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一) 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他现实主义作家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透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艾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包法利夫人》的构成使它成为近代小说的一个新的转折。从《包法利夫人》出世以来,小说家知道即使是小说,也要仔细推敲。但是,《包法利夫人》也为作者带来了一些影响。许多人议论纷纷,批评福楼拜这部书“破坏社会道德和宗教”,他还被法院传了去:原来是有人告他“有伤风化”。这时许多读者纷纷向福楼拜表示同情和支持,甚至连一向反对他的浪漫主义作家也为他辩护。由此可见《包法利夫人》的影响。 书中的女主人公艾玛出生在外省的一个还算富裕的农家。她从小在修道院理解教育。在那期间,艾玛迷上了看小说,其书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这让她深深地着迷了。小说中的情节使她对感情充满了童话般的幻想,以为结婚就能够实现她的愿望。在机缘巧合下,艾玛嫁给了医生夏尔。但是在婚后才发现一切远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在蜜月里,她体验不到快乐,在此后的相处中,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个胆小懦弱,迟钝无能的人。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在哪儿?生活在她看来变得不再绚丽多姿,只但是是日复一日的活着罢了。自从艾玛参加了安德威烈侯爵的那场舞会后,她的心也一样,一经富贵熏染,便不肯褪色。 她渴望刺激的感情,莱昂、罗多夫给予了她,但只但是“逢场作戏”罢了。一个个抛弃了她。 最终她积债如山陷入身败名裂的绝境。艾玛求助于她的情夫,但他们在这时却像个缩头乌龟似的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一刻,危急自身利益的时候,世间丑态在艾玛眼前展露无遗。她走投无路了,最后选取了死亡…… 艾玛,也就是包法利夫人,她,是一个杯具人物。她追求浪漫的感情,奢华的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当感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时,就注定了它的杯具结果,无论过程如何使人沉沦,结局都只有一个。是谁使她走向了绝路。是人们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无门,最终导致了艾玛的杯具,或许能够说是当时的社会逼得她服毒自杀的。 《包法利夫人》反映出当代社会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差别,当现实于理想中的状况不一样时,我们不就应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在繁华和虚荣里,也许你会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获得的,不好总陷入没有结果的幻想中,来虚度光阴。命运是虚无的,感情也是虚无的,人们总是茫然的,对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总是去狂热的追求,而不知那些与自己的现实的距离。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二) 爱玛和夏尔结婚,浪漫的小女人把家里收拾的温馨而舒适,夏尔感觉特别的幸福。在这里大面积地描写了家庭布置。其中提到一点,暗示了爱玛的不成熟。夏尔的前妻留了一束新婚花,爱玛无意看见后,夏尔赶紧丢掉。爱玛想象若是自己也死了,新人再来,她的新婚花也会丢掉,自己难过起来。夏尔婚姻特别满意,但有两个人对婚姻不满。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妻子。母亲认为爱玛夺走了自己的所有物,心中不满。 爱玛则是因为对婚姻抱有太大的幻想,婚后幻想破灭,从而失望、绝望。这里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浪漫的爱玛之前所受的教育,为我们说明了爱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好幻想。爱玛是在女修院学习的,这里是一片隔绝的世界,是贵族式教育的地方,一切精致、美丽,她在里面看书、弹琴。这里还描绘了另一个场景,爱玛和夏尔被邀请到公爵家里参加舞会。舞会上美酒佳酿、翠绕珠围,爱玛被子爵邀请跳舞。爱玛用舞会上的绅士对比身边的老公,无限惆怅。回家后,爱玛对自己的生活更是不满,从而绝望,乱发脾气,不管家。夏尔认为爱玛病了,很担心,一段时间后,夏尔为了给爱玛换心情,搬家到永乐镇。 先介绍了永乐镇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河流的一边,牧区,相对贫穷。因为地理位置和条件限制,那里的人易生病。这里的人不多,先简写了几个重要的人。有客栈女掌柜、药房老板、神甫,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列翁。夏尔和爱玛带着家人来到这里,和所有的人相认,从而认识了书记员列翁。列翁是一个书、琴、画都很好的人,他在这里看见的女人都很粗俗,看见爱玛惊为天人;而爱玛从这里找到了知音,他们心灵相通、境界相似,互相吸引。 在此,爱玛生了一个小女儿,给了一名乡下妇人乳养。爱玛一次去乡下看女儿,路上很累,碰见了列翁。列翁给了她帮助,他们俩第一次单独相处,相处愉快,给对方留下来美好的印象。爱玛发现自己对列翁有了想法,为了驱使它,抱回女儿亲自抚养,并耐心对待所有人,获得一致好评。列翁的情感一直很压抑,不敢表达,怕冒犯爱玛,在此后更不敢表露,但爱玛在他心中已神化,不容任何亵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