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初中的时候很喜欢余秋雨,后来讨厌他了,觉得他做作。现在,这么多年后再次读他的书,发现他并不像我眼中的他那么不堪;也并不像大多数人眼中的他那么不堪。我想我是受到了媒体的影响,他们怎么说,我就怎么想。唉,可惜啊,那时才初中,喜欢他是因为他身上这股文化感,最后讨厌他也是因为他身上这股文化感,前后白白冤枉他这么多年。不过,想来他也看得开,在《山居笔记》附录里附了一两篇小短文,看得出来他对毁谤名誉的事也不算非常上心。初中时候,现在想来,实际上读的东西我大都不记得了,那时候写文章拼命模仿他的文化感,所以对他文章的印象也就是那股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感慨。这次读来,打破了我自初中以来的偏见,原来他不仅是对文化感慨,还有对问题的分析。所以初中时我一直模仿他的文章但是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实际上就在这里:他在文章中除了吟哦历史之外,还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考证、分析,而我只模仿得吟哦,却无法模仿思考,我要是不会思考,那就是不会思考。 山居笔记书评 所以,我的确是冤枉他了。说来也好笑,这本《山居笔记》是我在书架上不知道要看什么书的时候发现的,想着那么多年没看了,现在看看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感觉?《山居笔记》用几天的时间就将我几年的偏见打倒,可见我对余秋雨的偏见是多么不堪一击。翻开书的时候,才发现有一张书签夹在二十多页的地方,原来我从来没有读完过这本书啊。扪心自问,我完整地读过余秋雨的著作,也只有《文化苦旅》一本而已。还好,现在又读了一本,而这本对于我来说还有破除迷信的意味:余秋雨真的那么烂吗?非也,不单不烂,还挺不错的。我给这本书四分,推荐给大家。山居笔记书评 篇二 从前在学习《赤壁赋》一文时,老师曾提到过:本文采用诗赋传统的对话手法,即主客问答方式。也就是说,文中的“苏子”,是苏东坡本人无疑;而那位感伤无常的“客”,却不是别人,而也是苏子复杂内心的另一面。初时我颇为不解:一向旷达豪放的东坡,不是有着“拍手狂歌”的天真罄露,有着“乘风归去”的超然出世么?为何竟怀古伤今,也慨叹起“吾生之须臾”来? 直至读完秋雨先生的文字,才顿悟那凄然的箫声后是怎样的伤痕累累。虽说豁达乐观如苏子,必不以一时遭遇自伤;但人岂是无情之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茕茕孑立于天地之间,无处呐喊,那是怎样的一种苍凉。 身边的繁华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梦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迹。只有眼前南国的山水,静默,静默,提醒着生活的继续。强烈的反差,巨大的转折,往往最能体现文化大师和“文化群小”的本质区别。烈火不会毁灭真金,而只会让它更加光彩夺目。清贫得不能再清贫的生活,寂寥得不能再寂寥的山水,和苏子本人以及他的遭际一起,用智者的沉默,把文化酵得愈醇愈浓。 寂寞让世人难耐,只有智慧之人,才能体味到这寂寞中的清纯和朴实;荣华惹世人追逐,只有高洁之人,才能看透这荣华背后的无奈与疲惫;灾变令世人痛苦,只有明达之人,才能领悟这灾变之外的永恒与淡然。智慧如苏子,高洁如苏子,明达如苏子,才能由挣扎而超脱,由突围而升华。苏东坡也是凡人,强忍着割舍不下的亲情,背负着众叛亲离的愤懑与无助。但就因为他心如明镜,清澈无邪(实际上这正是他遭人嫉恨的一个原因),他才看清了自己的过去:过去的命运如浓雾一般,氤氲而轻灵;虽然如此曼妙,却抓不住,摸不着,反倒遮蔽了自己的双眼,文饰了一切奸邪与险恶。现在浓雾终于散去,往事已成过眼云烟,苏子的世界,只剩下眼外清明的天,和脚下一望无际的土地。我想,此刻苏子的心情,一定是失落而又庆幸、痛苦而又欣喜的——因生活的巨大落差而失落,因看清了世人世事而庆幸,因洗不清的冤屈而痛苦,又因重获新生而欣喜。彻悟之后的苏子,正如他头顶的青天一样清明、宽广、超然,也如他脚底的土地一般纯粹、无华、朴实。 滔滔之水由天际跌入谷底,却形成了磅礴的瀑布,惊天地,动乾坤!山居笔记书评 唯有一点与秋雨先生的观点不同。先生以为,苏子的成熟,是敛住了锋芒;而我以为,苏子的成熟,正是坚守了锐气! 先生是否听说过道家所信奉的“人生三境界”呢? 风就是风,雨就是雨,这是初入世之人的天真;山居笔记书评 风已不是风,雨已不是雨,这是为世俗所累、急欲遁世的高节之士的心境; 风还是风,雨还是雨。只是风、雨、天、地、人,已浑然融为一体。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笑对人生,是悠然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恬淡潇洒,是物与我皆忘的大智若愚,是忠实于心灵的信念坚守。 苏子之幸,幸在他及时地迈进了最高境界。山居笔记书评 他的锐气,已不再是小小的锋芒,而是蕴藏于厚重之中、洋溢于旷达之间的不竭内力;而正是这并不显山露水的内力,让苏子的文章如奔涌的热血,随着时代的脉搏,一波一波地,向后世涌进。 苏子的突围,不仅是生命对压迫的突围、文化对时代的突围,更是他的心灵对自我的突围。当潮流洗去了偏激,潮流才能成为主流。 看啦,那腾腾奔涌、万世不竭的赤壁之水,又向我们滔滔而来了!山居笔记书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