。”
    身兼科幻作家和科幻行业从业者的王侃瑜表达了同样的期望。她目前就职的“微像文化”,是一家致力于科幻版权和文化推广的故事运营商,他们和美国科幻杂志《Clarkesworld》合作推出“中国科幻翻译专栏”,每个月会刊登一篇中国中短篇的科幻小说,至今已经有40多篇。她希望有朝一日,所有国家所有语种的科幻能够被一视同仁地对待,而不是过多地去关注它来自于哪里。
    但不为中国身份禁锢,并非指的中国科幻作者的写作回避中国的现实。事实上,就像严锋说的,当下中国科幻文学发展正面临着两个较为有利的条件。《纽约客》在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时,曾经批评美国科幻太局部,关心的都是美国文化,这和美国社会门罗主义的兴起有一定联系。中国目前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站在了一个道义、情怀和眼界的制高点,“当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时,只有中国科幻文学挺身而出。”另外一个有利条件,涉及文学自身的转向。文学自诞生起就有反映现实的镜像功能,但随着媒介的发展,我们正处于泛文学、泛写作的时代,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正在被慢慢淡化,科幻文学作为另一种维度的文学,或许能在未来部分肩负起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