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评论 >

用工匠精神打造《流浪地球》

http://www.newdu.com 2019-02-15 光明日报 封寿炎 参加讨论

    截至2月14日上午,《流浪地球》上映10天的累计票房已经突破29亿元,并且后市依然强劲。除了票房大热,该片口碑也是一路向好,各种盛誉不断涌向影片及其主创团队。
    以现有条件和水平,中国电影人能不能创作出国际一流的科幻大片?很多人还有怀疑。2015年,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摘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桂冠,随后就传出《三体》将被改拍成电影的消息。然而,与此同时,不少“《三体》迷”和影迷也担心,以国产电影当前的创作制作水平,能不能将科幻电影拍出比肩欧美科幻大片的预期效果。与其“画虎不成反类犬”,还不如等到国产电影创作制作水平提高之后,再水到渠成地改编拍摄一部“配得上原著”的电影佳作。
    对于这样的疑问和担心,中国电影人很快用行动做出了回答,根据刘慈欣另一部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的项目启动了。作为第一部对标好莱坞科幻大片水准的国产科幻大片,主创团队在现实中面临的困难,恐怕不亚于《流浪地球》里各位角色在剧情设置中所面临的困难。
    面对重重困难和巨大挑战,《流浪地球》的戏里戏外都洋溢着英雄主义气概。面对资金短缺、经验缺乏、人才匮乏、技术能力不够等重重困难,主创团队一方面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和市场风险,一方面顶着压力开展艰苦卓绝的拍摄工作。如果没有一点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影片取得最终成功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当然,光有精神还不够。一部电影佳作的诞生,还要求高度的敬业态度和专业水准。作为第一部国产科幻大片,影片的创作制作面临着经验缺乏、无从借鉴的困难,从概念设计到服装、道具、化妆、场景、后期特效都要摸索前行。通过影片幕后的新闻报道,已经可以一窥这群电影人的初心和匠心——四年筹备,两千多个特效镜头,三千多张概念设计图,八千多张分镜头画稿,一万多件道具制作……围绕这部电影作品,7000多人的庞大团队倾尽心血。正是这种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敬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才换来影片上映后的璀璨绽放。
    《流浪地球》的现实意义,绝不仅仅是几十亿元票房和一片赞誉。它更大的贡献,在于创作制作影片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技术团队和方方面面的人才力量。通过参照“好莱坞模式”生产制作类型化大片,大大推进了中国电影工业标准化、流程化水平。此外,《流浪地球》所呈现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也为国产科幻电影提供了一种范式。这些人才队伍弥足珍贵,这些经验、路径和模式更应该进行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一整套标准、流程和规范,并进行固化和推广。这些工作,将为后来的电影人开辟道路,为更多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类型化大片的涌现,从创作制作的人才、标准、流程和机制等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撑,在“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后,开辟一个中国科幻电影、中国类型化大片的全新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