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改革开放以来台港澳小说研究观察

http://www.newdu.com 2019-03-22 文艺报 陈美霞 参加讨论

    
    陈映真
    
    白先勇
    
    李碧华
    
    黎湘萍
    
    赵稀方
    
    刘 俊
    第一个十年:作品赏析、作家评介
    1979年元旦,叶剑英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1979年3月,《上海文学》先后发表聂华苓短篇小说《爱国奖券——台湾佚事》、於梨华短篇小说《涵芳的故事》,6月《当代》创刊号发表白先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开了大陆学界对台港澳文学关注的先河。没有改革开放,就难以有两岸关系的破冰,就没有后续台湾小说的引介与研究。学者黎湘萍认为大陆的台港澳文学研究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是最先终结“冷战”思维的新兴学科。
    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里,台港澳小说研究以作品赏析、作家评介为主,亦有小说流派研究、作家专论、比较研究、小说史研究等,陆续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选编的《台湾作家小说选集》、封祖盛的《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陆士清的《台湾小说选讲》、汪景寿的《台湾小说作家论》、黄重添的《台湾当代小说艺术采光》《台湾长篇小说论》、王震亚的《台湾小说二十家》等等。上世纪80年代大陆学界的小说研究已有较高水准,获得台湾学者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陈黎认为“就文学的艺术性之内在研究,黄重添的《台湾当代小说艺术采光》《台湾长篇小说论》确实是下了功夫”。
    第二个十年:作家论及理论发展
    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里,台港澳小说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作家论的深入研究。
    黎湘萍的《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写作与台湾文学精神》、刘俊的《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分别是由博士论文而出版的以小说为主论述作家对象的专著。《台湾的忧郁》导言部分从文学与历史角度对台湾小说发展进行鸟瞰式勾勒。第一编“苦难的诗意表现与理性话语”从“最后的乌托邦主义者”论述陈映真写作的意义,以“台湾的忧郁”概括陈映真的诗意叙事,以“异端写作的策略”分析陈映真的理性话语。第二编“苦难之传统母题与台湾形态”从苦难母题出发探讨陈映真小说的中外文学接受,并在对前辈作家、同代作家、后辈作家的立体分析与详细比较中定位陈映真小说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台湾的忧郁》论述对象是陈映真的小说,学者赵园高度肯定这部著作的浑厚与凝重:“陈映真的问题毕竟是借诸小说形式呈现的,这也使得‘小说形式’与‘乌托邦形式’的关系成为‘问题’。黎湘萍于此证明了他的良好的形式感觉、细腻的审美体验和将文学方法的演进始终展示为台湾知识者的精神历史的能力。”《台湾的忧郁》兼具诗意与理性,理论观照、历史形象与文本细读多方兼备地阐释陈映真的小说。除了对陈映真小说系统深入的理论化探索,黎湘萍对80年代台湾新文化小说、冷战初期两岸小说等等都有精辟入里的分析。对人及其精神的关注是黎湘萍台湾文学研究一以贯之的情怀,他善于从作家个案把握时代问题,如通过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心灵、通过黄春明小说解析消费社会人的困境等,对台湾小说语言、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等都有富有理论视野的研究。
    刘俊的《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是由其博士论文《论白先勇及其小说创作》修订而出版。《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共六章,第一章“以人为中心构筑自己的艺术世界”从思想底蕴、文学观念、艺术特质分析白先勇个体特征性,接下来五章基本以创作发表时间为顺序,以白先勇不同阶段的小说为焦点分析其文本的思想意蕴与情感特征。刘俊整体把握小说家白先勇的精神内核,并以“悲悯”一词涵括。丁帆认为,《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一书“既有宏阔的视域,将作家作品的研究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的考察,又有精细的透析,把握住研究对象书写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鞭辟入里的审察”。
    古继堂曾关注台湾小说理论批评的演变,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台湾小说发展史》是海峡两岸第一部关于台湾小说的文学史。除绪论外,全书共有10编,分别为“台湾小说的萌芽期”、“台湾小说的初步发展期”、“台湾小说的发展期”、“日据末期与光复初期的台湾小说”、“五十年代乱局中的台湾小说”、“六十年代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大繁荣”、“台湾爱情、婚姻小说潮的涌起和发展”、“处于低潮中的六十年代台湾乡土小说和高阳历史小说的异军突起”、“七十年代台湾乡土小说大崛起”、“多元化的八十年代台湾小说”。该书绪论从中华文学传统定位台湾小说,并比较台湾小说与大陆小说的异同,随后介绍台湾小说发展概况。该书基本按照10年为一个阶段的时间顺序,梳理和概括台湾小说的阶段特征,在具体章节中穿插论述较为重要的作家作品与小说流派。朱双一的《近20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从“世代”角度考察70年代至90年代台湾文学的诸多方面,系统分析了乡土小说、非虚构小说、都市小说、后现代小说、二二八小说、校园小说、眷村小说、女性小说、“新人类”小说等等的代表性作家及其文本。90年代,朱双一已经注意到彼时台湾小说艺术模式的变革。与此相应,朱双一对台湾小说题材关注广泛,民间信仰小说、白色恐怖叙事、少数民族小说等不同类型小说都有所研究。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赵稀方的《小说香港:香港的文化身份与城市观照》,该书并非文学史式的概述,而是运用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理论,高屋建瓴,综合把握香港小说的诸多方面。从小说出发辨析香港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成分,从都市文化出发辨析大众消费社会与后现代对香港小说创作的影响。除前言外,《小说香港》分为上下两编。上篇“历史想象”:第一章“东西之间”主要处理殖民问题与文化认同,第二章“岛与大陆”处理内在于中国的香港文学与中原心态,第三章“香港意识”处理香港的本土性及其演变。下篇“本土经验”:第四章“乡土文学与现代主义”分析刘以鬯小说的商业性批判与舒巷城等小说都市化问题,第五章“文学的都市性”以施叔青、钟晓阳、李碧华的小说探讨香港历史与现代性,第六章“大众文化的空间”处理梁凤仪、亦舒都市言情小说与梁羽生、金庸等武侠小说。近年,赵稀方将研究视野转向早期香港报刊,挖掘了不少早期香港报刊小说,并通过报刊史料挖掘更新香港文学研究框架。赵稀方的早期香港报刊小说研究,打破了一般认识中旧文学落后守旧的一面,提出旧文学有着延续民族斯文的认同意义与现代性色彩。
    第三个十年:研究成果更丰富
    第三个十年研究成果更为丰硕。最为厚重的当属赵遐秋、金坚范主编的“台湾作家研究丛书”:刘红林的《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田建民的《张我军评传》、樊洛平的《冰山底下绽放的玫瑰——杨逵和他的文学世界》、石一宁的《吴浊流:面对新语境》、江湖的《乡之魂——钟理和的人生与文学之路》、沈庆利的《啼血的人生:“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的小说世界》、汤淑敏的《陈若曦:自愿背十字架的人》、赵遐秋的《生命的思索与呐喊:陈映真的小说气象》、萧成的《大地之子:黄春明的小说世界》、白舒荣的《自我完成 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朱立立的《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开启了精神史研究视野,该书以台湾现代派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结构主义文本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社会历史批评,详细解读台湾作家白先勇、王文兴、王尚义、欧阳子、马森、李永平、七等生等作家作品。萧成的《日据时期台湾社会图谱——1920-1945年台湾小说研究》以台湾日据小说为分析对象,分析台湾文学与中华文学的关系,分析台湾文学中的“国民性”批判、女性题材等等。
    李娜的博士论文《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以舞鹤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颇受学界关注。李娜以文本细读加田野调查的方式,呈现舞鹤作品背后的台湾70年代、二二八事件、殖民历史等等。黎湘萍认为该书昭告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由“文本”细读出发,又经由田野调查得来的经验来诠释“文本”并突破“文本”疆域的方法。凌逾的西西研究是这一时期香港小说研究的精彩一笔。凌逾从后现代跨媒介叙事、女性主义自我赋权叙事、反传统的小说风格、小说蒙太奇的文体探源等多个角度研究西西小说,并详尽解读了西西的经典文本《我城》《哀悼乳房》等。新世纪以来,香港作家也斯、李碧华、周洁茹等人的小说也为大陆学界所瞩目。基于香港电影过往的繁荣景象,小说与电影的对照研究是香港小说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文化研究与两岸视野是这一时期台港澳小说研究的重要特色。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从性别视角与文学史角度,以10年为一个分期,考察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女性小说的发展流变,探讨怀乡小说、婚姻小说、留学生小说、言情小说、眷村小说、酷儿小说等文类的流寓经验、中西文化碰撞体验、乡土意识与民族意识、多元化社会观感、世纪末想象等等。两岸视野的台湾小说研究论著有王淑秧的《海峡两岸小说论评》、赵朕的《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丁帆主编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
    大陆的澳门文学研究几乎与澳门回归祖国同步,澳门小说研究是改革开放第三个10年台港澳文学研究的新现象。研究者关注澳门小说发展概况、澳门小说与澳门文化的关系、澳门土生葡人小说、过渡期澳门小说、澳门小说的文本实验、澳门爱情小说、澳门青春题材小说、澳门文学奖小说、澳门小说的祖国传播、澳门小说家个案研究等等。
     
    以往的研究多重视小说史建构、小说流派、经典小说家研究,改革开放第四个十年,台港澳文学的研究边界不断拓展。张重岗、吴舒洁、周之涵等关注台港澳文学中的保钓小说,对自比“海外五四”的“失败”的保钓运动及其青年主体给予浓墨重彩的关注。袁勇麟主编的《陶然研究资料》搜集了关于香港作家陶然小说、散文的学术论文及访谈资料。新一代年轻学者的视域转向台港澳小说界的新兴力量,对他们的文学创作给予浓墨重彩的关注。其中,台湾新乡土小说引起年轻学者的关注,2013年以来有三篇相关的博士论文,分别是陈建芳的《新的审美经验的诞生——论台湾新乡土小说》、刘建华的《地方叙事:台湾“新乡土书写”研究》、郭俊超的《台湾新乡土小说研究》。
    台港澳小说与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学界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文化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初的台港澳小说研究基本是鉴赏性质的,评论与作品合集。随着80年代末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及大陆的台港澳文化热潮,基于了解台港澳文学文化的因素,文学史性质的小说史纷纷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撰写、出版。与文学史写作热潮相伴随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黎湘萍、刘俊等具有博士学位的新一代研究者以作家个案推进台港澳文学研究的深化。与九七香港回归、九九澳门回归相应的,是90年代以赵稀方《小说香港》为代表的香港文学研究的拓展以及澳门文学研究的兴起。新世纪以来,台港澳文学研究的学科建制基本完备,形成老中青学术梯队,朱立立、李娜分别以小说流派研究、作家个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学科向前发展。晚近,“80后”一代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关注视野较为多元,经典作家小说、新乡土小说、后乡土小说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综论、作家论、单篇论文,不同厚度、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大陆的台港澳小说研究颇为繁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