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人性悲悯中的现实之光

http://www.newdu.com 2019-02-15 文艺报 一马 参加讨论

    《雪堆白与菩萨墙》是一部反映藏族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近年来西藏少见的长篇儿童小说。作者张祖文以“藏边体小说”走到文坛,其创作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在接连推出《拉萨河畔》《光芒大地》两部长篇小说后,张祖文又开始涉足儿童文学,多姿多彩的雪域文化给张祖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使其作品不断推陈出新,让读者能从不同的视角解读雪域文化,认识在这里生活了成千上万年的人民。
    小说《雪堆白与菩萨墙》以虚构的历史场景映射现实。春天牧场、菩萨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影子的想象。作者以大胆的文学虚构,直接以历史人物切入主题,让读者在一种真切的代入感中,体会到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在绝大多数现代人的观念里,文成公主为了民族的交流融合,舍弃了自己在汉地优越的生活条件,奋不顾身来到了雪域边陲,之后还一直生活在这里,从未离去。不管风俗习惯还是人情世故,都与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从这个角度来看,她应该是一个带有悲壮色彩的人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着一种舍身取义的光环。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文成公主是一个女人,到拉萨时才16岁,而且一到了雪域之地,就终生再未回过故地。这于她来说,肯定有着异于常人的感受。小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只是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来描写,想象了一堵菩萨墙,作为文成公主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让她能在这个凭空虚构出来的地方,尽情地挥洒她对故乡、对亲人的那种思念。小说不以高大化人物为目标,而是切实地把握住她细腻的内心,让人物还原其自有的本色,而不是加以刻意的渲染。
    拉萨作为雪域之珠,曾经有着遍布全城的流浪狗,这些流狼狗因为藏族人民对生灵的宽容,总体上来说,生活得也是相当惬意。但随着不同文明的交融,外来人员增多,很多流浪狗的生存境况亦越来越差,不容乐观,有的流浪狗甚至成为了部分食客餐桌上的食品。小说借阿米的视角,将一些戕害流浪狗的事件作为描写内容,作者充分分析了人物的内心观照,从人类自身的视点出发,表现出直面现实的勇气与激情。作者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类自身的命运与价值,还花了大量笔墨关注了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动物们,特别是流浪狗的命运与价值。小说将流浪狗置身于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滚滚洪流的大背景之下,描写像流浪狗这样的小动物在面对人类侵掠其生存环境时的困苦和无助。其中有一首诗《一只小花狗,它不懂过马路》,写的是一只小花狗在拥挤的人群中,面对一个个闪烁的红绿灯和一辆辆嘶鸣的汽车,完全失去了自我,已然变得惊慌失措,而人类对这一切却是泰然处之。诗中展现出的气韵和整部小说有着高度的相融性,悲悯之情几乎一目了然。
    整部小说立足现实,构架出了一种现实主义的人文情怀。主人公阿米是一个来自春天牧场的孩子,单纯,没有心机,从春天牧场来到拉萨拜师学艺、对流浪狗的关注,都是发乎本性,没有一点自我利益的影响,更没有一些外界界入的因素。美丽的藏族姑娘卓玛更是纯洁得像一张纸,为了流浪狗,完全心无旁骛,只一门心思地为救助流浪狗费心出力。可以说,这部作品表现出干预或参与社会进程的鲜明特征。此外,在注重描写客观现实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个人命运的表现。个人命运成为进入社会事件的重要切入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受到更多关注,其中不乏某种个人受物质挤压的卑微、艰难,及其适应之后的转化。阿米和卓玛的经历,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虽然都只是沧海人流中的卑微一员,但他们能以自身的力量,付出全部的努力,只为做成一点自己想做成的事情。过程虽然艰难,但个人命运无异也在随之升华,成为他们自己生命中的一个闪光点。
    作为一个一直书写内地人在西藏生活状态的作家,关注民族及其文化是张祖文的写作重点。《雪堆白与菩萨墙》努力从更深广的层面来关注民族及其文化的问题,期望从中寻找能够对当下现实产生影响的文化资源。那些技艺非凡的“钦莫啦”们,本身就是藏族文化的传承者,具有超越现实生活、具有某种精神意义的文化特质。大致而言,小说重感性、重内心感觉的描写、重时空的多样性组合、重语言描写的内容与思想,呈现出了一种更为丰富的形态。总的来说,小说在表现手法的生动性和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方面,吸纳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等有益成分,突出了审美范式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以及直面现实的针对性,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基础上,让西藏本地文学创作在相互交融之中而呈现出更加多样性的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