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李贺诗中的太阳神话改编及其意义(4)

http://www.newdu.com 2019-03-13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 陈伟强 参加讨论

    四、仙人之死:求仙神话的终结
    “仙人已死”这个观点一反道教仙术传统长生不老的信仰。李贺这些提法,往往成为历代甚至于今日学者注解中作为李诗讽刺宪宗炼丹求长生的荒诞的根据[12](P200-201)。我们不妨尝试跳出这种思维方式,从诗作本身和诗人生平经历思想所构成的人生观去探讨不同的解读方式。
    由日光催促至仙人之老死,是诗人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屈原神游天界,最终下视故国而悲恸,是人间本位思想感情的体现[3](P47)。李贺驾驭天地神祇之主观力量本自《离骚》,又青出于蓝。诗人幻想:“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拂舞歌辞》)[12](P212),只要太阳不移动,时间停下来,天地万物就不会衰老。但日出日落这个自然现象是永不止息的,它引起了诗人无穷的忧虑。太阳的升沉触动着诗人的神经,于是写日往往染上了浓重的个人色彩。如: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感讽五首》其二)
    谁揭赪玉盘,东方发红照。(《春归昌谷》)
    日脚扫昏翳,新云启华閟。(《昌谷诗》)[12](P362,462,475)
    这些诗句都伴随着诗人自身感慨时日不再而来。故其写日之动感着重于其升沉过程,时日如飞之叹。
    这种情绪直接孕生了“仙人之死”的奇思。诗人逐日,本想求长生;然而残酷的现实往往把梦入神山的诗人从仙境中狠狠地拽回人间。人间的愁苦终穷,被带入仙境,故仙境亦随人而老;游走于昔日汉武求仙的历史遗迹时,诗人于是唱出其千古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12](P160)按自然现象而言,天不会老,只是由于哀送武帝之铜人觉其老而然。人既不能敌天,人既老,如“孝武秦王听不得”,自觉天亦随之而老,因为凡人面临有限的人生,在其眼中,当阳寿将尽,自己所见之天地万物亦将完结。这种情绪,孕生出对于求仙思想的怀疑以至于否定。其游仙思想的破灭,正是由于他自身的遭遇而生成。在他眼里,仙人也要死,彭祖、巫咸更是敌不过王母桃花,也要“几回死”(《浩歌》)[12](P127),服过仙药的姮娥也死(《章和二年中》)[12](P491),就连汉武帝追求长生的遗物仙人承露盘也因抵受不了时间的消磨而至于“铜柱从年消”的命运(《古悠悠行》)[12](P205)。这些长寿甚至被视为“永恒”的象征事物在李贺笔下销毁和死去,是为诗人对于天道循环和时间无情运行的极度焦虑的写照。
    李贺的时间意识常通过天地日月神灵的永恒与人寿不永的衬托透露出来。仙人之死和天之老的奇想即其例子。此外,诗人也多利用其天道循环的时空观与自身二十衰朽的困境作反衬,衬出自己渺沧海之一粟,在时间巨轮下将悄然消失的自怜、孤独与恐惧。这种恐惧常与时间意识紧密相连。其《三月过行宫》为怀古之作,但寻味诗意,弦外之音呼之欲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12](P50)
    遥想宫娃美女虚度青春,自然联系自身之失意。青春易老,难敌千年白日。这种自我情怀的投映于怀古作品,既是传统笔法,但更切合李贺本身的种种背景,加之以安史乱后社会的凋弊萧条,繁华不再,使这首小诗的情韵更为丰富深邃[12](P51-52)[21](P65)。
    神仙之死既是极言时间洪流中诗人无奈虚度日月的夸饰手法,更标志了诗人妄想逐日求仙的心灰意冷。面对日出日入,虽幻想通过长绳系日、斩龙足、食龙肉、射日足以及飞升天界追求延景逐时,但终究失败。故在《苦昼短》中重点言“苦”,突出人生在世,并不能真正操控时间的无奈。其中“食熊则肥,食蛙则瘦”所言人类被日月“来煎人寿”的现世生活的图景,而“神君何在?太一安有”更明白道出“无神论”的思想,是其“神仙之死”论的最佳注脚。
    在李贺极度不幸的一生中“,神仙之死”成了他对宇宙人生反刍沉思后的诗化表述[22](P278,286)。仕途不顺,加上自身体弱,国运日下“,死”的阴影于是时刻涌现,成为其诗的一大特点[23](P55-67)。不止自身之早“朽”、速“老”而快“死”,就连追求心灵慰藉的神话世界中,所见到的神仙也会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无可排遣,至无以复加的境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