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你想怎么过?今年,人们有了新选择——去“宫”里过。 2月17日,故宫博物院在官网上发布公告,邀请劳动模范、北京榜样、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公安干警等各界代表以及观众朋友,在2月19日(正月十五)、20日(正月十六)参加“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公告一出,响应者众,故宫官网甚至一度因报名人数过多而发生崩溃。 的确,这一消息可谓“一击三连爆”,这不仅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故宫不再是养在深闺的“小姐”,也不再是尘封故纸堆中的久远历史,它是生动的,也是鲜活的,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从2009年参观人次突破1000万后,2018年,故宫博物院参观人次首次突破1700万,成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对于故宫这样一个地标性景点来说,成为“人数最多”并不是一个太难达到的目标。事实上,故宫的“世界之最”还有很多。但这对于一个博物馆来说就够了吗?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刚当院长时的一件事。当时,办公室给了他一份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其中写了故宫诸多的“世界之最”。但单霁翔觉得,当自己真正走到观众中间,这些“世界之最”都没有了。“你说馆舍宏大,但70%的区域都立一个牌子——非开放区域,观众止步;你说藏品多,但99%的藏品沉睡在库房里;你说你的观众多,但80%的观众进故宫后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先去看皇帝坐在哪,再去看皇帝躺在哪,看皇帝在哪结婚,最后穿过御花园走出去了,根本没把你当成博物馆,只是到此一游。” 沉睡在“世界之最”里的故宫,只能是一个文物集散地。只有让文物活起来,文脉才能传下去,文化才能火起来。这几年,故宫的门越开越大,从2012年到2018年,开放面积从30%增加到80%,新开放了南大库家具馆、3/4的城墙,越来越多的院落、展览、文物与公众“见面”。抛开了“高冷”,揭开了“面纱”,故宫变得越来越“潮”,离老百姓也越来越近。故宫文创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年销售额超10亿元;《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经播出,豆瓣评分9.3分,70%的点赞人群是年轻人,导致后来故宫招聘,居然收到了上万份简历…… 当“故宫们”变得越来越亲民,一个问题也再次浮现出来:如何让人们走出“看热闹”的浅层次?故宫博物院的老员工至今都还记得,当年从未对百姓开放过的紫禁城大门被打开了,开放首日闭馆后打扫卫生,光是被挤掉的鞋子就捡了一筐有余。但是看完后,人们脑子里能留下多少文化记忆?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时,《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名画亮相,曾一度引发冲刺看名画的“故宫跑”。“跑”过的人中有多少看懂了这些名画,又有多少读懂了名画背后传递出的文化? 文化的浸润需要潜移默化,文化的传承更是需要世代努力。文化从来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在发展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但是,文化自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那种“我祖上阔过”的可笑自大。它需要扎根历史和现实,不仅知晓“家底”,更要挖掘和研究,从中找到国家民族延续繁盛的基因密码,找到与世界对话、让百花齐放的中国底蕴。 在紫禁城里过元宵佳节,这是难得的一次文化体验,但愿大家看到的不只是“热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